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環(huán)球之旅教學反思篇一
《騎鵝旅行記》是享譽世界的童話作品。課文節(jié)選了小男孩尼爾斯變得很小很小后,遭到了鵝、雞、貓咪、牛的報復,對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感到懊悔,試圖阻止大雄鵝飛走卻被帶上了高空的故事片段。想象奇特有趣,告訴我們要善待身邊的事物。
二、說教學目標
1.學習快速默讀課文,概括故事大意,能對人物建立初步印象。
2.能概括尼爾斯騎鵝旅行的原因,對尼爾斯的性格進行評價。
3.通過閱讀指導,使學生會讀童話,樂于讀童話。
學習快速默讀課文,概括故事大意,能對人物建立初步印象是教學的重點,能概括尼爾斯騎鵝旅行的原因,對尼爾斯的性格進行評價是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啟發(fā)引導法、分角色朗讀入景體驗法,同時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法,仔細品味重點詞、句、段,體會文中的情感,做到讀中悟,悟中讀,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鍛煉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以動畫片《騎鵝旅行記》片段導入,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理清層次,概括段落大意。
啟發(fā)思考:小男孩尼爾斯變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三)學習課文內容
1.讀第1-3自然段,小男孩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他覺得最聰明的做法是什么?
提示:這三個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講的是小男孩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小人,決定去找小狐仙講和。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找小狐仙的過程中都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2.讀第4-9自然段。從家禽們的對話中,你覺得小男孩是個怎樣的人?(調皮搗蛋)
3.分角色朗讀家禽們的對話,感受童話語言的趣味性。
6.“男孩想對她們說,過去他對她們不好,現(xiàn)在后悔了,只要告訴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就再也不搗蛋了”。這句話反映出了什么?(小男孩本性善良,只是有些淘氣,現(xiàn)在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7.讀第31自然段,這里的描寫寫出了男孩怎樣的心理?(這里細致描寫了男孩環(huán)顧自己的家,房屋、耕地、牛棚的景象,表現(xiàn)出男孩對家的留念,寫出了男孩失落和傷心的心理。)
提示:這里屬于環(huán)境描寫和對比描寫,用優(yōu)美歡快的環(huán)境與男孩的沮喪難過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表現(xiàn)了男孩內心的難過和失落。
9.讀第37自然段,引導學生注意老母鵝說的話。老母鵝的話為后文男孩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埋下伏筆,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0.讀第44-45自然段,探究尼爾斯騎鵝飛行的原因。因為尼爾斯急切地想要阻止雄鵝飛走,所以他忘記了自己弱小無力。他想到了父母親發(fā)現(xiàn)雄鵝飛走了后會很傷心,他不想他們傷心。
提示:課文開始時的尼爾斯是兇狠、喜歡惡作劇、非常調皮的孩子,后來變成了一個安靜憂郁的孩子,再后來變成了一個能為父母著想的勇敢的孩子。他變小之后在雞的嘲笑下變得禮貌,在與貓爭斗后感到羞愧,又在牛的數落下認識到自己從前的錯。
(四)課文小結
本文節(jié)選了小男孩尼爾斯變得很小很小后,遭到了鵝、雞、貓咪、牛的報復,對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感到懊悔,試圖阻止大雄鵝飛走卻被帶上了高空的故事片段。告訴我們要善待身邊的事物。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是師生思維活動留下的軌跡。本課板書我圍繞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分別概括各部分的內容,表現(xiàn)尼爾斯的心情變化,展現(xiàn)童話想象的趣味。
環(huán)球之旅教學反思篇二
1、通過觀看動畫片片段,想象故事情節(jié);
2、快速瀏覽,了解文章大意;
3、通過閱讀文章內容,能對人物建立初步印象;
4、能對人物性格進行簡單評價。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閱讀,指導學生學會、讀懂童話。
2.通過閱讀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前一段時間,咱們班全班同學幾乎都在讀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是——生:《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師:喜歡這本書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就上一節(jié)讀書交流課。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這本書,一起回憶跟著尼爾斯的這次奇妙的旅行,一起回味《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快樂,一起交流讀完這本書的收獲。(板書課題)
二、交流作者和主要內容
師:有兩個話題先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個話題:知道《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嗎?生:《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芙。
師:你回答得非常正確。那誰能說說你對作者有哪些了解呢?
生1:拉格洛芙獲得了19諾貝爾文學獎。
生2:拉格洛芙年幼時因下肢疾患,行走艱難,主要靠書籍和會講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接觸了大量的童話、神州的民間傳說等。
生:這部小說是她認真研究飛禽走獸的生活習性和規(guī)律、調查各地的風俗習慣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完成的。
師:看來同學們對作者了解得還真是挺多。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不由得對這位瑞典女作家肅然起敬。有人說,作品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完成的,我們作為讀者,在讀書的時候,其實是和作者在進行著一種無聲的交流。所以,了解作者的身世,以及寫作的相關背景,對于我們理解作品的內容及思想有很大的幫助。
看來,讀一本書,我們首先要關注——
生:書的作者。
師:下面我們來交流第二個話題:能說說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嗎?
生1:這本書講的是小男孩尼爾斯很頑皮,特別喜歡捉弄小動物,結果被小狐仙變成像大拇指一樣大的小人兒。然后跟著大雁去旅行。
生2:這本書講的是小男孩尼爾斯很頑皮,喜歡捉弄小動物,有一次他捉弄小精靈,被小精靈變成像大拇指一樣大的小人兒。尼爾斯為了逃避動物們的追逐,爬到了家鵝的身上。沒想到家鵝神奇地飛上天,和大雁們一起旅行。于是尼爾斯開始了騎鵝旅行。通過這次奇異的旅行,尼爾斯增長了很多見識,結識了朋友。最后尼爾斯回到了家中,恢復原形,變成了一個好孩子。
師:說得真不錯。老師很佩服你們的概括能力,用簡短的話概括出了一本書的內容,了不起。
生:在“譯本序”里。
生:序言。(板書:讀序言)
師:老師想問問同學們,讀這本書時,有誰讀過“序言”了?(只有五、六個同學舉手)
師:看來讀過的人不多。好老師希望你們再讀其他書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先讀一讀“序言”。
三、交流喜歡的情節(jié)和人物
師:同學們,這本書中,作者是將前后呼應的一個完整的故事,分成一個個獨立成章的小故事來寫的。老師搜集了一些和這本書內容相關的圖片,看著這些圖片,你一定回憶起了書中那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師:下面咱們來交流你最喜歡這本書中的哪個故事。
生1:我最喜歡尼爾斯智斗狐貍斯密爾這個故事。因為在這個故事中,尼爾斯表現(xiàn)得特別勇敢。
生2:我最喜歡尼爾斯在海島上和山羊一起斗狐貍的故事,因為我覺得尼爾斯特別聰明,打敗了狐貍,我特高興。
生3:我喜歡尼爾斯捉弄小精靈那個故事。我覺得尼爾斯很頑皮。
師:在尼爾斯騎鵝旅行的過程中,的確發(fā)生了很多像你們剛才所講的好些有趣的故事,這些都是構成這本書的精彩的情節(jié)。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應該讀懂書中的情節(jié)。(板書:讀情節(jié))
師:我們除了要關注書中的情節(jié),還應該關注什么?
生:關注書中的人物。(板書:讀人物)
師:這本書中有很多人物,能說說你最喜歡誰嗎?先請同學們4人小組內說一說。(學生4人一組交流。)
師:誰愿意跟大家說一說你喜歡的人物?
生1:我最喜歡尼爾斯,因為他很勇敢。
師:能舉例說說為什么說尼爾斯勇敢嗎?
生1:因為在狐貍斯密爾要吃大雁的時候,尼爾斯忘記自己已經被變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兒,他勇敢地沖上去拽住斯密爾的尾巴,救了大雁,所以我喜歡尼爾斯。
師:你說得很好,其他同學就像他這樣說。
生2:我喜歡雄鵝莫頓,因為他很善良。在海島是他不顧一切地救助小灰雁鄧芬。
生3:我也喜歡雄鵝莫頓,因為他很堅強。他剛開始向天空飛時,因為他是家鵝,他的肺都要炸了,但是他仍然不放棄,一直向上飛,最后終于成功了。這很值得我們學習。
生4:我喜歡烏鴉“遲鈍兒”。他為了救尼爾斯被狐貍吃了,他是多么善良呀。
生5:我喜歡頭雁阿卡,因為她很有領導才能。她照顧隊里的每一個人。
……
(課件出示學生寫的評論,學生自由朗讀。)
其一:大雄鵝莫頓是一個信守諾言的人。因為當他和尼爾斯做出“誰也不離開誰,一直到回家”這個承諾時,大雄鵝就開始保護尼爾斯。在冰冷的湖上,大雄鵝莫頓用自己的翅膀把尼爾斯護在翅膀下;尼爾斯被烏鴉劫持后,他冒死去救尼爾斯,這體現(xiàn)出了大雄鵝莫頓信守諾言的精神。
大雄鵝莫頓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人。當不灰雁翅膀折斷時,大雄鵝莫頓又在第一時間幫助了小灰雁,給它找食、找水,這體現(xiàn)出了大雄鵝莫頓助人為樂的精神。
大雄鵝莫頓是一個執(zhí)著向上的人。當大雁群飛過,讓他一起到北方時,別的家鵝都沒有勇氣,只有大雄鵝莫頓充滿信心,勇敢地向天空飛去,這體現(xiàn)了大雄鵝執(zhí)著向上的精神。
大雄鵝莫頓身上體現(xiàn)出的這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其二:尼爾斯是個勇敢的人。在《黑夜》這個故事中,一只大雁被狐貍捉走,尼爾斯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很小的小人兒,他敢去和狐貍作斗爭。
尼爾斯是個淘氣的人。在書中的第一章就寫了尼爾斯捉弄家中的一些小動物,他在捉弄一個小精靈時,不料被小精靈施了妖法,變成了一個拇指大的小人兒。
尼爾斯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當他知道如果自已重新變回人的模樣,雄鵝莫頓就得被媽媽殺死后,尼爾斯就想放棄變回人,寧可跟著大雁們一直這樣旅行下去。
淘氣,經常捉弄小動物,令人討厭,可是他現(xiàn)在學會了助人為樂,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別人,令我敬佩。
師:這幾位“評論家”今天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想不想認識一下?
(三位學生站起,學生們恍然大悟)
師:大家一定很羨慕他們吧?其實我覺得你們剛才說的,和這三位同學寫得差不多。如果把你們剛才口述的寫下來,也會是一篇很不錯的評論的。老師建議你們讀完一本書也寫一寫這樣的評論。既可以寫對人物的評論,也可以寫對故事情節(jié)的評論。(板書:寫評論)
師:聽了同學們剛才關于書中情節(jié)和人物的交流,老師感到很高興。因為你們能將語文課上學到的閱讀、理解課文的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例如,你們能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去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透過文字,去感受蘊藏在字里行間的人物的情感和他們的喜怒哀樂??磥恚瑢W們已經有能力讀整本的書,甚至是長篇小說了。
四、交流精彩片段
師:我們知道,拉格洛芙因為《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本書不但在瑞典家喻戶曉,上至國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幾乎每個人都讀過,而且它還被譯成50多種文字,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由此可見這部作品的經典。我想你們在讀的時候,一定也感受到了這部經典名著的魅力。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把你認為精彩的片段,用你精彩的`朗讀和大家交流。
(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片段。)
師:我覺得同學們挺會欣賞的。找的片段都很精彩。老師建議你們把這樣精彩的片段積累下來,摘抄在《摘抄本》上或背誦下來,記在腦子里。(板書:積累)
五、交流讀書后的收獲
師:讀完這本書,我想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收獲。愿意把你的收獲和大家分享嗎?你可以參照老師給你的提示,用一句話或幾句話說一說。
(提示: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讀完這本書,我了解了。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讀完這本書,我積累了。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
生1: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不能捉弄小動物,不能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
生2: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做錯了事要勇于改正錯誤。
生3: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我應該像尼爾斯那樣做一個勇敢的人。
生4:讀完這本書,我積累了一些好詞好句。例如:惟妙惟肖、異想天開等。
……
師:看來你們的收獲還真不少。我建議同學們每讀完一本書,都應該把自己讀書后的收獲、體會進行讀后整理。可以把對書中人物、事件的看法寫成評論;也可以積累自己喜歡的句、段;還可以寫讀后感或制作讀書卡、好書推薦卡。(板書:寫讀后感、制讀書卡或好書推薦卡)
六、了解這本書的寫作特點
師:同學們,在這本書的序言中,還為我們介紹了這本書的寫作方面的特點。請同學們聽老師讀,邊聽邊結合書中的描寫,對號入座,體會哪里體現(xiàn)了這引些特點。(師讀特點)
師: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區(qū)別。和這本書類似的,以游記為題材的書還有很多,比如《綠野仙蹤》、《格列佛游記》等。同學們可以讀一讀。讀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本書和別的書在寫法上、在布局某篇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七、總結下課
師: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的讀后交流,在交流中,我們加深了對這本書的了解。同時也學到了讀整本書的方法。(結合板書總結)讀一本書,我們要先讀一讀序言,對全書有個總的了解,再品味其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讀書后,要將自己的收獲進行整理。
師:最后,老師將易中天教授的一句話送給同學們,希望你們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中外名著,像是為我們的心靈打開一扇又一扇窗戶,讓我們看見外面那五彩繽紛的世界。在你們這個時候,讀到什么并不重要,讀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讀,是想讀,是讀個沒完。
師:下課。
環(huán)球之旅教學反思篇三
昨天上了《少年旅行隊》的第一課時,引導學生認識了散文詩的特點,并引導學生抓住了“出發(fā)”部分中有情趣和有哲理的句子勾畫批注,感悟交流。今天的第二課時主要是想讓學生運用昨天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課文的其它部分,應該說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到上課前,我的心里一直有些不安,原因是文中有個句子該如何處理,還是不太清楚: “不要讓無用的東西占用了地方”——無用的東西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說它是無用的,學生問我的時候,我能說明白嗎?《教師用書》上沒有解答,與幾個同事討論,也說不明白。上課時果然在這個句子上出了問題,我讓他們想一想,人的記憶中會有哪些沒用的東西。學生顯然不明白這個句子在說什么,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記憶中有哪些東西是無用的。教室里一片沉默,好一會兒才又一兩個學生舉手,還沒說出所以然,而我的提示和舉例說明連自己都覺得牽強。
現(xiàn)在想想,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間完全是無效的,還真不如讓學生用來把那些優(yōu)美的語段好好讀一讀,或許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感悟散文詩的韻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陶淵明提出:“好讀書,不求甚解?!爆F(xiàn)代語文教學也有“模糊”一說,看來,對于一些不好言傳感受的句子去字斟句酌的教學也是不可取的。
新課已在上星期結束。但這冊教材的最后一篇課文《少年旅行隊》的教學卻引起了辦公室老師的爭議。首先這篇教材我們都沒教過,也不知如何教學這樣一組散文詩。其次,覺得由于文中內容離現(xiàn)在的旅行方式有一定的差別,學生教難理解。我是這樣教學此篇課文的:
首先,我讓孩子們在初讀、讀通全詩后,便出示了第一組問題即“你讀懂了這首詩的內容嗎?這首詩表達了他們怎樣的心情或感情?你能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首詩嗎?”讓他們按照這組問題的提示先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動筆寫出自己對某句話或某個詞的獨到的感悟。在孩子們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便讓他們在小組內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交流。在全班進行匯報。雖說這六組散文詩有內在的聯(lián)系但在結構上卻相對獨立。那么在這組問題的引領下,孩子們對這六組詩的理解、朗讀、欣賞等多種訓練融為一體,落到實處。
同樣,這六首組文詩雖說相對獨立,卻又有內在的聯(lián)系。它們合起來是一個整體,決不能把它們讀得支離破碎。于是,我在引導孩子們讀懂六組詩后,又出示了第二組問題“這幾首詩各自講述的內容不同,可把它們安排在一起,你知道是用什么線索串起來的嗎?從這一組詩中,你讀懂了少年們共同的情感和心愿嗎?”孩子們在一組問題的提示下,自然就將六首詩又合為了一個整體,并且把握了整組詩所要表達的感情。
最后,我讓學生說說“如果現(xiàn)在你是作者,你會記錄下旅行的哪些生活片段?”許多學生回答的非常好,有的說:“拍照”有的說“收藏”有的說“品嘗小吃”,還有的說“購物”,總之學生的回答很豐富。
我覺得我在引導孩子們學習這篇文章時,讓他們在感受語言文字的神奇魅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了“授之以漁”的最終目的。
環(huán)球之旅教學反思篇四
《騎鵝旅行記》是部編版六下語文第二單元的一篇童話,選自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作者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生動形象敘述了小男孩尼爾斯因調皮被變成小人,接著騎鵝旅行,最后變回原樣的過程,故事想象奇特,情節(jié)曲折。課文只是整部小說的開頭部分的節(jié)選,回顧整堂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本節(jié)課整體設計思路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高欣賞水平,培養(yǎng)閱讀經典的興趣。整節(jié)課是以從整本書出發(fā),概括整本書主要內容,再研讀課文,最后回到整本書,激發(fā)閱讀興趣的線索展開教學的。教學伊始,設計從整單元的閱讀要素——即根據名著梗概概括名著主要內容,讓學生有一個整體印象。學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和鍛煉。接著走進課文,這篇童話故事篇幅較長,人物較多,我讓學生關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間的關系,把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并用小標題概括,再把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遇發(fā)生的事情連起來,就概括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文章內容的效果比較明顯。
(1)組織學生預習,進行自主匯報。
課前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作者、作品、作品中人物的搜集,還自己學習本課生字詞。在課堂上進行匯報。既節(jié)省課時,增大課堂的容量,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了合作互助精神。讓學生把能學會的內容事先學會,教學效果很明顯。
(2)抓住閱讀任務,進行自主閱讀。
這篇童話故事比較長,閱讀中,抓住課題下的導讀,重點解決導讀中的兩個閱讀任務,即尼爾斯變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發(fā)生什么變化?借助目錄的標題,猜想故事情節(jié),產生閱讀原著的興趣。設計讀一讀畫一畫,寫批注的方法進行自主閱讀。這樣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動起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調動。
(3)補充原著材料,激發(fā)閱讀興趣。
本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使學生產生閱讀原著的興趣。在教學主人公評價時,就多補充原著內容,讓學生了解原著中對人物描寫的精彩之處。同進還補充原著中的圖片,綜合原著中尼爾斯的旅行路線圖,引起學生的閱讀的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整個教學,感覺備課時內容有些多,不知取舍。所以展現(xiàn)在教學中時,容量顯得特別大,細節(jié)之處沒能很好的突顯出來。
我認為在以后的教學中,首先在備課時就要做到一課一得,做好適當的取舍,然后把重點部分備細講細,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環(huán)球之旅教學反思篇五
3月16日,我們博園迎來了平湖市各姐妹園的園長對我園進行了一日活動調研,很高興來我們班的是乍浦天妃幼兒園的張園長。為了迎接姐妹園領導的調研我們也做足了充分的準備。首先,我展開了語言活動《小水滴旅行》,這是一個科學童話故事,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水有液態(tài)、氣態(tài)和固態(tài)三種狀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又可以相互變化和循環(huán)的。處于探索期的幼兒,對水是熟悉的,但對水的三態(tài)變化卻不能很好的認識與理解,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故事中掌握水與水蒸氣互變的道理。在課前我作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工作,為了給孩子帶來更直觀的感受,制作了小水滴的圖片,以及故事其他事物的圖片。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小水滴的形象,通過小水滴的可愛形象來吸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接著,我給出一個問題:“小水滴想去天上旅行,它怎么去呢?”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好多的辦法,有的說它們可以插上一對翅膀,有的說可以坐飛機去,還有的說可以坐氣球上去……對于這些答案我沒有馬上予以肯定和否定,而是在給孩子們一個盡情想象的空間后,我開始給孩子們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他們聽得可認真了。在聽完故事后,我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孩子們在提問的幫助下,不斷地回憶故事的內容,并且用語言進行表述,這使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通過不斷提問的層層遞進,牢牢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聽科學故事的積極性,最后從故事中得出科學結論。
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我和孩子們玩了一個小游戲,我給每個孩子都準備了一個小水滴形象,讓他們將小水滴貼在自己的胸口,想像自己就是一顆小水滴,并且跟著我一起來講述這個故事,最后,我讓孩子們將自己的小水滴送到我們教室的各個地方去旅行,孩子們對于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喜愛至極。孩子們的主動性不僅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對故事的內容也有了深刻的理解,既感受到了活動帶來的快樂,又增長了自己的知識面。
不足之處,1、雖然開展活動之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但是構想得不夠全面,在開張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將故事分為兩個部分來講述,這樣更增添了有趣性,不然顯得有點單調,無趣。2、讓孩子們學習短句很好,但是學習得不夠全面,應該在提問、回答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大膽學習。3、可以在講述故事以及表演的時候讓孩子們添加一些簡單的動作。
張老師也對我們班的班級常規(guī)進行了肯定,說我們班班級常規(guī)很好,這對我們這半年多來的努力得到了肯定,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贊美之詞卻讓我們高興了很久。就是老師組織的頻率太高,應該讓幼兒去自主,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非常感謝張園長對我們的建議以及肯定,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