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看圖寫話教案植樹篇一
我在教授第十一冊第一單元的看圖寫話時是這樣開始的:請同學們畫出要求中能體現六年級要求的子。此項教學環節讓學生一下明確了高年級與低中年級寫話時的不同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方法的傳授總結,告訴學生寫話的方法,讓其一生受用。而六年級重點是要指導其豐富的想象,因此在引導學生充分觀察畫面后,我引導其積極思考。在讓學生聽優秀范文時,我讓同學全體閉眼,邊聽邊想象,并且告訴學生作者就象導演一樣,把一幅簡單的圖畫拍成了一部感人的故事。有的范文抒情開始,我就喻為是“浪漫型的`導演”;有的范文是開門見山的開頭,我就喻為是“寫實型的導演”;有的范文是敘述故事結果為開始,我就喻為是“技巧型的導演”。聽完后,我讓學生們都把自己設想成是導演,完成這一故事,學生們積極性很高!
在課的結束,我又表演了快板歌:
看圖寫話并不難,事情過程才完成。
仔細觀察放眼前??陬^說通莫忘記,
一看環境和人物,時間地點要說清。
二看動作和表情。心理想法和語言,
一絲一毫看得準,二者一樣不能丟。
融入生活來想像。記我看圖寫話歌,
原因經過加結果,下筆流暢有神功。
整節課上得很不錯!
《看圖寫話》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看圖寫話教案植樹篇二
我今天做的這節課是一年級《看圖寫話》的期末復習。
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習慣的重要憑借之一,為了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級的語文寫作相銜接,從低年級就要逐步開展一定的寫話訓練。
因為這是一堂復習課,學生已經掌握了“誰干什么”的句式,這也是我們期末復習的重點,結合學生的已知,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步驟:
1、以連一連的形式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誰干什么”的句式。
2、以填一填的形式,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提示把句子寫具體,層層遞進,提高難度,讓有能力的學生嘗試用“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說具體。一般學生掌握“誰干什么”的句式就達到了看圖寫話的基本要求。同時,我結合大綱的要求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句號和逗號。為每一位學生都創造了可發展的空間。
3、以寫一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因為這是一節復習課,所以讓學生在說的基礎上去寫,然后去檢查,教給他們看圖寫話的方法,也培養了學生逐步養成檢查的習慣。由于這是復習課,每個環節我都讓學生進行總結,在教師的指導下,復習鞏固看圖寫話的方法。最后由學生自己小結的基礎上,本著學有所得,學為所用的原則,幫助學生編了一個小兒歌,讓學生在寫作中正確、巧妙的運用。
通過這次的做研究課,我的教學理念有了的轉變,課堂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結合剛才這節課,談談我的個人體會。
1、進入填一填的練習后,我利用提示語的方式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完整,通過比較第一二句話,讓學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體了。再通過引導啟發,由學生說出,句子的開頭還可以加上“什么時間”就更加的具體了。因為學生掌握的時間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給出了在“語文課上”,又引導學生自己來說。其中一個學生回答了“數學課上”,我及時通過引導讓學生注意到圖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語文書,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要“仔細觀察”的概念,同時讓學生明確想象要合理。
2、最后,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去試著寫出一句話。我就“仔細觀察”這個要點給出了一句話: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其中的錯誤,圖上實際是兩個小朋友在下圍棋。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觀察的能力。
3、本著“學有所得,學為所用”的原則,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看圖寫話的小兒歌,強化了看圖寫話的方法,也變于學生的記憶和運用。
1、例如,剛才我提到的,在觀察看語文書這個環節時,我應該在學生說出“數學課上”以后,當時就讓學生再來說一說,然后讓其他學生認真聽,由他們自己去發現其中的錯誤,引導學生要“仔細觀察”的同時,還要想象合理。
2、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多處都出現了“那么”的口頭語。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刻意的去發現,改正,使得自己的語言更加的簡潔、精練。
3、評價學生的時候應該在充分給予肯定的基礎上,對其他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評價僅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沒能說出好在什么地方,就顯得評價的語言過于單調,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研究課,實踐經驗不夠豐富,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給我提出意見,幫助我進步。最后,在這里我還要感謝給予我大力幫助的簡主任和田恬老師。謝謝大家!
看圖寫話教案植樹篇三
我在教授第十一冊第一單元的看圖寫話時是這樣開始的:請同學們畫出要求中能體現六年級要求的子。此項教學環節讓學生一下明確了高年級與低中年級寫話時的不同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方法的傳授總結,告訴學生寫話的方法,讓其一生受用。而六年級重點是要指導其豐富的想象,因此在引導學生充分觀察畫面后,我引導其積極思考。
在讓學生聽優秀范文時,我讓同學全體閉眼,邊聽邊想象,并且告訴學生作者就象導演一樣,把一幅簡單的圖畫拍成了一部感人的故事。有的范文抒情開始,我就喻為是“浪漫型的導演”;有的范文是開門見山的開頭,我就喻為是“寫實型的導演”;有的范文是敘述故事結果為開始,我就喻為是“技巧型的導演”。聽完后,我讓學生們都把自己設想成是導演,完成這一故事,學生們積極性很高!
在課的結束,我又表演了快板歌:
看圖寫話并不難,事情過程才完成。
仔細觀察放眼前??陬^說通莫忘記,
一看環境和人物,時間地點要說清。
二看動作和表情。心理想法和語言,
一絲一毫看得準,二者一樣不能丟。
融入生活來想像。記我看圖寫話歌,
原因經過加結果,下筆流暢有神功。
整節課上得很不錯!
看圖寫話教案植樹篇四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以下是有關看圖寫話的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看圖寫話是作文教學的基礎,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小學低段孩子想象力豐富,以圖片為依托,是培養孩子觀察事物能力,提高思維能力的良好途徑。2019年9日,我參加了昆明市東川區第四小學開展的“作文教學競賽”活動,下面我就對這堂習作教學進行反思如下:
低年級已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但是面對一幅圖或多幅圖,能寫上幾句話或寫一段話,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在課前我就在想,我該選擇怎樣的圖片,讓孩子樂意說,再到樂意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想說,就要選擇合適的圖片,能激發學生說的興趣,最好能給孩子一個更大的想象空間。最后我選擇了“大象背小兔過河采蘑菇”這幅圖。
1.指導認真仔細看圖
課堂伊始,我讓學生玩一玩找茬游戲,找出兩幅圖中的不同點,從而教給學生看圖寫話的方法——“看”,接著問“看圖時注意要注意什么”,引導學生學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然后有話可說,說的更加貼切。如在觀察圖例的時候,我讓學生先看圖,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引導展開合理想象
把一幅圖畫看成是活生生的生活場景或自然景象,展開合理想象。如出示圖例后,我就引導學生想象“大象為什么要背小兔過河?”,“小兔和大象之間會有哪些對話?”,“小兔那么矮,它會采用哪些方法坐到大象的背上?”。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但不是離開畫面內容胡想一番。可以假設自己是畫中的事物,此時此刻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這樣就能使畫面的內容豐富起來了。在這一環節中,也適時教給學生看圖寫話的方法——“想”和“說”。
3.指導寫話并進行修改
“寫”也是看圖寫話的重要環節,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我出示了寫話要求,請學生根據要求,將圖片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寫下來。在平時的看圖寫話中,學生經常出現漏字的現象,所以我覺得在低段,可以叫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如多讀幾遍自己的小練筆,做到不加字漏字,盡量不寫錯別字;標點符號占一格等基本的內容,如果這些好的習慣在小學低段就已經養成,那在中段的作文教學就省力多了。
在這堂習作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習作反饋可以看出,學生基本都能根據圖意寫一段通順完整的話,也基本了解了看圖寫話的方法,即“看、想、說、寫”。但是在教學中,也讓我發現了許多的缺點和不足:
1.學生說圖意時語序較為混亂,教師沒有適時進行引導,教會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觀察圖片。
2.教師過多干預,沒有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和討論。
3.課堂寫話評價不到位。
說話的環境必須是現實生活的呈現或再現。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真實的情境更能激發他們的說話欲望。情境創設得越逼真,就越能激發學生情感體驗,學生的思維就越活躍。說話的欲望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
在低年級中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一定要牢牢抓緊一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誰在哪里,做什么,做得怎樣?”或“什么事物,在哪里,怎么樣?”在學生清楚地意識這點以后,教學生觀察圖片一定要有順序,根據畫面選擇觀察順序是重點。觀察方法有許多: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中心到兩邊、從里到外等。
低年級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好奇,充滿幻想。所以教學中應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教學中我從圖片入手,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從簡單的句子到有想象創新的句子,再到有好詞的句子,最后到有條理有順序的一段話,讓學生們先說后寫。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小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可以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可以課外向學生推薦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學習運用;可以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積累詞句之外,還應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積累方法。學生寫作的語言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作文興趣也就更高了。
在教學中教師不能過多的進行干預,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而應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的作文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因而強烈地期待得到老師的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或熱情地贊揚、鼓勵,或誠心地幫助、指點。老師在作文批語中表現出的態度、情感、準確性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情緒和興趣因此,老師對學生的作文要用贊賞的眼光去批改,并通過作文批語使學生得到知識上的滿足,學習上的動力,心理上的平衡。
通過這節課的看圖寫話教學,讓我更深刻認識到“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學習寫話的一種重要方式,只要我們語文老師在低年級持之以恒不斷激起學生的寫話興趣,引導學生有方法、有步驟地進行寫話,那么學生進入中、高年級,習作這一學習內容就不再是學習中的“攔路虎”了,這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就能更上一層樓了。
看圖寫話教案植樹篇五
《新課標》中指出:1-2年級從寫話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磮D寫話是低年級提高寫話能力的有效的方式。它根據學生年齡小、對有趣、生動的圖畫有著濃厚興趣的實際特點,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圖畫為寫話的載體,對學生進行寫話的訓練。那如何寫好看圖寫話呢?本學期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1、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
每看到一幅圖時,我先讓學生分步進行觀察。
(1)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或者誰在干什么。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
(2)仔細觀察,合理想象,敘述圖意。首先告訴學生敘述要有一定的順序,可以由上而下,也可以由近及遠,還可以由內到外;再讓學生抓住圖中的細節進行觀察想象,如他們的的表情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他們會說些什么話呢?當時的心情怎樣等,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寫話訓練。
2、引導學生看懂圖以后,讓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課上注意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使他們興趣盎然,勁頭越來越高。在說話課上,我經常這樣對他們說:“誰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哪個同學會比剛才那個同學說得更具體、更生動些?”以此鼓勵學生說話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地表達,久而不厭,心情愉快。如果實在沒有什么滿意的作品,在引導學生看懂圖以后,我會進行口頭作文的教學,教會學生如何才能把圖意表達清楚,因為我覺得現在學生還小,詞匯量不夠豐富,不會表達,這時的示范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引領作用,學生只要能模仿老師說的內容進行寫話,也是一種有效的練習。
總之,寫話訓練要常抓不懈,要讓學生多動筆,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寫話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