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的朗誦稿篇一
總是聽見星星之火從歷史深處
吶喊著一路奔跑,總是聽見一支步槍
驚醒沉睡的山河,總是聽見一捧小米
喂養著嗷嗷待哺的革命
一百的長詩讀得歲月熱淚盈眶
一百一個信念將日子擦得越來越亮
一百,在鐮刀、麥穗、鐵錘的骨頭中碰出火花
一次船上的偉大會議,一次洪水般
浩蕩的會師,一段二萬五千里路的破繭成蝶
一腔熱血,一朵燒紅的信念
黨啊!當我像一棵小草偎依在大地胸前
迎著朝陽,我聽見您把春天掰開
種植富足民生的聲音,聽見火焰
在時間里奔跑的聲音,聽見一匹快馬
將生活馱向光明的聲音,還聽見那個
曾經柔弱瘦小的七月變得高大
漫山遍野都是她歌唱的聲音!
經典的朗誦稿篇二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2)《七里香》席慕容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了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經典的朗誦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人類歷史發展中,有一個民族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她的歷史、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這就是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展現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偉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當前,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中華文化是由我國56個民族共同締造的,在歲月的長河里不斷積淀,形成了和諧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在我國56個民族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可謂異彩紛呈。比如:滿族信奉薩滿教,男人留發梳瓣,婦女穿旗袍。朝*能歌善舞,姑娘們愛蕩秋千,小伙子喜歡摔跤角力。*信仰*教,忌食豬肉、動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歡戴白帽或黑帽。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有歌圩的習俗,銅鼓和壯錦久負盛名。苗族的吊腳樓、蘆笙、蠟染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彝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著名的彝族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廣為流傳。土家族的擺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樸優美,生活氣息濃厚。傣族竹樓別具風格,傣族信奉佛教,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鮮明獨特的民族風格,深受我國各族人民的喜愛。
我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還有好多好多呢!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激發同學們對我國少數民族的熱愛,本學期學校開展了第一屆民俗文化節。本次活動從上學期寒假開始,寒假期間,同學們在父母的幫助下,收集了各民族的服裝服飾,民間傳說,歌謠俗語,影音資料等。學校最后將以圖文并茂的展板及實物,展現各民族的文化魅力,也能讓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我國56個民族的基本概況。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弘揚民族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經典的朗誦稿篇四
一邊在彷徨
一邊在希望
正如你的靈魂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洋
黑色是裝飾
烏鴉是圖騰
毫不在意地受傷
內心有血
在流淌
孤獨侵蝕了骨髓
高傲就是偽裝
祭奠歲月
成了習以為常的行當
趁著你的心還在跳動
時而發燙
破繭而出
披掛華麗衣裳
既然人生是殘酷的修行
醉一場
用明亮的眼
把塵世打量
痛苦是涅盤
親吻憂傷
經典的朗誦稿篇五
眾所周知,《傅雷家書》是一本非常好的家書,能與《曾國藩家書》齊名。
“傅雷也正是一個有特異氣質的孩子,他對愛好的事物常常會把全神都貫注進去,忘卻周圍的一切。”
樓適夷代序中這句對傅聰擁有專注注意力的描述,也是對傅聰為什么能在音樂方面有這樣成就的解釋:“有一次他單獨偷偷出門,在馬路上溜達,觀望熙熙攮攮的市景,快樂得忘了神,走著走著,竟和路邊的電線桿子撞了一頭,額角上鼓起了一個包,鬧了一場小小的笑話。”
看到這兒,我也不由得笑了。究竟在笑什么?是在笑傅聰走路不看路么?
不,我想我們是因其“白癡”行動而發笑,就像我們看到愛因斯坦毛衣穿反了一樣發出會心的笑容。
不過想來也真是的,傅聰是因為太專注才撞到電線桿的,他未免太專注了吧?
然后我們就會有點“不屑一顧”地說一句:“有這個必要嗎?”
在傅雷給傅聰(ps:傅雷是爸,傅聰是兒子)三月二十四日上午的信中,傅雷對于學術、專注度的觀點展露無遺:“就是我一生任何時期、鬧戀愛最熱烈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對學問的忠誠,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也一定是bach(巴赫)、beethoven(貝多芬)、chopin(蕭邦)等等第一,愛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與時間,只能貢獻給你第一個偶像,還輪不到第二個神明。你說是不是?”
傅聰對音樂的專注、忠誠,使他獲得了“鋼琴詩人”的美譽。
但在這里,我需要說明一下我的觀點:
我認為傅聰在音樂方面的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熱愛音樂,也就是說音樂是他的興趣愛好。
這也是有根據的。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而傅聰對于音樂的興趣也在他小時或表露了出來,如傅雷的代序中是這樣講的:
“傅聰三至四歲之間,站在小凳上,頭剛好伸到和我的書桌一樣高的時候,就愛聽古典音樂。只要收音機或唱機上放送西洋樂典,不論是哪一樂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靜靜地聽著,時間久了也不會吵鬧或是打瞌睡,我看了心里想:“不管他將來學哪一科,能有一個藝術園地耕種,他一輩子受用不盡。”
正是傅雷對兒子傅聰興趣的敏銳感知和一如既往的支持,為傅聰的鋼琴藝術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想,這也是傅雷教育最成功的一點:
他不會逼迫孩子上什么他不喜歡的興趣班培訓班,而是讓他自由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待到時間沖刷過人生的沙灘時,便水到渠成,“鋼琴詩人”也就由此誕生了!
在這里(我現在寫著的時候),我,不由得要為那些從小就被家長抓著上美術興趣班、音樂培訓班等等班,但自己又不喜歡、極不情愿的廣大同學深深地嘆一口氣。
“所謂興趣班去死吧!什么興趣班……誰有興趣就自己去上去!”
某個因興趣班不能玩耍的黑色夜晚,你肯定會這樣在心底暗罵吧?
哈哈哈我理解,只是我們現在不用上興趣班了,畢竟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人,自然知道其間的“愛恨情仇”,所以在這里我只好為還在上“興趣班”和即將上“興趣班”的同學祈禱:
“祝我們的家長會在某個晚上做夢時,靈光一現,突然開竅:哦!原來當家長應該像傅雷哪樣當啊!那時,我們就會迎來黎明的曙光!”
哈哈,這個祈禱過于美好,到底會不會實現都是未知數,不過這里有個加速家長開竅的一看必有成效的aaa級秘方:趕快去買本《傅雷家書》給你父母吧!
我們要相信:那一天開竅之日已經不遠了!那一天,終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