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廉家風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那年,我降生在現在生活的家庭里,到如今已經12年了。生活中,父母常教育我要做一個孝敬老人、勤儉持家、會感恩、懂禮儀的孩子。父母的耳濡目染、日常的潛意默化,使得我家的家風在我身上逐漸凸顯出來。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家家風亙古的主題。孝順父母,孝敬老人。我一直懂得要孝順父母,是父母把自己生出來并養育長大,我們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報答父母。不要讓父母擔心,更不能讓父母傷心,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同樣我的父母也很孝順他們的父母。
“儉”是我家家風的第二個特點。我們家提倡不浪費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節儉從小事做起。記得有一次我們家的水龍頭壞了,怎么也關不緊,媽媽就在水龍頭下放一個桶,一天滴的水裝了滿滿一大桶,媽媽就用這一桶水做飯洗菜。并且把洗菜的水留著沖廁所。節儉這兩個字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從小我就懂得節約。比如紙寫完正面還可以用反面來寫,寫完后還可以用來折紙飛機玩,這樣不僅節省了紙張,還可以廢物利用;廢紙、易拉罐、礦泉水瓶收集起來拿到回收站賣后買學習用品。從小我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
嘴邊。在公眾場合不大聲喧嘩;吃飯時不狼吞虎咽;走路不瘋逗打鬧。見人打招呼,對人有禮貌。良好的禮儀,不僅提高自己的素養,也構建了良好的鄰里關系,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家風是祖祖輩輩一代代傳下來的,它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要讓這良好的家風一直延續下去,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得到傳承和發展。
清廉家風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么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
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
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
3、不能翹腿。等等……
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么贊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么夸獎是因為她長期處于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于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清廉家風演講稿篇三
國慶佳節,舉國歡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4周年之際,我不禁想起那些為了給我們帶來現在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老一輩革命家們。于是,我便利用長假時間閱讀了《偉人故事——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起來》,書中毛澤東勇敢果斷、英明睿智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的所作所為也讓我獲得了許多啟示。
《偉人故事》這本書講述了毛澤東從出生、入學到參加革命運動、最后解放全中國的艱辛歷程。而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巧渡金沙江”。
紅軍四渡赤水后,決定以最快的速度搶渡天險金沙江,甩開國民黨軍隊。但因沒有云南的詳細地圖而耽擱了時間。在截獲云南詳圖后,毛澤東立刻同中共中央、中革軍委負責人研究搶渡金沙江的行動部署。然而,在軍委干部團到達皎平渡口之前,國民黨軍已經封鎖了皎平渡口附近的所有渡口,還沒收了所有的渡江船只。在這危急關頭,紅軍俘虜了正在巡邏的國民黨兵,繳獲了船只。得知北岸國民黨軍防務松懈,總參謀長劉伯承立即命令一個連的戰士利用船只秘密渡江,沒有費一槍一彈便完全控制了皎平渡口。當晚毛澤東等率軍委縱隊趕到皎平,過江后在北岸組成渡江指揮部。因船小人多,中央政治局委員陳云嚴肅告知各部隊渡江紀律:有序上船,嚴禁爭先恐你推我搡,無論是誰,都一律服從船上司令員的命令。就這樣,從五月三日至九日,七只破船載運了兩萬多部隊及無數騾馬,未失一人一騎。
國民黨軍平日里防務松懈,上下不同心,才致使關鍵時刻被紅軍攻破防線,失去“圍剿”成功的機會。而紅軍正是因為領導人無與倫比的組織能力以及嚴明的軍隊紀律、眾志成城的決心,才能在短短七日內,利用七條小船成功搶渡金沙江。
一個軍隊,只有有了紀律,才能長久地打勝仗,才能名留青史。而我們,在團隊比賽時,也是只有團結一心,秩序井然,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由此可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團隊,只有有了嚴明的紀律和高度的凝聚力才有可能沖破一切風雨阻礙,達到頂峰。
眾所周知,候鳥就是一種很守紀律的鳥類,你看天上飛的雁群的隊形組織得十分嚴密,要么排成一字形,要么排成人字形,它們一邊飛著,還不斷發出“呀、呀”的叫聲,浩浩蕩蕩地跟著領頭雁按規定的遷徙路線飛行,最后到達目的地。如果哪一只雁不守紀律獨來獨往,就可能遭有不測。
再回頭看看我們自己身邊的事情。那些的士一會兒快車道,一會兒慢車道,像游魚一樣無孔不入,橫沖直撞,那些的士司機還得意洋洋地說,在這個城市能夠開的士,車技絕對是一流的,那在全世界開車都沒問題。由此可見,我們的城市交通是何等混亂。
所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在哪里,只有大家上下一心、共同遵守團隊的規則和紀律,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清廉家風演講稿篇四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區里少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四代祖傳,代代勤勉!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里左洗右刷,從沒閑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的,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清廉家風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朋友們:
俗話說:〝家興出孝子,家敗出逆子。〞一個家庭的興衰,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品質言行,而一個家庭的興衰與否,都與家風。家訓有著密不可分割的關系。縱觀歷史,回顧無數曾輝煌一時的家庭,其家風各有千秋,有不少稱之為傳世經典: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名留千古,一個〝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風;曾國藩以〝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就是曾門的家風。在我家,最重要的家訓僅一字,那就是〝孝〞。記得那時太姥姥還健在,身子骨雖然還硬朗,卻得了老年癡呆癥。姥姥沒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擔起了照顧太姥姥的責任。照顧一個患有老年癡呆癥的人十分不易呀,但姥姥總是做得很好,給太姥剪指甲。梳頭。擦身體,無微不至,整日整夜陪伴在太姥身邊。一天,吃過早飯,太姥獨自一個人離家,不知去向。姥姥心急如焚,頓時手足無措,遂和家人四處尋找。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一條小河邊,姥姥找到了正在發呆的太姥,姥姥激動得熱淚盈眶。此后,姥姥對太姥照顧得更加細致周到,十年如一日,直至太姥安然去世。每每聽到這個故事,我都會情難自已地流下眼淚。
姥姥對太姥的孝順無聲地影響了我的父母。平日里,父母總會用他們的一言一行引導我繼承家風家訓,孝敬長輩。在父母的影響下,我一點點養成了孝親敬長的習慣。我雖然不能在物質上孝敬父母,但是我總會在父母遇到問題時盡量為他們排憂解難;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端上一杯熱茶;在父母生氣時,會與他們主動溝通,理解父母的心情,去撫慰他們。這些習慣行為都是一代代傳承下的家風啊!這些好家風像一棵大樹般庇佑著我成長,讓我能夠擁有友善。勤儉。謙厚的生活態度。更重要的是,優良傳統對人內在氣質的影響,對一個人道德品質的無形塑造,讓我受益匪淺。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更加需要在新常態下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讓好家風。好家訓永遠傳承下去,形成〝家家都有好家風,戶戶文明爭最美〞的家庭文明新風尚,讓〝最美家庭〞推動最美社會建設,早日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