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期間,人們會貼對聯、掛燈籠,以及放鞭炮,熱鬧非凡。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春節習俗,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一
有一個節日,讓在外漂泊的游子歸家,讓無數個家庭期待著團圓。這就是——春節。各地的春節有不同的過法,我來講講我的老家——海南的春節吧!
從過小年開始,全城都進入了過年的狀態。在外漂泊的游子也一個又一個地回到了小鎮。走在大街上,處處能聽到殺豬崽的哀嚎和殺雞殺鵝的情景。不時會飄來烤乳豬的炭香和油脂香,那香味隔著幾條街都能聞到,香甜的味道讓人欲罷不能。
年三十到了,春節最熱鬧的時候就到了。從早上開始,家家都忙碌起來。大人們在廚房里穿梭,殺雞,殺豬,燉湯……煎炸炒燉悶,樣樣都有。小孩子則輕松得多,坐在一旁吃零食,果脯,干果……空氣里都飄著幸福的味道。到了晚上,年夜飯上桌,人們圍在桌旁,不時舉杯歡呼。一邊敬酒,一邊互相祝福新的一年。在海南,春節可以穿著短袖吃年夜飯。
夜更深了,大家卻絲毫沒有倦意。這時便是“紅包作戰”的時候了。大人們會先說些祝福的話,什么好好學習,身體健康等。接著,從兜里掏出紅包,迅速塞到小孩子手里。這個小孩的父母在身邊,一定推搡著“不用了,都多大了,還給紅包。”“再大也是孩子!”大人們爭論一番以后,紅包還是會落進孩子的手里。這時父母便表現出有點責怪的樣子,又說“客氣什么?”這一夜沒有什么人睡覺。大人們打著10元一桌的麻將,不時吆喝著。小孩子心滿意足地收了紅包,坐在沙發旁看春晚。5,4,3,2,1!新年好!電視里傳出聲音,預示著新的一年開始了!
大年初一,全城都在休息。過了中午,才陸陸續續地到親戚家拜年,拜年的時候,總要帶上些禮包,水果干貨什么的。這種時候,小孩子們總是為:“哥叔舅伯,姑嬸姨媽”而感到煩惱了。
元宵節那一天,媽媽帶我來到了__公園觀燈,一進門,我信就發現這時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燈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侶,有手牽手的你子或母女,還有坐著輪椅的老人。這里什么燈都有:樹上掛著的燈,地上擺著的燈,水中漂著的燈。每一盞燈都栩栩如生。
我們剛進公園大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兩只可愛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勢,好象調皮的對我們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在這里,每盞燈有每盞燈的架勢,每盞燈有每盞燈氣魄,每個燈都有它的可愛之處。最引人生目的還是那條“中國龍“。它長30米,寬2米,高6米。青色的龍鱗描著金色的花紋。我訂真一看,嗬!原來是用一盆盆綠葉金花的菊花裝扮成的。“中國龍“的嘴里銜著一個銀白色的鋼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國龍“的兩只前爪向前躍,后腿直向后蹬,像在天空中騰云駕霧。“中國龍“大氣磅礴,楞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它盛氣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像是在微笑,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面對著這一條和藹可親的巨龍,我真想問它: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一陣風吹了過去,龍須抖動了一下,好像在說,我從遠古來,要把和平帶到末來去。
來這兒觀賞的人們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個母親抱著自已的孩子說:“看,那么多漂亮的菊花做的。“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說“好氣派的巨龍啊!真大!”有的也許是在這里看不夠,也許是想把這珍貴的鏡頭帶給親朋好友觀賞,連話都沒來得急說,就開始拍照了。嘿嘿,還有人連三角架都帶來了。沒相機的就用手機,反正大家都想記錄下這美麗的“中國龍“,連老外也不例外。
這明亮的荷花、荷葉,讓我感到像一個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個花燈。這荷花,荷葉就像把我帶回上天似的,就算在這寒冷的元宵節里也倍感溫暖。
時候不早了,我往大門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飽眼福,看完了這個又看那個,看完那個又看不夠這個,搞得我連個路都認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園大門,我還三步一回頭,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節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燈展每年也只辦一次,真希望這燈展一年辦得比一年好,待來年,我還要來這里看燈展!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二
不同地方的人過春節的習俗也各不相同,你知道海南春節習俗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本站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海南春節習俗,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貼
春聯。
:除舊迎新。
春聯是一種形式活潑的文化小品,是一門精簡的藝術,老百姓一般都通過春聯來表達他們對未來的企盼和祈求。而“福、祿、壽、財、喜”就是人們最普遍追求與表達的夢想。細心的人只要稍稍注意一下,也不難發現,在海南普通百姓家,他們貼的春聯都無不飽含著對來年的祈禱與企求:窮人希望來年能發財;當官的人希望來年能升遷;富人希望能平安健康;而更多的人都希望年年有福,有喜……因此,海南人在春聯的挑選上,一般都比較傳統,仍保持有中華民族的千年傳統文化。
春聯是一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它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與態度,因此,在挑選春聯時,海南人都很注重勤勞、節儉之類內容,特別是正堂室大門的春聯,最能反映一個家庭對未來生活的企求。在海南,貼春聯一般都在除夕之夜降臨之前完成,并且一般由小孩子或年輕人來完成。
最獨特的是貼春聯的同時還貼“利是錢”,一種紅紙制成的、滿是小圓洞的紙。只要到鄉下走一走,便可看到,家家戶戶的大門框上都貼著四張隨風飄揚的“利是錢”,而在其他小門上也貼著,甚至連家里的與“柴米油鹽醬醋”之類的物品及水缸、爐、灶和犁、耙等農具等,都貼上了“利是錢”,這不僅是一種美好的祝愿,還是一種企盼。
做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年糕,年糕,即意為一年比一年高。迎新春,吃年糕,表示新一年的日子會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而海南人做年糕,除了供奉祭祀,自己用吃外,還贈送親友,并祝福親友在來年的日子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在海南,由于各地生活習慣不同,做年糕的習俗也不同,一是在除夕之夜制作,一般是在吃年夜飯后就開始制作年糕,并用年糕來供奉祖先,表達迎新春之情,祝愿新一年的日子會更好;一種是在小年即元宵之日制作,并用來祭祖,告訴祖先,新的一年已經開始,我們的生活過得甜甜蜜蜜,美美滿滿。
在文昌,幾乎家家戶都有做“糖糕”的習慣。大年還沒有到,他們就已經備好了制作糖糕的料,如花生、芝麻、爆米花、沙紅等。有的在年夜飯前已經做好,有的在年夜飯開始忙碌著做,并將密封好。大年初一,鄰居互相拜年時,都拿出糖糕招待,并互相祝福新的一年日子會過得比糖還甜蜜。
文昌人還有一個獨特的習慣,那就是去給親戚朋友拜年時,一定得帶上自己家做的糖糕贈送給親朋們,或是親友來他們家拜年時,一定得給親友捎上他們自己制作的糖糕,并祝愿親友在新的一年里會有更好的收成,生活會更加甜蜜。文昌人的這種習俗后來還演變成為平常節日里也制作糖糕,并用于饋贈親友,溝通與親友間的感情。
如今在商店里時時刻刻都有各式各樣的糖果、糕點出售,食用也非常方便,但海南人還是喜歡自己動手制作“糖糕”,也稱“糖恭”。
放爆竹:對生活充滿成就感。
海南人喜熱鬧,更喜追求一種好的熱烈的氛圍,而燃放爆竹是營造這種熱鬧氛圍的最好方式。海南人過年燃放爆竹,不僅是為了熱鬧與慶祝好收成,還是一種宣告,肯定過去的成績,反映人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與成就感。
燃放爆竹的風俗由來已久,人們不論是祭拜眾天神還是敬拜先祖,都要燃放爆竹,其目的是祈望得天保佑,同時也告訴自己的先祖們,子孫們如今過上好日子了,不僅有肥雞吃,而且還年年有“魚”。
燃放爆竹還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禱,也反映了人們對豐收的喜慶之情,如果今年哪家燃放的爆竹最多,這一家的收成一定很好,來年的收成也會更好。尤其是正月初一零時到來之際,人們總爭先恐后地燃放爆竹。海南人燃放爆竹最喜燃放“萬三三”響的。“萬三三”在海南話中之意是“多多”或是“很多”。誰家燃放了“萬三三”,而且燃放的最多,誰家的收成也一定會很多,盈利也會最多。因此,海南人燃放爆竹不僅是肯定過去一年的成績,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而且還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禱與祝福。
【文昌雞】。
不要問海南人過年必吃什么?過年過節有雞吃,是所有海南人的根深蒂固的情結。雞與“吉”同音,吃雞,代表著一種隆重,一種祝愿。和北方人不同,海南人過年不一定要吃餃子,但一定要吃雞。無論多窮的人家,也要養幾只雞過年。在過去的那些年月里,雞是海南人生活幸福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海南人待人誠意的一塊試金石。過春節時,海南人見面問候的話語是“雞肥否?”誰家養的雞肥,就意味著這家過的年很富足。在農村,年過得好不好往往是以雞殺得多少來評價的。前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較低,但逢過年,一般村人還是舍得殺雞吃的。鄉親們同情那些貧寒人家,又怕直接上門打聽讓對方沒面子,只好悄聲問這家的子女,你家過年殺幾只雞?回答說沒有,就有人交頭接耳了,消息不脛而走,人們心目中就多了一個無用的家長和一群不幸的孩子。如果哪家的兒子雙手抓著一個大雞腿弄得滿臉是油,是一件叫人舒服的事,全村人都會對這個吃雞的孩子的家庭刮目相看。
【香煎馬鮫魚】。
作為“年年有余”的預兆與吉祥物,魚,不僅是除夕晚宴(年夜飯)的首道菜,也是親朋好友之間饋贈的吉祥禮品,且大大增添了傳統節日的喜慶氣氛。馬鮫魚是我國南部沿海地區最貴的魚類品種之一,其肉質結實,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在海南,馬鮫魚俗稱黑魚,在民眾生活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有“山上鷓鴣獐,海里馬鮫魚”的贊譽。
【齋菜煲】。
每逢農歷大年初一、初九,海口人家家戶戶必吃齋菜。初一吃“齋”,意思來年不殺生,干干凈凈;初九吃“齋”,圖日子平安吉利。
【菜包飯】。
在一些鄉村,吃“菜包飯”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東山鎮紫羅村村民陳海說,他們家鄉除夕都要吃“菜包飯”,這個習俗傳承已久。所謂菜包飯,就是把肉、菜、飯混在一起,用菜葉包著用手捧著吃。據陳海介紹,菜包飯的制作還是很麻煩的,首先是要煮好干飯;其次把包飯用的油菜洗干凈晾干;再備些蒜、韭菜、瘦肉、雞肉、蝦米或者臘腸。這些原料備好后,先把菜、肉炒好,再用蒜頭、蝦仁等起鍋炒飯,把菜、肉倒進飯里拌勻。最后,趁熱把飯打進菜葉里,用手攏成團捧著吃。吃菜包飯,寓意團團圓圓。
【紅糖年糕】。
按海南風俗,每逢農歷臘月,許多農戶都為歡度新春佳節而趕制年糕,一般家庭都是一次制作十幾斤年糕。在海南很多地區,紅糖年糕是過年必備的節日甜品。在海南,從大年初二至正月十五,陸陸續續走訪拜年的親戚朋友都會送上一個個香甜的紅糖年糕作為拜年禮。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享有“中國第一潛水基地”美譽。好美麗的風光,清新的空氣,海的顏色真的很漂亮,沙灘潔白而細軟,而且島上還有好玩的水上娛樂項目,特別適合拍照,但是島上的商業化太濃,人總是很多,消費也有點高。
蜈支洲島交通:蜈支洲島位于海南三亞市的海棠灣內,從蜈支洲島碼頭乘坐輪船上島是進島的唯一途徑。游客從三亞出發可選擇公交車、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到達蜈支洲島碼頭。海南省內的短途游客可選擇自駕前往景區。蜈支洲島內有電瓶車等交通工具可以乘坐。
亞龍灣。
亞龍灣位于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三亞市東南28公里處,是海南最南端的一個半月形海灣。享有“天下第一灣”美譽。這里的海水清澈見底,可以清晰地看見10米以下的海底景觀。這里8公里長的海灘寬闊平緩,沙粒潔白細膩,自然資源國內絕無僅有,可與國際上任何著名的熱帶濱海旅游度假勝地相媲美。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三
翻開暑假生活照,最是吸睛的莫過于海南島之旅。海南是中國第一大島嶼,是中國南海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漫長海岸線使之成為世界一流的旅游圣地;所以在舅舅的號召下,外婆、大阿姨、小阿姨和我們共四個家庭十三人,便浩浩蕩蕩組成了家族旅游團前進海南島。
此次行程四天三夜,促使我們採取重點出擊——歷史名城海口、亞洲論壇會址所在的博鰲水城、華僑會集的興隆溫泉、與碧海藍天有“中國夏威夷”之稱的三亞市——是四大拜訪重鎮。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人生第一次手捧金黃大椰子、口吸清涼徹肺椰子汁,甘甜鮮美、回味至今。在海南椰林處處,椰子便宜又功能多多,“椰汁”解渴、“椰肉”炒蜂蜜是爽口零嘴、“椰子殼”加工成飾品包包……而沙灘上婆娑搖曳的“椰林”,又成觀觀光客遮陽、拍照的最佳選擇。南洋風情舍“椰子”其誰?!
“海南熱帶飛禽世界”據說是中國最大的“鳥”文化主題公園,里頭展示三萬多種熱帶飛禽,你能想像群鳥飛翔、啄食我手上飼料的驚悚與刺激嗎?你能感受七彩鸚鵡與我對唱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詩句時的驚訝與感動嗎?更別說在“飛禽奧運會”上,鳥兒們分別在舉重、拔河、保齡球、自行車、空中鋼索……各項競賽中精采絕倫又滑稽逗笑的完美演出了。
興隆熱帶植物園是中國官方香料與飲料作物研究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喁喁鳥語、幽靈果香,滿眼沁人綠意,令人心曠神怡。我們搭乘“游園電瓶車”觀賞占地六百畝的熱帶植物林,輕松涼快又環保。其間有兩種樹讓我終身難忘:一是“可可樹”,原來我最愛吃的'巧克力,竟是綴滿樹干上包有數十粒“可可豆”之如苦瓜大小的“可可果”摘採加工而來的;而古代制作毒箭的毒液,竟是眼前這顆玉樹臨風、英挺超拔的“見血封喉樹”所提煉的,真令我大開眼界!!
西諺云:“世界是一本書,不曾旅游者只看過一頁書”。海南島雖然天氣熱,餐飲與衛生常被人詬病,若干服務人員的態度也不夠敬業。然而海南島空氣清新、視野遼闊,使人大開胸襟與視野;尤其親人結伴而行、心手相連,歡樂友人分享、跌倒有父母扶持、舅舅擦藥、外婆疼惜……這是“海南島之旅”令我深刻難忘之所在,也是下回親子旅游的最佳原動力!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四
元宵節那一天,媽媽帶我來到了xx公園觀燈,一進門,我信就發現這時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燈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侶,有手牽手的你子或母女,還有坐著輪椅的老人。這里什么燈都有:樹上掛著的燈,地上擺著的燈,水中漂著的燈。每一盞燈都栩栩如生。
我們剛進公園大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兩只可愛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勢,好象調皮的對我們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在這里,每盞燈有每盞燈的架勢,每盞燈有每盞燈氣魄,每個燈都有它的可愛之處。最引人生目的還是那條“中國龍“。它長30米,寬2米,高6米。青色的龍鱗描著金色的花紋。我訂真一看,嗬!原來是用一盆盆綠葉金花的菊花裝扮成的。“中國龍“的嘴里銜著一個銀白色的鋼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國龍“的兩只前爪向前躍,后腿直向后蹬,像在天空中騰云駕霧。“中國龍“大氣磅礴,楞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它盛氣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像是在微笑,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面對著這一條和藹可親的巨龍,我真想問它: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一陣風吹了過去,龍須抖動了一下,好像在說,我從遠古來,要把和平帶到末來去。
來這兒觀賞的人們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個母親抱著自已的孩子說:“看,那么多漂亮的菊花做的。“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說“好氣派的巨龍啊!真大!”有的也許是在這里看不夠,也許是想把這珍貴的鏡頭帶給親朋好友觀賞,連話都沒來得急說,就開始拍照了。嘿嘿,還有人連三角架都帶來了。沒相機的就用手機,反正大家都想記錄下這美麗的“中國龍“,連老外也不例外。
這明亮的荷花、荷葉,讓我感到像一個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個花燈。這荷花,荷葉就像把我帶回上天似的,就算在這寒冷的元宵節里也倍感溫暖。
時候不早了,我往大門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飽眼福,看完了這個又看那個,看完那個又看不夠這個,搞得我連個路都認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園大門,我還三步一回頭,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節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燈展每年也只辦一次,真希望這燈展一年辦得比一年好,待來年,我還要來這里看燈展!
精選春節的對聯。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五
端午節的時候我媽帶我去海南旅游。27日下午,爸爸放學帶我去機場。這是我第九次飛行,我感到非常興奮。晚上9點,我們到達海口機場。下了飛機,兩姐妹請我品嘗美味的椰糖。
28日,我們參觀了中國最大最漂亮的高爾夫球場博鰲論壇大廳……在萬泉河上,我們乘竹筏漂流,穿上救生衣和雨衣,開始了一場水戰。第二天,我們來到三亞,乘坐一艘可怕的快艇到了汾河洲,在那里我們看到了一邊河水和海水的奇異景象。在亞龍灣,我和我的'好朋友鄧在美麗的海濱和白色的沙灘上玩得很開心。我們都被海浪打濕了,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海島服穿上。我們還在海邊品嘗了美味的烤肉。晚上我們住在別墅酒店,去泡溫泉,游泳。第三天,我們來到了天涯海角,我在那里撿了很多貝殼。最后我們去了南山,祭奠了世界第一的金玉觀和海上觀音。
海南真好玩!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六
海南島是個美麗的地方。有一個暑假,我爸媽帶我去了海南島,那里有很多椰子樹,大片的海域,大片的沙灘。
最吸引我的是酒店前的沙灘,那里的沙又白又細,海是藍色的,天空和大海連成一片蔚藍,空氣清新。海里有許多熱帶魚,包括黃色、灰色、黑色和花。他們在水里自由玩耍。
海邊的石頭下有許多小螃蟹。爸爸把石頭推開,伸手去抓一只螃蟹,很快就抓到了一只。螃蟹在爸爸手里跳舞,揮舞著它的小鉗子,掙扎著。如果它被鉗子夾住了,一定很痛。石頭下面有透明的蝦和各種貝殼。螺旋形的貝殼里有寄居蟹。他們很膽小,一碰就跑。
為了近距離感受大海,父親帶我體驗了一次潛水。我們穿上潛水服,戴上氧氣瓶,潛入水下五米深處。我們周圍有美麗的'小魚在游動,還有各種形狀的珊瑚。
這就是美麗的海南島。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七
春節是中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傳統節日,蘊含著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由于地域不同,各個地區也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年俗。今天為大家介紹海南文昌春節風俗,共同回味那些我們共同的過年記憶。
年市。
從年前的臘月中旬起,文昌城鎮的街上便普遍進入春節的節日歡慶狀態。據風俗志記載:“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案幾筆墨,人從作書,則賣畫幅,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點綴渲染節日氣氛的行當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各畫棚子售年畫;對子攤寫賣對聯、橫批、門心、抱柱、斗方;賣元寶的,賣煙花的,賣爆竹的,賣紙錢的,賣燈籠的、賣香燭的,賣京果的、賣糖貢的......一應俱全。
送灶君。
年前的臘月廿三日,舉行送灶君。灶君也成灶神灶公,民間傳說是天上玉皇大帝派來凡間監察人們的善惡和家庭興衰情況的,他要上天去朝見玉皇大帝,將各家各戶的好壞情況稟奏玉皇,以便對人間善惡給予扶持或懲罰。在廿三日回天那日,人們備辦祭品和“灶公馬”,設香案于庭院來送行。到了廿四日,人們趁灶公不在家,百無禁忌地進行大掃除,對屋內外清潔,這叫做“采坌”,以迎接新年新春的來臨。等到次年春節的初五日,人們又設酒席迎接灶君的歸來。因他是一位廉正的尊神,文昌人把他的神位立在家神的神龕上,與本家祖先并列,享受四時節期的祭祀。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通通掃出門。把灶王爺送走以后,就開始打掃房子,家里的男女老少齊動手,拿著新買的掃把將屋頂墻壁都要打掃一遍,并用水沖洗干凈,力爭一塵不染,這就叫做“掃塵”。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文昌每一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城鄉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年糕。
每年臘月的最后幾天,文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做年糕的習慣,表示新一年的日子會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大年還沒到,大家就已經制作好京果和糖貢(文昌最重要的年糕),作為拜年互贈的禮品,大快朵頤的食品,祭祀祖先的供品。京果是用優質的糯米粉加上白糖和少量的水混合揉搓押平切成條狀,油鍋內炸熟即成。糖貢是用煮熟的大米曬干,在熱鍋爆成米花,在爆米花中加入白糖、椰子肉片、姜茸,煮成稠狀,待從鍋中撈出的米花溫度適宜后,用手捏成圓球狀或押平切成方塊,其特色是香脆芳甜,可口誘人。據記載:清朝時期作為進貢給皇族的地方果品叫“京果”,狀如花生。“糖貢”的稱謂,是集糖糕貢品之意而得名。
除夕。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十分忙碌。人們早早起床,將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然后開始殺雞、殺豬、做菜,為團圓年飯做準備。到了中午11點左右,人們便在八仙桌上擺放雞、魚、豬肉,開始祭祖。
文昌有句歇后語――“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閑。”因為在文昌,無論多拮據的人家,借錢借米也要殺雞,并將未切塊的完整熟雞擺在八仙桌上祭祖,文昌人無雞不成年,一過中秋,家家戶戶就開始圈養文昌雞,除夕的餐桌上少不了白斬雞。
到了晚上,團圓年飯是每家每戶在除夕的重頭戲。“雞肥肉香魚鮮”是團圓年飯的一大特點。“文昌雞”是團年飯必不可少的主菜。文昌人過年,祭祀祖先,雞是不可少的供品,認為雞爬土覓食,雙腳總是向后爬,用雞來祭祀祖先隱喻有益于后代人。人們還喜歡有紫菜煮雞湯,意指“紫氣東來”、“財源廣進”。
白斬雞是團年飯的主菜,還有不少人用雞湯、雞油煮制文昌雞飯,雞飯配文昌雞,味道更加清香爽口。
通常每戶人家在這天都會殺上5、6只雞,除滿足當晚吃用,還為初一備用。在吃魚之前,長輩都會叮囑晚輩要用手中箸先戳下魚頭再戳魚尾,然后夾魚肉吃,意指希望晚輩做事能“有頭有尾”。
吃完團圓年飯后,大家便開始忙活著在家里貼對聯,貼福字,每家每戶還會在雞籠上、豬圈處、廚房內張貼“利是”,張燈結彩,還拿柚桔擺在神桌上,因海南話“柚”和“桔”與“又吉”諧音,表示新年“又”獲大“吉”大利。并按俗情在桌上陳列三盅茶五盅酒,俗稱“三茶五酒”。“三茶”敬“天、地、人”三“才”,“五酒”求“福、祿、壽、財、丁”五“福”。并用紅紙條寫“童言無忌”四個字貼在中堂屏風上,又在過廳門楣上粘上“迎春大吉”之類的橫額。然后,清掃香爐中的“香腳、燭腳”、陳舊掃帚、陳舊燈盞和陳舊竹器,遠拋于門口的十字路上,放一串鞭炮,謂之“送窮”。凡事俱為初一做準備。
年初一。
丑時至卯時的時間里,依照通書所規定的吉時時辰上香祖先,告知新春的來臨,然后又按照通書所指定的方位向天空迎接財神(喜神)登上神壇,與祖先并座。這時敬獻茶、果,接著燃放又長又響的鞭炮,為祝頌財神在新年里賜予財運亨通,萬事如意。過一個時辰,必須向財神“貢齋”即貢飯(意為初一首開伙)。
初一早晨,晚輩們須早早起床洗漱,然后穿上新衣給家里長輩拜年。長輩也給晚輩發“壓歲錢”,希望子孫們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長輩還會按人數將小紅包放進一盒子里,讓子孫們來“撿”,寓意子孫來年好運相伴。
之后,長輩將事先煮好并用紅紙染過的紅雞蛋給晚輩“脫殼”。“脫殼”的步驟是:長輩拿著紅雞蛋順著晚輩的頭部、肩部下推滾腳部,嘴里念著“從頭紅到腳”的吉利話。然后晚輩將將雞蛋剝殼吃完。
年初一也有較多禁忌:如不準打掃、不準殺生、不準出遠門等。吃完早餐后,一家人品嘗著糖貢、瓜子、香茗,圍坐在一起聊家常,既溫馨又熱鬧。
年初一拜年僅限于左鄰右舍或同村兄弟叔侄,在拜年時,彼此都恭敬地向對方說“恭喜發財”類的吉利話。
年初二。
這天早上在祖公廳前擺上米飯、雞、豬肉、魚等貢品“請財神”。當今,有些地方僅擺清茶、年糕和燒香放鞭炮。經商者和小業主則在自家店鋪立“財神位”,從正月初二和年十六起,月月逢初二、十六都燒香敬財神。
大年初二也是出嫁的女兒帶丈夫孩子回家拜年的日子。在文昌,如果是新婚第一年回娘家拜年,則自備鞭炮,進門前放一串鞭炮以表告知。一對新人給長輩叩首、禮拜,是最隆重的拜年,這一天,家中其他人(特別是長輩)都得在家,接受拜賀。岳父岳母得準備豐盛的宴席宴之。下午女兒女婿走時,還得給用紅紙包的糖果、年糕等做“等路”。(海南方言,即禮品)。
一些地方還有嚇女婿的習俗。
年初二也是走親訪友的日子,親朋好友拜年時,都要準備鞭炮,糖果、餅干等禮物,這天也是十分熱鬧的。
年初三。
初三一大早,各家各戶在祖公廳供茶水和年糕,點上香燭,放鞭炮,接著拿起新掃帚,從祖公廳起,至正室住房、廚房、橫屋房、庭院,依次掃地,繞后吃早飯。自此,禁忌的話可放開了,意即“開赤口”。
不知從何時起,正月初三成了文昌人的開“赤口”之日(俗稱“漏赤口”),從初三開始,“口舌”可稍微放寬,但明顯的不吉利話還是不能說。
元宵節。
“元宵節”是正月十五,俗稱“小年”,這一天,人們也像過大年初一那樣張燈結彩“貢飯”,不過規模比春節小得多。正月十五夜農村是很熱鬧的,有演大臺戲、舞龍獅、送燈等各種娛樂活動,尤以送燈較普遍,流傳較久。
按照習俗,女人對祖先及神靈是不得燒香的,如家中無男人,要請諸如叔伯的男人代為燒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要破例燒香時,要站在神位一旁朝拜,不能正面對著神位。其習俗約定如此,至今猶然。
在正月十六早上燈頭備好茶果來到公廟謝神,將所有的燈焚毀,只抬回頭牌燈掛在廳堂。
7.春節風俗。
8.春節有哪些風俗?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八
三亞市別稱鹿城,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位居中國四大一線旅游城市“三威杭廈”之首,擁有全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春節去海南三亞旅游攻略,我們來看看。
春節去海南旅游攻略。
去海南旅游,很重要的一站就是三亞,三亞最旺的旅游時間是從12月份到第二年3月,因為三亞的秋冬季溫暖怡人,而且冬季更是到海濱旅游的最好時候。在冬天,即使地球的其他角落里寒潮肆虐,但是在三亞你仍然可以穿著夏裝、沙灘鞋在陽光充沛的沙灘上悠閑地散步,浸潤在暖暖的海水中,吃著熱帶水果,享受著天涯海角的浪漫。不過,建議您一定要避開春節,這個時候的人特別多,房間也不好訂。而且春節及其前后更是三亞游客最集中的時候,春節期間酒店房價通常是平時的4到6倍。
海南旅游必帶品:
1身份證。
2手機。
3充電器。
4沙灘拖鞋。
5防曬霜。
6帽子。
7太陽眼鏡。
8換洗衣服。
9洗浴用品。
10藥物。
必去景點。
高隆灣。
相對于三亞的人滿為患,這里更像是一個海邊世外桃源。高隆灣位于文昌市清瀾鎮漁場,這可是中國最知名的漁場之一,所以在這里吃海鮮種類豐富,價格平實。這邊流行一種將新鮮海鮮放進鍋里涮的吃法,叫做“打邊爐”,類似于火鍋,海鮮熬的湯底,特別鮮美。
高隆灣是愜意的,無論是散步的人或是海鮮店里的食客都悠哉得很。綿延的海岸線邊椰林成帶,右手邊是藍色的海,左手邊是綠色的椰林,緩慢的節奏讓人放松,身心前所未有地舒緩起來。海岸邊會有當地人賣新鮮的水果,椰子3元一個,雞蛋果也非常美味。一定還要嘗一下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雞,這里有一條街都是賣文昌雞的,被稱為“雞街”。找一家當地人比較多的攤位品嘗一下,準沒錯!
不得不說的是高隆灣的治安非常好,家家戶戶晚上睡覺都不鎖門,男人出海捕魚,女人做點小生意照顧家,這里的人們享受著寧靜的生活。
自駕攻略:海口至文昌全程8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必須控制車速,行車時特別注意避讓路邊的人或動物。文昌出口下,轉至旅游大道,即到高隆灣。
推薦酒店:白金海岸度假酒店。位于高隆灣度假區一環大道,有450米的私家海灘,66步就能走到海邊。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坐落在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距三亞林旺鎮后海村2.7公里的海面上。四周海域毫無污染,海水清澈透明,最高能見度達27米。海底世界五顏六色的熱帶魚和形態各異的珊瑚,被譽為國內最佳潛水基地。
蜈支洲中的“蜈支”是一種罕見的海洋殼爬行動物,因為島的形狀很像蜈支所得名,又因凄美傳說被譽為“情人島“。
蜈支洲島的中部坡地逶迤,是一片熱帶植物林,西部及北部形成一彎路玉帶狀的銀色沙灘,沙質均勻細膩,海水顏色明麗動人,層次分明。東部、南部兩峰相連,最高峰海拔80米,礁石林立。大風或大潮時,海浪咆哮奔騰激起的浪花可高達十米,形成獨特的山海奇觀。
1.國慶去海南三亞旅游攻略。
2.春節去海南三亞旅游好嗎?
3.國慶去海南三亞旅游景點攻略。
4.海南三亞旅游攻略。
5.海南三亞旅游小攻略。
6.海南三亞旅游。
7.春節三亞旅游的攻略。
8.三亞旅游攻略。
9.三亞旅游攻略自由行攻略。
10.2016猴年春節三亞旅游攻略【推薦】。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九
在海南人看來,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為地做出來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為前面均加上一個“做”字,如做清明、做親家(即結婚),而北方人“過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說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舊年”即過春節。而北方所說的過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過在海南鄉下,“新年”是不當年來“做”的。
海南俗話“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過中秋,鄉下就籌備著“做年”:閹公雞、填肥鴨、圈家豬、備做年錢。一進入陰歷十二月下旬,“做年”的氣氛就越來越濃烈了!
首先是十二月二十四送“灶公”。傳說中,“灶公”是玉帝派來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每年的這一天都要上天向玉帝匯報。為此,家家戶戶都用竹把或竹枝將屋前屋后、屋內屋外、屋上屋下全面打掃干凈,香爐也要打掃干凈并換上新爐灰,夜間則備酒果設祭,為“灶公”送行。
一送完“灶公”,一家之長就忙于“發市”。在過去,各鄉鎮的“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唯有年前幾天“市”,才“發”一“發”!賣三鳥的、賣金銀香燭的、賣京果糖糕的、賣“公仔幅”(年畫)的、賣“王樂膏藥”的(即走江湖)、賣碗筷陶盆的、賣“祭年桔子”的、賣各種衣服的……有賣就有買,買豬肉的、買干菜的、買濕菜(即時令蔬菜)的、買“拜公”祭品的、買過年穿的衣服的、買年畫。
對聯。
的……整個上午,每個“市”上,挑擔子的、提籃子的、推車子的、抱小孩的、年老的、年少的、男的、女的……人來人往,川流不息。農民們用擔子挑年貨、用車子推年貨。他們把辛苦一年的積蓄都掏了出來!把一年的消費能量在這幾天內都迸發了出來!
“發年市”的熟人見面互問的話語便是:“哥二!‘雞閹’(即已閹了的公雞)肥了不?”“三嫂!有‘雞閹’做年不?”“三婆!您屋(即您家)做工作么仔(在外面做工作的孩子)要回來做年不?”“二公!你屋南洋有‘年批’(指南洋親人寄回來的過年信)寄回不?”
人們滿懷“做年”的喜悅,把買來的年畫貼在客廳里,把對聯貼在門楣上,有的人家在家具、果樹上還貼上“利市”紅紙。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在忙浸糯米、磨米漿、做年糕,文昌等地方則是忙于做米花糖、花生糖(這些年糕果做的量都很大,既是自家吃,也當禮品送,一般都是吃到整個正月底)。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十
今年春節旅游,如果你想要逃離零下過個暖冬,你不妨來海南走一圈!
海南四季氣候宜人。即使寒冬臘月,依舊可以穿著短衣短褲上街。當北國飄起皚皚白雪的時候,身處北緯18度的海南依然鳥語花香。
海南島生態環境指數全國排名第一,森林覆蓋率51.8%,為全國之最,所以這里的空氣很新鮮,當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在霧霾的穹頂之下時,海南仍然碧海藍天,盡情大口呼吸。
海南擁有1600多公里的海岸線,這里有著全國最美的沙灘,這里的沙灘潔白細膩,坡度平緩細柔,海水清澈見底,具有在國內外度假區中罕見的優異品質。椰樹灌木、藍天白云的映襯,讓你享受陽光海洋沙灘。
各種特色水果遍布全島。海南的水果本來四季常鮮。你不用去世界各地,海南驕傲地說,我們這里都有。的確,由于海南優異的地理氣候條件,熱帶水果在這里都能安家并結出優秀的果實。
你在中國任何地方潛水,絕對找不到在我國最南端城市三亞潛水的感覺,那是一種擁抱自然和被自然擁抱的感覺,是一種回歸母體的感覺,是一種叫你潸然淚下的回家的感覺。地處熱帶的三亞,港灣眾多,波平浪靜,海水清澈見底,水下能見度最高可達30米,水溫適中,常年保持在21℃―27℃,是進行潛水的絕佳之處。
這里的夜生活,是從晚上10點后開始的,不論春夏秋冬,街道邊上,鴿粥蟹粥海鮮燒烤清補涼……食材豐富得令人咋舌,歪歪斜斜的幾桌,在舌尖上的享受中談笑風生。.
這里的海鮮種類繁多,肥大鮮美,下鍋之前都還是活蹦亂跳的,采用獨特的海水清煮,讓你品嘗最真實的美味。
三亞擁有眾多極富海南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晶石彩寶及工藝品。工藝品主要有貝殼類、椰子類,晶石彩寶主要有珍珠類和水晶類,購買珍珠要選擇海南知名的珍珠品牌。水晶、珍珠、珠寶首飾以及工藝品千萬注意防假貨,要選擇規模宏大、品牌信譽好的商城。
三亞美麗之冠國際珠寶城是海南首家集珠寶文化展示、珠寶藝術品收藏鑒賞、參觀游覽、休閑購物、國際名品珠寶飾品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商城。目前,商城已引進了全球最大的鉆石生產貿易商“歐陸之星”合作商,意大利珠寶集團rasellifranco珠寶品牌“梵·愛麗”;海南知名珍珠品牌“榮貴合”;晶石彩寶品牌“晶言晶語”;黃花梨、沉香、中國四大印章石品牌“雨林映畫”等。
隨著春節的一天天臨近,市民又將迎來7天的長假。除了回家團圓的傳統過年方式,“旅游過大年”成為春節的新時尚!
(火爆的度假海灘)。
衣
食
靠海吃海,海鮮當然是首選食品,但海鮮富含高蛋白,容易對蛋白質過敏的人請不要貪食,有時會引起海鮮中毒。吃海鮮時,適量喝點白酒和米醋,但吃海鮮不宜喝啤酒,因為食用海鮮時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吃海鮮后,一小時內不要食用冷飲、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馬上去游泳。
海南飲食口味偏淡,如果自己不適應,請帶些方便食品,如:火腿腸、方便面、八寶粥、咸菜等,主食以米飯為主,因海南天氣比較熱,稻米生長速度較快,米質較差,較硬。
熱帶水果不要貪吃,特別是芒果、菠蘿吃多了很容易上火。空腹不能吃菠蘿、楊桃。特別是有糖尿病的人更不能吃楊桃,會有生命危險。
住
現在是海南的旅游旺季,機票和住宿都很緊張,最好是提前半個月到一個月預定,確保你們的順利出行。
去海南游玩一般會選擇住海景房,海邊夜晚風大,晚上睡覺注意保暖,以免受涼引起腹瀉。
行
海南旅游需穿旅游鞋,最好不要穿皮鞋,這樣你才能舒服的邊走邊看。還要帶上防用品,其中墨鏡、能防紫外線的太陽傘、防曬霜是必需的。
出行前檢查并帶好有效期內的身份證,16歲以下兒童帶戶口本,16歲以上必須帶身份證,并在旅游期間注意保管。注意要在飛機起飛前1.5小時到達機場。
如果需要包車,包車的費用一般在每天200--700元左右,不要被50--80低價車迷惑,因為會有部分司機繞路或者將你帶到不安全的場所,造成高額費用,被宰了還不敢吱聲。旅行安全最重要,無論你在何處,請注意自身安全,不要搭乘當地沒有營運執照的交通工具。
游
配戴金銀等飾品的游客,在進行溫泉浴和海水浴時,請盡量取下,以免影響飾品質量。
尊重當地人民的習俗,尤其到達少數民族地區,以免發生不必要的麻煩。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十一
東線由海口起,經定安、瓊海、萬寧、陵水到三亞,里程243公里;西線由海口起,經臨高、儋州、東方、樂東到三亞,里程347公里。中線則走瓊中、五指山,約260公里。
海南的路況較好,沿途景點眾多,風光美不勝收,極其適合輕松休閑式的自駕車旅游。
海南島屬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海洋氣候,遍地皆綠,空氣清新,夏無酷暑,冬暖如春,年平均氣溫22℃-25℃,是全國難得的全年、全天候的海島度假旅游勝地,非常適合自駕游。除了常規景點外,更可前往一些未完全開發的純自然景區,如五指山、尖峰嶺,充分享受自駕車帶來的個性自助式旅游的愜意。
東線游――風情無限最海南。
椰風海韻、人文古跡、華僑風情……從海口出發,一路向南,經海口、文昌、瓊海、萬寧、陵水等地,你能在海南的東線尋找到“最海南”的元素。
西線游――山海互動美食盡享。
綠色的山,藍色的海,一路上山珍海味……這個春節向西線去,避開擁擠與喧鬧,盡享屬于你自己的假期吧。
海口?綠島時尚之旅。
第一天:火山口――觀瀾湖(住宿);
第二天:電影公社――中國香街――騎樓老街。
文昌:僑鄉知味?飛升之旅。
第二天:孔廟――文南老街(品味文昌美味小吃)――會文十八行――返回海口。
定安:約會溫柔鄉?靜心之旅。
第一天:百里百村――紅花嶺冷泉――南麗湖;
第二天:文筆峰――飛禽世界――返回海口。
瓊海:邊城聽海。
第一天:龍壽洋萬畝生態公園――七星伴月(中餐)――南洋館――濱海酒吧公園――潭門品嘗鮮美海鮮;第二天:博鰲+玉帶灘――會山苗家鎮――返回海口。
屯昌:七韻田園?芬芳之旅。
第一天:坡陳武術村――咸陸油畫村――鶴園竹韻村――夢幻香山芳香文化園;
第二天:青梯村――木色湖風景名勝區――馮宅知青村――油畫步行街。
臨高:原色時光?親海之旅。
第一天:臨高角解放公園――金牌海灣海鮮公園(中餐)――博厚鎮趕海;
第二天:新盈鎮――多文鎮頭神空心菜采摘――返回海口。
澄邁:光陰故事?長壽之旅。
第二天:福山咖啡風情小鎮――返回海口。
儋州:穿越時光?奇跡之旅。
第一天:東坡書院――千年古鹽田――南洋溫泉;
第二天:松濤天湖――鼎尚時代廣場(品嘗儋州美食)――石花水洞――返程。
瓊中:“奔格內”吧?桃源放牧之旅。
第一天:白鷺湖(觀白鷺、看博物館)――鴨坡村――銀湖;
第二天:廊橋――什寒村(中餐)――返程。
昌江:山海之戀?探秘之旅。
第一天:棋子灣旅游度假――濕地公園;
第二天:霸王嶺――返回海口。
三亞游――深度玩海。
1、蜈支洲島觀光一日游,蜈支洲島的人氣應該是三亞所有景點中最旺的。
2、南山佛教文化觀光一日游,南山為佛教文化苑,著名景觀為108米海上觀音。
3、珠江南田溫泉一日游,兒童動感池極富童趣,有多種理療、水療項目供選擇,可以讓你舒服地享受一番。
4、呀諾達熱帶雨林香巴拉一日游,感受熱帶雨林的神奇,踏瀑戲水清涼一番。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十二
我在海南住了五天,這五天過得非常快樂。我在海南看到了許多椰子樹,樹上長滿了一堆堆的椰子,就像一堆堆的綠色皮球。海南還有藍藍的大海和咖啡色的沙灘,我光著腳丫在海邊玩水,海浪特別特別的大,都把我的裙子弄濕了,但我一點也不生氣,反而非常高興。在海邊,爸爸媽媽給我照了許多照片,我想洗出來一定會很漂亮的,到時候我會給陰老師和同學們看,讓他們和我一起分享海南的美麗景色。
五天很快就過去了,離開海南的時候,我差點哭了,我心里想如果以后還能來海南該多高興呀!飛機起飛了,我在心里默默的說:海南,再見了!我會永遠記住這個美麗的地方。
寫這篇作文的時候,我哭了,因為海南實在是太美麗了,我很想念海南,想那里的導游姐姐,想那里的藍天和白云,想那里的椰子和椰子樹,還想那里的藍藍的大海和沙灘,在此,我祝愿海南會越來越美好!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十三
“三里不同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
關于過年,每個人都有獨屬的年俗記憶。或許您的年輪時光機播放的是穿新衣,貼春聯,包餃子,收壓歲錢的畫面......
小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海南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讓咱們看看真正的海南人是如何過年的!在海南人看來,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為地做出來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為前面均加上一個“做”字,如做清明、做親家(即結婚),而北方人“過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音譯為“哆咦”)。
傳說“灶公”是玉帝派來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每年臘月二十四這天都要上天向玉帝匯報。為此,家家戶戶夜間備酒果設祭,為“灶公”送行,祈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送完灶公后,至大年三十之前就要“采屋”,海南話為打掃房子。用青竹枝葉捆成的掃帚,將屋頂、屋檐、墻壁打掃干凈,清洗蚊帳被褥,籮筐家具,再把破舊衣服放火燒掉“送窮”,迎新年。
同樣是在大年三十之前,家家戶戶需要發市出街買年貨,金銀香燭、京果糖糕、碗筷陶盆、拜公祭品等,備足年貨“做”新年,當然,祭年桔子必不可少,預示來年大吉大利!
到了大年三十(或二十九),每家都要貼年畫,包含著對來年的祝福與祈禱。海南貼年畫的同時還貼“利是錢”,一種紅紙制成的、滿是小圓洞的紙。這不僅是一種美好的祝愿,更是一種期盼。在瓊北地區,還將放入一元兩元的紅包,掛至桔子樹上,預兆來年的財源廣進。
海南人過年或各種聚會,餐桌上一定要有雞,這是所有海南人根深蒂固的情結。白斬雞,蘸上自制的蘸水,鮮香無比。年三十下午要殺雞、蒸紅魚,然后回鄉下老家拜祭祖先。
海南沿海城鎮過年,當地人喜歡送紅魚或在家掛一條紅魚干,寓意“鴻運當頭,年年有余”,延續到現在,基本全島各地區都有這習俗。
海南本地民俗習慣在初上(即初一至初七內),拜祭地方廟宇,并奉上香油紙錢,祈求來年平安,闔家安康。部分地區,還會邀請地方戲班,如海南瓊劇、木偶戲,來進行演出,全鎮青年老少齊聚觀看,熱鬧非凡。
初一至初七,每家每戶都會提前準備好年糕、糖貢等海南本地特色小吃。一是每當有親朋好友登門拜年,主人則欣喜的拿來進行招待。二是初一至初三,傳統老爸茶店會放假過年,而此類小吃,則成了海南本地居民休憩、早餐的好美食。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十四
在文昌,幾乎家家戶都有做“糖糕”的習慣。大年還沒有到,他們就已經備好了制作糖糕的料,如花生、芝麻、爆米花、沙紅等。有的在年夜飯前已經做好,有的在年夜飯開始忙碌著做,并將密封好。大年初一,鄰居互相拜年時,都拿出糖糕招待,并互相祝福新的一年日子會過得比糖還甜蜜。
文昌人還有一個獨特的習慣,那就是去給親戚朋友拜年時,一定得帶上自己家做的糖糕贈送給親朋們,或是親友來他們家拜年時,一定得給親友捎上他們自己制作的糖糕,并祝愿親友在新的一年里會有更好的收成,生活會更加甜蜜。文昌人的這種習俗后來還演變成為平常節日里也制作糖糕,并用于饋贈親友,溝通與親友間的感情。
如今在商店里時時刻刻都有各式各樣的糖果、糕點出售,食用也非常方便,但海南人還是喜歡自己動手制作“糖糕”,也稱“糖恭”。
貼春聯:除舊迎新。
春聯是一種形式活潑的文化小品,是一門精簡的藝術,老百姓一般都通過春聯來表達他們對未來的企盼和祈求。而“福、祿、壽、財、喜”就是人們最普遍追求與表達的夢想。細心的人只要稍稍注意一下,也不難發現,在海南普通百姓家,他們貼的春聯都無不飽含著對來年的祈禱與企求:窮人希望來年能發財;當官的人希望來年能升遷;富人希望能平安健康;而更多的人都希望年年有福,有喜……因此,海南人在春聯的挑選上,一般都比較傳統,仍保持有中華民族的千年傳統文化。
在中國春聯是一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它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與態度,因此,在挑選春聯時,海南人都很注重勤勞、節儉之類內容,特別是正堂室大門的春聯,最能反映一個家庭對未來生活的企求。在海南,貼春聯一般都在除夕之夜降臨之前完成,并且一般由小孩子或年輕人來完成。
最獨特的是貼春聯的同時還貼“利是錢”,一種紅紙制成的、滿是小圓洞的紙。只要到鄉下走一走,便可看到,家家戶戶的大門框上都貼著四張隨風飄揚的“利是錢”,而在其他小門上也貼著,甚至連家里的與“柴米油鹽醬醋”之類的物品及水缸、爐、灶和犁、耙等農具等,都貼上了“利是錢”,這不僅是一種美好的祝愿,還是一種企盼。
做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年糕,年糕,即意為一年比一年高。迎新春,吃年糕,表示新一年的日子會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而海南人做年糕,除了供奉祭祀,自己用吃外,還贈送親友,并祝福親友在來年的日子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在海南,由于各地生活習慣不同,做年糕的習俗也不同,一是在除夕之夜制作,一般是在吃年夜飯后就開始制作年糕,并用年糕來供奉祖先,表達迎新春之情,祝愿新一年的日子會更好;一種是在小年即元宵之日制作,并用來祭祖,告訴祖先,新的一年已經開始,我們的生活過得甜甜蜜蜜,美美滿滿。
放爆竹:對生活充滿成就感。
海南人喜熱鬧,更喜追求一種好的熱烈的氛圍,而燃放爆竹是營造這種熱鬧氛圍的最好方式。海南人過年燃放爆竹,不僅是為了熱鬧與慶祝好收成,還是一種宣告,肯定過去的成績,反映人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與成就感。
那么燃放爆竹的風俗由來已久,人們不論是祭拜眾天神還是敬拜先祖,都要燃放爆竹,其目的是祈望得天保佑,同時也告訴自己的先祖們,子孫們如今過上好日子了,不僅有肥雞吃,而且還年年有“魚”。
那么燃放爆竹還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禱,也反映了人們對豐收的喜慶之情,如果今年哪家燃放的爆竹最多,這一家的收成一定很好,來年的收成也會更好。尤其是正月初一零時到來之際,人們總爭先恐后地燃放爆竹。海南人燃放爆竹最喜燃放“萬三三”響的。“萬三三”在海南話中之意是“多多”或是“很多”。誰家燃放了“萬三三”,而且燃放的最多,誰家的收成也一定會很多,盈利也會最多。因此,海南人燃放爆竹不僅是肯定過去一年的成績,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而且還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禱與祝福。
鰣魚祭祖:過日子年年有余。
如果你現在的生活過得非常美好,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樂樂,不僅衣食無憂,而且還有盈余,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種幸福之情?海南人的習俗就是買幾條鰣魚,在除夕之夜將魚蒸好,存放到正月初二才用來祭祖。
同樣魚與余同音。在貼春聯時,人們常常看到,對聯的橫批往往是“年年有余”。這就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的真切反映。海南人除了用對聯表達自己的生活美好外,更重要的是想向先祖們說,他們現在的日子過得更加美好了。而最能表達這種心情的方式就是用魚祭祖。
那么人們也許會問,用魚祭祖為何不在除夕吃團圓飯時不將魚供上呢?海南人的習俗奇特就在這一點上。為了慶祝過去一年的收成大好,并想告訴先祖,今年的收成最好,過年的團圓飯最豐盛,吃的是又大又肥的雞,而且還有盈余,因此,在除夕祭拜祖先時,都挑最大最肥的雞。而到初二,魚已經在家里存放了兩天,而雞肉才剛剛吃完,現在才開始吃“魚”。除了有“魚”外,還祈求大吉大利,在供奉先祖的臺上,人們還放上幾個大桔子。
10.春節風俗。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十五
從海棠灣乘獨木舟登上椰子島,下網捕魚,品嘗鮮椰,動手制作椰子飯,在椰林中吊床上休憩一會兒。再劃獨木舟登陸沙丘島捉蟹拾貝,行攝最美的海景。最后一天自由活動,采購海南特產熱帶水果,結束悠閑假期。
出游預算:杭州游記戶外運動俱樂部推出“特色海南之旅”,4晚5天,每人1850元(不含飛機、火車等大交通)。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十六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到海南三亞旅游,海南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因為我特別喜歡大海,聽人說那里的氣候宜人,空氣清新、陽光和煦、海水湛藍、沙灘柔和、海鮮美味。我帶著興奮、喜悅、激動的心情與爸媽登上飛機來到了這座美麗的海濱旅游城市。
下了飛機,感覺這里比南京涼快多了,我們來到事先定好的酒店,這個酒店可真好,爸爸說這是一家海景房酒店,站在陽臺上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大海,房間寬敞而明亮,最關鍵的是賓館內還有一個露天游泳池,媽媽說在海南的這幾天我可以天天游泳。
入住手續辦好,放下行李,已經是下午兩點鐘,我們一家都興奮無比,爸爸先帶我們到附近的水果市場買水果吃,久仰海南的水果,這里有我愛吃的芒果、榴蓮、菠蘿蜜,就連木瓜都香甜可口。
三亞的漁場沒有被污染過,因此到三亞一定要吃海鮮。三亞的海鮮正宗、鮮活。晚上,爸爸帶我們到海鮮市場挑選喜歡的海鮮,海鮮市場旁就有大排檔幫顧客加工制作,那里有各種蝦如基圍蝦、對蝦、龍蝦,各種貝類如鮑魚、扇貝、雞腿螺、剪刀貝等,鮑魚、海參、海膽是三亞的海中三珍,營養價值極高,在當地被視為珍品,青蟹、血蚶、蠔和龍蝦等也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據說,當地的魚蝦、螃蟹要比貝類和螺類好吃,一定要嘗嘗。
在海邊觀海景,吃海鮮,真的是一件美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海南的春節(通用17篇)篇十七
一縷春風投下金絲裊裊;。
除夕和春節擁別的樹梢上,
一串鳥鳴滴落出音符漾漾;。
窗臺上撲進一闋蓬松的陽光,
臥房里泛起一床慵懶的酣暢。
新春的睫毛,
沾滿了璀璨,
迎著大海托起的鏡兒撲閃;。
節日的眼眸,
咀嚼著韻腳,
搖著清澈見底的影子淺笑。
輕挽花香,
將愜意別上發梢;。
款刷明媚,
把憧憬染上臉龐;。
淡施粉黛,
讓芳華艷了時光。
蘸一硯清新,
展一箋繾綣,
書寫安暖;。
煮一爐祝福,
擎一盞甘甜,
共邀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