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進行教學組織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分配教學時間和資源。下面是一些教學計劃的寫作要點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一
二類字:筷。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教材中的兩組圖畫有助于感知古今文字的發展演變,也有助于學生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課文將兩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學習。第一組詞語介紹了—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第二組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的事物;第三組詞語介紹了三種竹制品;第四組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四組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誦。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9個一類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二類生字只識不寫。
2.借助書上的兩組圖畫感知古今文字的發展演變,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
3.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字、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字、詞。了解偏旁與字、詞之間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形聲字的特點。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和書寫漢字的水平。
情感目標:
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區別形近偏旁“木禾”、“竹艸”。
2.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和勾連舊知的過程中鞏固對形聲字特點的認識。
3.準確認讀生字,并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二
《識字7》是看圖會意識字,即利用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識字。課文首先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畫來揭示會意字的特點,還附有一首清麗的小詩,為學生提供了識字學詞的語言環境。筆者把學習目標定位在看圖識字上,挖掘教材的整體意義,創設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通過“圖字聯系,探究規律”的自主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本課的象形字、會意字,初步認識其造字方法和規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和熱愛漢字的感情,有效地提高了獨立識字的能力。《課標》強調低年級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喜愛閱讀,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學中,從學生實際出發,營造寬松平等的教學氛圍,將小詩的教學有機結合在認字的環節中,讓孩子反復誦讀演練,加深對漢字的理解,鞏固漢字在具體語境中的運用。
1、學習本課5個生字,能正確美觀書寫,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
2、能看圖體會字義,初步了解象形字、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拓寬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小詩。
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識字環境,在課前準備了精美的多媒體課件。課前,教師給學生講解漢字的來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認識了幾個古代的文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一)動畫導詩,創設情境。
1、播放多媒體動畫,展現小詩幽靜、美妙的意境。
2、詩人還情不自禁地吟誦出一首小詩,播放錄音。
3、你也借助拼音放聲讀一讀!
4、要想把詩讀得更好,首先要和這些漢字交上朋友。
(二)聯系生活,認讀生字。
1、屏顯:亭停聞鳴耳深但側(帶拼音)。
這些生字,你曾經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指名交流。
小結:處處留心皆學問。大家都是有心人,善于從生活中學習,真了不起!
2、在課堂上,學習漢字有哪些方法?(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放聲讀讀這些字,不會讀的字看著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
3、你覺得哪個字難讀?
交流重點:耳、深、側領讀,齊讀。
4、把拼音帽子摘去還會讀嗎?同位互讀;開火車讀;
(三)圖字聯系,探究規律,記憶字形。
我們讀準了字音,接著要怎樣學習漢字?(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1)仔細觀察課文紙左邊的圖畫和字形,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探究規律,記憶字形:
1、我們的祖先就是根據亭子的樣子造出了“亭”字!
演示:亭的字形演變,感悟漢字的源遠流長。
兩部分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種新的意思,這是中國漢字的一大奧妙!
4、用這樣的方法,看看“鳴”,再看看圖,你有什么發現?
像“聞、鳴”這樣的漢字,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3)小結方法:小朋友看圖識字,記住了字形,理解了字義,真會學習!
(四)誦讀小詩,鞏固生字。
1、小詩去掉拼音,練習讀得正確流利。
2、再讀讀小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都聽到鳥叫了,怎么還安靜呢?
理解:林深不見鳥,但聞鳥鳴聲。
3、這里到處綠樹成蔭,鳥鳴清脆悅耳,多么幽靜、美麗的地方!
多種形式練習感情朗讀,讀出樹林的幽靜和鳥鳴的動聽。
(五)指導書寫,描仿入體。
1、仔細觀察,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指生交流。
亭:上下結構,口稍扁,禿寶蓋寬一些,壓在橫中線上,豎鉤寫在豎中線上。
聞:半包圍結構,門字框豎要直,耳字長橫與門字框之間要留縫隙。
3、老師范寫。
4、回憶寫字要點,學生描寫。
5、教師巡視,輔導點評。
生活中漢字無處不在,這節課學習的五個生字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再去找一找,記下來,下節課再來交流。
板書設計:識字7亭聞。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三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亭、停、耳、聞、鳴并正確美觀的書寫。
2.能看圖體會字義,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培養學生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本課生字亭、停、耳、聞、鳴并正確美觀的書寫。
難點:能看圖體會字義,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課件、貼圖、音樂、田字格。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星期六星期天你們都干些什么?(我在家里做作業……)。
周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去公園里玩,來到公園一看,真漂亮!公園里都有些什么?(公園里有大樹、有紅花、還有小亭子)。
1.請看這幅圖(亭子圖),圖上畫了什么?(一座小亭。
子)在遠古的時候,古人類想要記錄點什么就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你看,這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到了漢代的時候演變成了隸書,請你猜猜這是什么字?(出示“亭”甲骨文、隸書)。
2.看圖猜字,你是怎樣猜出來的?(他們有相同之處)。
3.請你觀察“亭”圖和“亭”字,有什么相似之處?(學生交流)。
4.給“亭”組詞,認讀詞語卡片。
5.在生活中,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亭子?(我在公園。
李看到過涼亭)老師在大街上還看到報刊亭。你在大街上你還見到過什么亭?(相機出示警亭、電話亭、郵政亭)。
6.哦,原來“亭”子的“亭”表示空間狹小的小房子。
過渡:大頭兒子走呀走,走累了,請看圖(課件)。
7.圖上畫了什么?這個人來亭子邊做什么?
8.出示隸書“停”,請你猜猜這是哪個字?(停)。
9.你是怎么猜出來的?(相機貼圖)。
10.給“停”字組詞。
11.認讀詞語卡片。
12.在生活中,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個字,或者聽到過這個字?(相機出示課件帶有“停”字的圖片)。
13.停:就是停止,停放的意思。
14.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就能從生活中學到很多字。
15.請你觀察“亭”字的“亭”和“停”車的“停”。
a.你發現了什么?
b.他們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么變化?
c.怎樣才能把字寫漂亮?
d.抬起小手跟老師一起寫,在寫字之前送你一個小兒歌,能幫你把字寫漂亮。(邊念邊寫)。
e.在寫字卡上描紅一個,寫一個。
(二)回憶學習“亭”字和“停”字時用了那些方法。(看圖、猜字、組詞、寫字)。
1.運用這種方法,同桌學習剩下的生字。
2.學習“耳”字。
3.看圖猜字。
4.給“耳”組詞。
5.活動。
6.學習“聞”字。
7.看圖猜字。
8.拓展“門”字框的字。
9.給“聞”組詞。
10.穿插“聞雞起舞”的故事。
11.學寫“耳”和“聞”。
(三)學習“鳥”和“鳴”
放手讓學生學習,教師參與和指導。
(四)評價寫字情況。
1.書寫正確1顆星。
2.注意關鍵筆畫2顆星。
3.書寫端正漂亮3顆星。
(五)本課小結。
(六)板書設計。
(圖)亭(圖)停。
(圖)耳(圖)聞。
(圖)鳥(圖)鳴。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四
由于本課生字都是形聲字,學生學形聲字已有一定的基礎,再加上他們對于生字的音節也有拼讀能力,所以在生字的讀音方面,難度不大,但要關注部分受家鄉方言影響導致“nl”讀不到位的學生,指導其讀準“柳籃籮”,還要引導學生關注“筷蘿”是三拼音節;另外,本課的有些形聲字的讀音不完全對應它的聲旁,如“楊、柳、椅、籃、茶”,老師要適當解釋,從而讓學生明白:形聲字的讀音雖然有一定的規律,但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為了讀準確,很多時候要查字典、查資料。在字形方面,由于這些生字都是形聲字,絕大部分學生都能結合形聲字的組合規律來識記,但難免有些觀察不夠仔細或學習較為馬虎的學生會把“籃”寫成“藍”,把“蘿”寫成“籮”,把“柳”漏寫第7筆“撇”,把“茶”下面的部分寫成“余”,對于這些容易出錯的字,老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想出區分、記憶的好方法,從而實現準確書寫。在字意詞意方面,學生普遍能結合書上的插圖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找到對應的事物,老師沒有必要引領學生深挖,要讓寶貴的時間充分地用于識字、寫字,使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使教學目標落實到位。
【教學方法】。
看圖識字、比較識字、活動識字等。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實物投影、范寫小卡片(帶有田字格)、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五
1、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過動物園嗎?認識哪些動物?森林王國里住著許多珍稀動物,它們可都是大家的好朋友,想去認識它們嗎?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的動物王國吧!
2、想進一步了解它們嗎?我們趕緊走進《識字6》,爭取和這里的每一位動物都成為好朋友!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六
1、認識個生字。會寫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3、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聽老師或同學講《拔苗助長》的故事,揭示課題。
2、教師簡介成語的特點。如,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的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像后來居上。有些成語必須知道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讀課文。
1、邊讀邊想想成語的意思。
2、出示識字中的成語。?
3、聽示范朗讀。?
4、學生自己朗讀,讀準字音。
三、資料交流。
1、課前布置預習,查找資料或請教父母,了解成語大意或故事內容。
3、請聽的同學說說,聽了同學的介紹,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讀詞識字?
1、自由朗讀,不會的字看書上的注音拼讀。?
2、自愿讀,師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聲調。
3、出示字卡,學生認讀。?
4、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5、指導讀全文,讀出韻味,鞏固認字。
二、課外閱讀指導?
1、讀本組后面的課文,想一想,課文與本課哪個詞語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語故事讀一讀,積累幾個你喜歡的成語。
三、指導寫字:
本課八個要寫的字中,有六個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要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觀察、分析字形,運用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把字寫規范,寫美觀。補:第四、五兩筆要短,右邊不過豎中線,左邊不要寫成。拔:左窄右寬,捺要舒展,右邊不要寫成發。所:左邊的筆順是。助、功:右邊都是力字,橫折鉤的折筆要往左斜,不能寫垂直。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七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比較“日目”、“冫氵”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培養學生認真識字、寫字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井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向稱。
三、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八
1、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知道,大家和動物已經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了,既然是好朋友,它們的名字我們不僅會讀,還要會寫,看!誰向我們走來了?(ppt出示圖)。
2、記憶字形: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幾個生字?
(1)“猩”“猴”“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3)“獅”、“猩”、“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4)請大家拿出田字格認真書寫,要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九
一:創設情境(出示詞語----出示在圖中相應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師,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麗,你看(課件出示春光融融,鳥語花香的春景圖)。
2、誰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你從圖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在景物旁出示詞語。
春風(1)注音“春”的讀音,誰能讀準它?指名讀、齊讀。
(2)春風跟其他季節的風有什么區別呢?
(出示)春風像。
(3)真好!那我們一起把這輕柔的春風讀一讀。
春雨(1)齊讀詞語兩遍。
(2)春雨有是什么樣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討論,指名讀。
(4)通過課外閱讀,你知道哪些有關春雨的詩句?
(5)有感情讀一讀詞。
柳樹(1)注意兩個生字的聲母,誰來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2)看,在春風吹拂下,柳樹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風一吹,柳樹。指名讀。
嫩芽(1)注意“嫩”的聲母和韻母,誰能讀準它?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請小朋友們再仔細看一看圖,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樣兒的?
(4)看來大家都明白了,齊讀這個詞。
小草(1)讀準“草”的聲母,一齊讀兩遍。
(2)你們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為什么要這么拼命往外鉆呢?
(3)說的真棒!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詞。
布谷(1)齊讀詞語。
(2)它是什么樣的?它是怎樣叫的?你能學一學嗎?
(3)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布谷”的叫聲吧。
(4)初夏時,“布谷”常晝夜不停地叫,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杜鵑“。布谷能吃許多害蟲,我們可要保護它。
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對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齊讀詞語兩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這些花兒的名字讀準,指讀,齊讀。
(2)你是怎樣辨認它們的?
(3)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美麗的花是怎樣開放的?
(4)除了上面這些花外,還有哪些花也是春天開放的?
(5)齊讀三個詞語。
文檔為doc格式。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十
計劃學時。
2
學習內容分析。
《識字6》是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詞串識字課文。四行詞串分開來看,是一個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詞語;連起來讀,又像是一首音韻和諧的寫景詩。短短24個字,勾勒出氣勢恢弘,景象萬千的中華錦繡山河圖。
學習者分析。
誦讀詞串,不僅可以認識事物,認識生字,還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應重視“詞串”課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識字的同時,引導學生感受彌漫在“詞串”中的美與真情。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4個生字,認識1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按順序觀察圖畫,認識圖上描繪的事物。憑借圖畫來理解本課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圖文結合,引導誦讀理解。游戲識字,自主練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祖國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觀,體會祖國的地域遼闊和物產豐富。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詞,并能正確書寫。
解決措施:激發興趣自主識字、讀詞,寫字。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難點:了解我國各地風俗人情。
解決措施:學生相互交流,查閱相關資料.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爸爸媽媽帶你去過什么地方?那兒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今天,老師將和小朋友們一起去祖國的東部、南部、西部、北部看一看,去領略一下這些地區的不同風情。
學生自由發言,把自己想說的內容說清楚。
觀察圖畫。
3
上課一開始就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打開他們記憶的閘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觀看視頻。
2出示這四個地區的名稱:“塞北、江南、海島、高原”
3你還看到了什么?
4指導讀好。
“駿馬、杏花、椰樹、牦牛”
5出示詞語:
“秋風、春雨、驕陽、冰雪”這些都是描寫什么的詞語?
標出地點。
用“我在??????看到了????????”說話.
學生試讀。
齊讀。
12。
以播放錄象創設情境,展示四個地區不同的自然風光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腦子去想,步入意境,走進課文。以此激發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引導朗讀,讀中感悟。
1我們先去塞北的草原看看。
(1)、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誰喜歡這里的風光。
2走在別有風情的海島上,你現在最想趕什么?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3老師被祖國大地的自然風光深深地吸引住了,讓老師也來讀一讀課文。
最后到了西部看到了?????????。
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的駿馬,聽到了風聲、馬鳴聲、馬蹄聲。
學生練讀。
讀好“海島、驕陽、椰樹”
10。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進入新課。
口語練習。
指名學生讀,要求讀出語氣。如果能背下來,那就更好了。
好好想想,咱們大慶有什么特色啊?看誰說出了大慶的特色!
指名讀。
同桌互說。
誰給外地的旅客介紹?
5
16。
及時誘導、肯定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訓練了學生對詞的理解。
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指導書寫。
書寫“塞”的“八”時要充分拉開,這樣字才會端莊堅實。
駿、塞、驕、
14。
引導學生看范字嘗試描紅,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作業:
(選做題)。
你最喜歡哪個地區把這個地區介紹一下吧。
識字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豐富知識,提高認識能力。
板書設計。
識字6。
駿馬秋風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
教
學
反
思
見博客“回復”部分。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十一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綠線內的字,認識幾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其他字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誦讀謎語,理解謎語,體驗猜字謎的樂趣。
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幾個偏旁。,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漢字的組成知識。
轉盤、生字卡片
1、讀一讀書上的內容,說說自己的發現。
2、自己試著做一個轉盤。教學時數:兩課時
學習4個生字,認識綠線內的字,認識3個偏旁。
二、借助字盤,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2、總結初步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5、你們怎樣記得這些字呢? 小結:我們可以借助偏旁,了解形聲字形旁的意義。
三、認識偏旁,學習寫字。
1、“馳地他池”的偏旁分別是什么呢? 認識偏旁,再次了解字的組成知識。
2、認識新的偏旁: 馬字旁大字頭提土旁 并比較它們在寫法上與“馬、大、土”的區別。
3、寫字。
(1)出示生字: 馳 奔 池 塘
(2)生字開花
(3)記憶字型
(4)范寫,臨寫。
四、課后作業。
繼續玩一玩轉盤,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字可以這樣玩?再動手做一做。
學習5個生字,繼續認識3個偏旁。
一、復習鞏固。游戲:轉轉盤小小轉盤轉呀轉轉呀轉,轉呀轉,轉來個(),搖身一變成了(),()。
二、誦讀謎語,理解字謎。
2、我們剛才做游戲的四個字也跟一個字謎有關呢!想不想知道呢?趕快打開書讀一讀吧,要求: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正音:“行”是后鼻音;“莊”是三拼音。
3、這是一首字謎,它讓我們猜一個字。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一邊看轉盤圖和插圖,讀懂每一句,讀懂整首字謎。不能讀成順口溜,也不能頓讀。然后再根據謎面猜字謎。
4、交流謎底,并引導學生借助圖畫和轉盤圖說說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
5、誦讀字謎,引導讀出韻味,讀出由謎面猜出謎底的情趣,進一步明白這些字“形旁”的意義。
三、認識偏旁,學寫生字。
1、“馳地他池”的偏旁分別是什么呢? 認識偏旁,再次了解字的組成知識。
2、認識新偏旁。 雙人旁廣字頭蟲子旁 比較它們在做偏旁時寫法上的變化。
3、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行千莊養蝦
(2)生字開花。
(3)你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呢?形聲字“蝦”誰會記?誰還會編字謎?
(4)指導寫字,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字的結構和在田字格中的布局,怎樣寫才規范、美觀,培養學生寫好字的信心和能力。
四、課后作業。繼續編字謎,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字可以編成謎語?比一比,誰編得巧妙。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十二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謎語這種傳統形式語言的生動有趣。
1.能在文中認識12個字,會寫6個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受謎語語言的生動有趣。指導學生寫好字。
投影片或小黑板、紅色粉筆。
2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發情趣。
教師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你們知道謎語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嗎?它可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朵美麗的'花朵呀!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智力游戲。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謎語王國,讀一讀謎語小故事,猜一猜謎語。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同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認讀會認字,感受故事的有趣。
1.首先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在讀中感受謎語小故事的樂趣。
2.再用卡片檢查學生掌握12個生字讀音情況。
分層檢查法: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進行集體認讀。
(2)按學生座位的順序進行個人認讀,檢查個體學習情況,便于教師全面了解每個學生掌握字音情況。
(3)發現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幫助。
(4)再次讀文,使單個的字音回到語言環境之中,訓練學生正確、通順地讀文。
(三)讀議結合,師生互動,感悟謎語語言美。
1.學習第一首歌訣。
(1)請愿意當安安的同學一起來讀謎語。
(2)觀察一下這三個字中藏著哪個字。
(3)說說“三有”指的是什么,“三無” 指的是什么。
(將“口”字暗藏于“周、咸、喜”三字中)
(4)采用投影片或小黑板直觀地將三個“口”字用紅色顯現出來,便于學生觀察。
2.學習第二首歌訣。
(1)誰愿意當云云一起來讀謎語?
(2)說說是什么意思。
(3)投影出示謎語,請學生用紅筆標畫出謎底來。
3.學習第三首歌訣。
(1)讀謎語。
(2)直接說出謎底。
(四)再讀課文,品味謎語的智慧美。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你喜歡這三則謎語中的哪一則?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最后是殊途同歸:三段字謎從不同的角度運用通俗的語言、靈活的句式、寥寥數字、神形兼備,融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顯示出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和博大精深。)
3.模仿語言,進行創造。
同學們,你能模仿課文的語言,將這個謎語繼續編下去,也說出一兩句嗎?
(如:故事有,評書無。
回家有,出門無。
唱時有,笑時無。)
板書設計
識字二 字謎小故事
周 哥 右
咸 高 詞 語
喜 河 京 劇
吃
謎底:口
(一)朗讀課文。
(二)為指導寫字做準備。
1.復習字音:期、反、哥、右、左、原。
2.復習與本課有關的熟字或偏旁。
(三)指導記憶字形,提高識字能力。
1.學習“左、右”兩個字。
請學生舉起“左、右”手,用直觀的方法理解字義。辨別一下方位,再轉動身體改變方向辨別左右。“左、右”字形相近易混,可以用兒歌進行區別。“工人叔叔站左邊,右邊有條小路口。”
2.學習其他字。
反:黑板的“板”去掉木字旁。
期:左右結構,左邊稍寬,右邊窄。
原:最后兩筆為撇、點。
哥:注意筆順,把字寫勻稱。
(四)學生練習寫字。
(五)實踐活動。
請同學們課后自編或搜集字謎,開個猜謎會。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十三
(課件逐漸出示“包”字的`演變過程)。
2.同學們猜猜是什么字?
3.這就是包字從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變過程。
4.出示包字的詞語朋友。指讀。
5.中國的漢字就是這樣神奇,在不同的地方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
認識“苞、飽、炮、泡”
(一)認識“苞”
(課件出示:苞花苞)。
2.指讀詞語。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認識“飽”
(課件出示飽飽滿)。
2.指讀,讀出感受。
3.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飽滿的?(課件出示)。
(三)認識“炮”
1.包吃飽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發射火炮的場景,它很喜歡這個節目,于是它和火成為了好朋友。
(課件出示:炮火炮)。
2.指讀,讀出感受。
(四)認識“泡”
1.看完電視,包該睡覺了。包很愛干凈,睡覺前總喜歡把自己洗得干干凈凈。
(課件出示泡水泡)。
2.指導朗讀。
1.找找這四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結。
1.觀察插圖,說說圖上的內容。
2.指生說。
3.指導讀兒歌。
1.師范寫“包”。橫折鉤往里收,豎彎鉤往外伸。豎彎鉤豎直彎圓橫平尾巴翹。
2.學生描紅臨寫。
3.師范寫“飽”寫字秘訣:左橫右橫對對齊。
4.學生描紅臨寫。
5.反饋,評價。
查字典,給四個形聲字找更多的詞語朋友。
識字8。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十四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有趣的字謎,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嗎?(田里長草)。
“苗”就是田里生長的形狀像草的東西。認讀識記字形。范寫描紅。
2.“苗“字還會變魔術呢!不信,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識字4.。
二.學習字詞。
1.認讀轉盤上的偏旁:扌目口犭钅。
學習新部首反犬旁和金字旁:犭钅。
2.同學們,認識了這些新部首,“苗”就要開始變魔術啦!睜大眼睛,看看這回變出了什么?自由認讀。
小朋友讀的對不對呢?認真讀讀課文,你就把“苗”變出來的六個字都能讀正確啦!自由讀書上的字詞。
3.同桌互讀字詞,做到讀正確,并相互評價。
4.交流學習:我學會了……。
a貓小貓。
認讀生字。給貓找朋友。讀好“小貓”。看圖說話: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貓?識記字形,范寫描紅。
積累帶有“犭”的字,尋找到一般規律,帶有“犭”的字大多和動物有關。
b錨鐵錨認讀生字詞。見過鐵錨嗎?到書上14頁找一找“鐵錨”在哪里?指一指,說一說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用?識記字形“鐵”。
指導書寫“描”
d瞄瞄準猜猜這個“瞄“與什么有關?學一學動作。像這樣把視力集中在一點上,就叫“瞄”。
讀準“瞄準”,用“瞄準”說一句話。學習生字“準”:左右結構,右半部分是“隹”不是“住”。
f喵喵喵叫認讀字詞。為什么“喵”是口字旁呢?還有說出哪些動物的叫聲?相機積累口字旁的字。
二年級識字教學設計(匯總15篇)篇十五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16個生字,其中“家、宅、宿、室、宮、窗、窯、窟、窩、窖”10個生字要求會寫。認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制作卡片、動手拼字,繼續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重點難點:
1、認識16個生字,正確規范地書寫其中10個。
2、繼續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激發識字興趣。
教學準備:
生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寶蓋頭”和“穴寶蓋”指名讀。
2、抽動卡片,出示本課生字。
二、學習新課。
1、討論學習方法。
(1)你覺得今天的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學呢?說給大家聽聽。
(2)學生識記生字。
2、學生自學生字。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出示活動抽拉生字卡。
4、找朋友的游戲。
三、指導書寫。
1、觀察。
2、重點指導。
3、學生練寫。
四、優秀作業展示。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上節課的生字新詞。
2、詞語接龍。
3、導入新課。
1、自讀課文生字詞不達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識字方法。
3、匯報學習情況,教師根據學情歸納。
三、指導書寫。
1、提出疑難字。
2、解決疑難。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鞏固練習。
1、找規律。
(1)齊讀字、詞,想一想“寶蓋頭”和“穴寶蓋”的字分別與什么有關?
(2)小結。
2、找字比賽。
識字4。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其中“倒、摔、推、陳、出、新、茶、凈、餅、短、種、圈、套”10個生字要求會寫。認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多音字“一形多音義”的特點。
重點難點:
1、認識15個生字,正確規范地書寫其10個。
2、了解多音字“一形多音義”的特點。
教學準備:
生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識字4,小朋友趕快看看課文,能發現什么秘密?
二、學習新課。
1、學生自讀字、詞。
2、同桌交流。
3、教師巡視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字、詞。
(2)認讀前三組多音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詞義。
5、識字部分生字字形。
(1)你能用什么方法來識記這些生字?
(2)小組合作交流。
(3)匯報學習情況。
三、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四、鞏固練習。
1、游戲:摘蘋果。
2、比賽認讀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倒、摔、推、茶、凈、餅”。
2、聽寫詞語“倒茶、推開、摔倒、干凈、餅干、空氣、空閑”
二、學習新課。
1、認讀后三組多音字及組成的詞語。
2、理解詞義。
3、識記字形。
三、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
2、尋找多音字。
5跳墩上的歌。
教學要求:
1、認識16個生字,其中會寫“朝、映、踏、漲、更、深、渡、船”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師生之間團結互助的深厚情誼。
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背誦課文。
2、體會結尾句的含義,懂得“跳墩上的歌”指的是什么。
教學準備:
生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跳墩嗎?知道什么是跳墩嗎?
2、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畫記生字詞。
2、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引導學生讀準字音,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1)讀音輔導。
(2)書寫輔導。
3、指名逐段讀課文,讀后學生評議。
4、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5、教師小結;
四、自由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質疑,導入新課。
1、《跳墩上的歌》到底是一首什么歌?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完成填空。
出示:
-------------------。
跳墩上的歌是一支-------------------。
-------------------。
3、學生回答。出示正確答案。
二、再讀課文,突出重點。
1、為什么每一段跳墩上的歌不一樣?
2、學生分組活動。
3、匯報討論情況。
第一自然段:
(1)點名讀,教師范讀,抓住關鍵詞領悟“跳墩”給孩子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2)為什么說跳墩像“黑色的琴鍵”?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教師范讀。
(3)學生練習讀。
第三自然段:
(2)學生有感情地練讀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
(2)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全班齊讀。
4、練習背誦第2至4自然段。
三、默讀課文,突破難點。
2、“不管春夏秋冬、不論陰晴雨雪”是什么意思?
3、跳墩上的歌到底是什么?
4、學習了課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朗讀成誦。
1、小組比賽讀。
2、交流背誦經驗。
3、同桌互背。
板書設計:
快樂的歌。
跳墩上的歌友愛的歌。
贊美的歌。
6陽光。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掛圖、樂曲磁帶、《種太陽》歌曲磁帶。
2、絲綢被面或圍巾。
3、課前布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想象:教師播放音樂(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教師抒情描述: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拉開窗簾,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的家!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小手心!同學們,請睜開你明亮的小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板書課題)。
2、感受: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外面去尋找陽光、感覺陽光的溫暖好嗎?(帶領學生到室外,指導學生尋找,哪里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陽光下有什么感覺?回到課內交流,揭示課題。)。
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識它。
2、我們要認識哪些生字,你能告訴大家嗎?(指名讀生字,認識幾個就讀幾人個。)。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錯或與別的字混淆你能當小老師提醒大家一下嗎?(注意提示認識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組內互考,如果誰遇到不認識的字其它同學要想辦法幫忙教會他。練習“開火車”認讀生字。
1、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讀:指名讀、組內讀。
3、接力讀:每人讀一自然段,比比誰讀得好。
4、選擇讀: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寫字。
1、出示生字“也、長。”指導認讀,用“也”練習說話。
2、小組討論: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筆順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匯報:提示:“長”字的第一筆是“撇”,第二筆“豎提”是新筆畫,注意區別它和“豎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師范寫。
5、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臨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盡量讓自己滿意。(教師個別指導。)。
6、選出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字組內評議。
第二課時。
導入。
1、游戲:找朋友。(給生字寶寶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開火車讀全文。
讀悟。
1、引讀第一自然段。問:你讀懂了什么?“金子”該怎樣讀?
2、太陽出來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說)在陽光的照射下萬物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播放課件或出示掛圖)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小組討論)。
(1)、匯報。
(2)、從“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這幾個詞中,你知道了什么?這幾個詞該怎樣讀?
(3)、你見過錦緞嗎?(出示課件和錦緞,讓學生說說感覺。)。
(4)、男女生賽讀第二自然段。
3、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閉眼想象陽光跳進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覺。
4、陽光這么可愛,請你捉點陽光保存下來。
熟讀。
1、多種方式練讀課文,邊讀邊相互指出優缺點。(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當小老師讀……)。
2、配樂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背誦。
1、閉上眼睛想象課文的情景和陽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覺,邊想象邊練習背誦。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帶動作表演。(配樂)。
小結。
陽光給了我們生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寶貴,我們要珍惜陽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長!
練習。
1、出示課后讀讀說說,自由練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口頭組詞。
3、你還認識哪些“日”字旁的字?
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導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2、學習新的筆畫“豎折”,書空。
3、范寫。(“山”的第一筆是“丨”,要寫在豎中線上;“出”字的第三筆是長豎而不是由兩個“山”組成的,也要寫在豎中線上。)。
4、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學生作品。
實踐。
1、討論:題目是“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鼓勵學生課下想辦法搜集材料,利用班會時間展示、交流。
2、繪畫:用自己的彩筆描繪陽光。(播放歌曲《種太陽》)。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