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內科心得體會短短的一個月篇一
時間飛逝,內科實習即將結束,在老師的辛勤指導下,經過不斷實踐,我受益頗多。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味道,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里的老師們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謹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
神經內科是我在內科病房的第一站,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但是老師很快讓我們熟悉適應了環境,使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病房實習中來。雖然神經內科科是個很忙的科室,但每次我們做護理操作時,老師都會陪在一旁,為我們的成功高興,我們失敗了會鼓勵我們。老師的認真負責,像朋友般的和我們交流,讓我們在溫馨的環境中度過了這段時光。同時老師還會經常結合病例給我們安排小講課,讓我們形象深刻的記住所學的東西。
經過這近二個月的心內科實習,使我對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提高,在突發病方面,學到了應對的知識和技巧。總之,在內科實習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淺,雖然我還只是學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會不斷摸索,用微笑溫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溫故而知新,用實踐來驗證及鞏固所學。
在實習過程中,我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
內科心得體會短短的一個月篇二
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仍有待進一步提高,仍需要加強“三基”及專科理論知識學習。下面是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里最大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后來11床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么,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于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么的沒有信心。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么可以到靜脈然后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21床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濕了。現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為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后就可以達到最佳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在臨床上工作會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么的有限,生命醫學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樣的疾病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現在有那么一點點后悔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因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從一開始害怕去傷害他們,到現在每天在他們身上練習,給11床測血壓的時候他突然眼睛一翻,發出一個聲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整個人都快要倒下了,還是堅持把血壓測完平靜的離開;當3床奶奶對我說:“孩子啊!我要死了,你不要哭啊!”那一刻其實我好想哭,但是我不能哭,我還要很平靜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莫過于此。也許明天或者下一個班哪個床就空了,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沒有眼淚,也不能有眼淚。生命不相信眼淚。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一、優質護理服務
2、繼續實行apn排班及彈性排班,注重年資新老、能力強弱的搭配,并能充分體現對病人的連續觀察。
3、制定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與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護理難度及技術要求掛鉤,體現優勞優酬、多勞多得,充分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使護士對工作滿意度96%。
4、護士長每天對科室危重病人進行評估,檢查護士掌握所負責病人的診療護理信息,督促開展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和心理護理。 5、不斷提高患者滿意度,滿意度達96.5%。全年無護理糾紛、投訴。
二、臨床護理質量 1、建立護理質量質控小組,職責分工明確,每周開展質控檢查有記錄,認真落實各項護理安全規章制度。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在治療、給藥前至少同時使用2種方法核對患者身份,落實率100%。
3、規范使用腕帶“腕帶”,使用合格率100%。 4、規范使用各種護理警示標識,使用率100%。
5、正確評估高危患者跌倒/墜床、管道滑脫、壓瘡的風險因素,評估率98%。并落實有效的防護措施。
6、急救物品齊全,處于應急備用狀態,定專人管理,班班交接,質控護士不定期檢查,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加強藥品的安全管理,專人負責,每周清點。高危藥品有標識,定點存放,定點配置。符合率98%。
三、院感工作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護士長及院感質控護士定期自查。
2、嚴格按照《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及我院醫療廢物管理相關制度的要求正確處置醫療廢物。
3、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規范洗手達標率100%。 4、無菌物品合格率100%。
1、每月開展專科知識培訓,種子護士在科內組織開展護理技術操作培訓及分層次考核。護理技術操作考核達標率100%。2、每季度開展護理核心制度培訓,護理人員知曉率100%。3、在崗護理人員參加全員理論考核每年2次,考試合格率100%。4、參加護理部組織的全院護理操作考核,達標率100%。5、每月組織疾病護理查房、業務學習各一次,組織護理部參與的查房二次。遇到疑難病例及時組織全院護理會診。6、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培訓,護理人員知曉率100%。7、組織開展專科急救技能培訓,培訓率100%。護理人員技術操作合格率100%。
8、根據不同層級要求,完成全年繼教學分及護理集中培訓學時,達標率100%。
五、教學科研
1、輪換具有帶教資格的護理人員負責實習生教學工作,培養優秀帶教老師。
2、完成xx年實習生備課筆記及更新教學計劃。
3、xx年護理教學工作計劃落實率達到100%,出科理論及操作考試完成率100%,實習鑒定書寫合格率達到100%。
六、存在的問題
1、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仍有待進一步提高,仍需要加強“三基”及專科理論知識學習。 2、護理質量仍需進一步提高。
內容僅供參考
內科心得體會短短的一個月篇三
當今醫學的發展,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著醫學本身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新的診療技術和方法層出不窮,解決了許多以往無法克服的難題,為患者和醫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呼吸內科疾病的護理常規,歡迎閱讀。
一、一般肺炎的護理
1、執行呼吸系統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
2、臥床休息,呼吸困難者給予氧氣吸入及采取半臥位。
3、給予高熱量、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不少于3000ml,以利于毒素的排出,不能進食者,靜脈補液,點滴速度不易太快,以免引起肺水腫。
4、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溫度和濕度要適宜。
5、注意口腔衛生,用朵貝爾也漱口,口唇干裂可涂潤滑油,有皰疹者可涂1%龍膽紫。
6、嚴密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如高熱者執行高熱護理常規。如有休克早期表現,應及時報告醫師,并積極進行搶救。
1、留痰觀察。準備收集痰標本,以備常規化驗和痰細菌培養。痰與痰杯及時消毒。
2、大便秘結時可用溫鹽水灌腸,腹脹時可行肛管排氣。
3、注意觀察,如有出汗過多、體溫驟降、呼吸變急、紫紺等情況。應立即報告醫師,并進行處理。出汗多時應及時檫去汗液,更換衣服,預防受涼。如昏迷譫妄時,執行昏迷護理常規。
1、執行呼吸系統疾病一般護理常規。
2、設專人護理,去枕平臥。體溫低于正常時。可用熱水袋保暖,要避免燙傷。
3、注意呼吸道通暢,痰多時及時吸痰。
4、嚴密觀察尿量,并做記錄。
5、根據病情每隔5—15分鐘測血壓一次,并記錄,血壓低于10.6/8kpa(80/60mmhg)時,按醫囑靜脈滴升壓藥物,并密切觀察治療效果。
6、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如有脫水、酸中毒、低鉀等表現,應及時抽血,做二氧化碳結合力和鉀、鈉、氯測定。按醫囑補充5%碳酸氫鈉或11.2%乳酸鈉溶液。低血鉀時應靜脈補充10%氯化鉀,但尿量減少時要謹慎使用。
一、執行呼吸系統疾病一般護理常規。
二、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濕性胸膜炎臥向健側,并加強患側呼吸鍛煉,以減少非功能受損;干性胸膜炎應臥向患側,以減少病變部位胸膜的活動,減輕疼痛。
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鼓勵病人多飲水。
四、因大量胸腔液致呼吸或紫紺時,給予氧氣吸入舒適的半臥位,并協助醫師抽出胸水,以減輕壓迫癥狀。在抽水過程中嚴密觀察病人面色、呼吸、脈搏變化。初次抽水過多,可引起縱膈移位而發生循環衰竭。
五、咳嗽劇烈時刻用鎮咳劑,觀察藥物反應。
六、胸膜炎合并肺結核者,可行肺結核護理常規。
一、執行呼吸系統疾病一般常規。
二、絕對臥床休息。取半臥位或坐位,避免過多的搬動病人和不必要的活動。咳嗽時不要用力,以免自發性氣胸反復發生。保持大便通暢。
三、呼吸急促或紫紺時,應急速給予氧氣吸入。
四、配合醫師進行胸腔抽氣,抽氣時,病人避免過度用力和劇咳,可給予鎮靜、止痛、鎮咳、藥物。以免咳嗽用力而促使自發性氣胸復發。
五、抽氣完畢繼續觀察病情。如抽氣不久發生胸痛、呼吸急促、情緒不安等癥狀。提示有張力性氣胸,應及時報告醫師并準備封閉引流瓶進行持續排氣,使壓縮的肺迅速張開,以減輕癥狀。
六、準備胸腔閉式引流。抽氣時注意管道通暢,檢查玻璃瓶銜接處有無漏氣,瓶內玻璃管是否在水平面以下。
七、應用閉式引流應經常觀察氣體引流情況。若氣泡溢出,令病人咳嗽。如任無氣泡溢出,可協助醫師再用人工氣胸箱側壓,引流期間每日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引流瓶,并更換無菌生理鹽水。
八、留置吸引管處應防止感染,適當給予抗生素。并觀察其體溫和脈搏變化。
一、執行循環系統疾病一般護理常規。
二、臥床休息。心肺功能衰竭時,應絕對臥床休息,呼吸困難者取半臥位,并持續低流量吸氧。
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飲食,心力衰竭時給低鈉、低鹽飲食。
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開窗通風時避免直接吹風,以防受涼、室內交叉感染。
五、密切觀察呼吸、血壓、脈搏、體溫計神志變化。
六、留痰觀察并做痰培養及細菌藥物敏感試驗。
七、注意口腔衛生,全身水腫時,做好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用利尿劑時,嚴格記錄出入量,防止電解質紊亂。
八、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病人咳嗽及排痰,經常變換體位并輕拍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對咳嗽反射弱、無力排痰者,應經常吸痰。
九、痰液粘稠時,應用霧化吸入,以解除支氣管痙攣,稀釋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
十、氣管切開者,執行氣管切開護理常規。
十一、應用呼吸興奮劑時,不要用量過大或給藥過快,以免出現呼吸過快、煩躁不按、面色潮紅、出汗、嘔吐、肌肉震顫等副作用。
十二、觀察消化道出血和血管內凝血情況、如出現腹脹、嘔吐咖啡樣液體或柏油樣大便、牙齒出血、滲血、皮膚紫斑、血尿和陰道出血等,應立即通知醫師。
一、執行呼吸系統疾病一般護理常規
二、絕對臥床休息。取半臥位。
三、給予營養豐富消化飲食。
四、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發現胸痛劇烈、呼吸困難加劇、紫紺明顯、煩躁不安、大咯血、面色蒼白、冷汗、血壓下降等,應立即通知醫師,并協助搶救。
五、肺梗死病人常伴有緊張、恐懼,應安定病人情緒,做好心理護理。
六、呼吸極度困難或紫紺明顯時,可采取鼻導管、鼻塞或面罩大流量吸氧。缺氧緩解后改為低流量吸氧。
七、如血栓來自下肢,囑病人不可移動下肢,以免血栓繼續脫落。
八、為減輕呼吸困難和防止疼痛引起休克而應用嗎啡時,應準確掌握劑量,并注意觀察有無大便秘結或尿潴留。
九、應用抗凝治療時,藥物劑量要準確,并注意觀察自發性出血傾向。如發現粘膜、牙齦、關節等出血,應及時通知醫師。
十、備好搶救藥品、如氧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強心劑、升壓藥等。
十一、鼓勵病人手術后早期下床。長期臥床者應按摩下肢,并做肢體被動或主動活動。
一、臥床休息,呼吸困難時抬高床頭,取半臥位或坐位。
二、病室每日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濕度適宜。
三、持續低流量吸氧。
四、飲食以高熱量、易消化的流食、半流質為宜,鼓勵病人多飲水。
五、加強口腔護理,去垢除臭,使口腔濕潤舒適。
六、觀察病情變化,如神志、呼吸深度、頻率、音調、口唇和甲床的顏色。監測血氧變化。
七、指導患者正確留取痰標本,同時觀察痰的顏色、性狀、氣味等。
八、排痰困難者可行霧化吸入或體位引流。
九、指導病人有效地咳嗽,學會腹式呼吸。
十、恢復期逐漸增加活動量。
十一、出院指導:
1、休養環境要舒適安靜,窗口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
2、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避免接觸感冒病人,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3、禁煙并減少被動吸煙。
4、飲食上應多食高纖維素(如綠色蔬菜、水果)、高蛋白(如瘦肉、豆制品、蛋類)粗纖維(如芹菜、韭菜)的食物,少食動物脂肪,以及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
5、避免劇烈運動,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注意勞逸結合。
6、堅持呼吸鍛煉,配備家庭氧療設施,必要時低流量吸氧。
一、執行呼吸系統一般疾病護理常規
二、完全病人須我床休息。呼吸困難取半臥位。
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多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鼓勵病人進食,增強抗病能力。
四、觀察咳嗽是否有加重和以高音調金屬音位特征的阻塞性咳嗽。
五、做好精神護理,鼓勵病人正確對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隨時了解病人思想情況。嚴格交接班,以防意外。
六、病人咯血時做好咯血護理。
七、做纖維支氣管鏡窺視和活組織檢查、胸腔穿刺放液和胸水離心沉淀脫落細胞檢查時。護士應做好術前準備和術中配合。標本及時送檢。
八、痰液脫落細胞檢查時,痰液標本必須新鮮并送檢,否則細胞溶解,不得辨認,影響檢查率。
九、進行放療或化療時,應注意放射線和化學藥物的.反應。如出現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等,應對癥護理。應了解化學藥物的用量、方法和藥物作用,遵照醫囑準確給藥。
十、晚期病人發生胸痛時,以精神鼓勵為主,勸告病人少用麻醉藥止痛,以免成癮。
十一、保持床鋪干燥,注意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發生。
十二、如有呼吸、紫紺者,及時給予氧氣吸入。
內科心得體會短短的一個月篇四
今天是我在消化內科實習的最后一天了,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每次在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該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以下是我實習總結。
我是在內科12樓黃教授那一組,說實話我是帶著一個不好的心情進去的,因為黃教授對八年制的學生特別關注,我們五年制的學生在他眼里就是打雜的。黃教授對學生很嚴厲,做事做不好,或者做慢了,甚至只要你把一個小細節忘記了都會被罵,比如說在他那里每個病人要求每天都有病程記錄,而且要經常把病程記錄打印出來給他看,化驗報告單不僅要及時貼起來,而且貼得不美觀也會被說,有一次他很無聊的要那個八年制同學把她自己管的病人的長期醫囑給背下來,背不下來也會被罵?總而言之,他手下的醫生和學生沒有一個不怕他的,當然我也被罵過數遍了,罵得還有一點難聽,不過后來自己長記性了就好了,之后還被表揚過幾次,讓我硬是好好高興了幾天,不過更恐怖的是八年制的同學轉走之后,他對那個轉走了的師姐更是天天罵,其實都是一點點小事情,我今天也轉走了,不知道會不會遭受同樣的下場,他這個急性子真是太恐怖了。
黃教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有多厲害,尤其在病人面前,一開始我還真不覺得他有多厲害,他的做法倒讓我覺得是在不停的吹牛,通過這樣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對我個人來說覺得有些反感,看其他教授,別人是靠效果說話,低調點倒讓人對他們更加尊重。黃教授手下的病人以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消化道潰瘍,胰腺炎為主,偶爾有幾個肝炎腹水的,我在那里呆了一個月也就只見到這幾種病,貌似他就只搞肝病和胰腺炎,有點虧的是我對消化科常見的腸道疾病沒一點認識。黃教授在肝病和胰腺炎這方面還是不錯的,手下的病人一進來基本就不會再出血了,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出血和胰腺炎的病人都要至少進食一周,然后全部靜脈營養,補液量一般也是兩千以下(出血的病人),胰腺炎的則是三千以上,我很同情他的病人,個個天天都在喊餓,而且其他教授對禁食沒他那么嚴格,他們更看重在病情穩定后要患者自己通過適量的食物來補充營養。黃教授常用的藥有:護肝:松泰斯、易必生、瑞甘、天晴甘美等。護胃:耐性、達喜、施維舒。(幾乎每個出院病人都會帶這三種藥)胰腺炎:施他寧、金迪林等(當然還有大量補液和抗生素預防感染)。其他的病我見得太少了,也沒有發言權。
昨天就在我要離開消化科的時候,帶我的老師收了一個怪病人,我個人覺得是無形體病,可是跟老師說了以后他們并不怎么信我,搞了半天,各種抗生素、血漿、丙球、病毒唑都上上去,過了一天,一個告病危的人居然好了很多,讓我感到很驚訝,老師自己也說不出來他到底是什么病,是什么藥在起作用,我還是覺得是無形體病,可是他們還是不信我,算了吧,能治好病人就行了,有好藥效果就是不一般啊,不知道病人好了以后他們會給那個病人下個什么診斷。
還有個病人我真的很同情她,她是在我入科的時候自己走進去的,由于她家里有肝內膽管結石的遺傳病史,她的狀態很差,黃教授說她是肝硬化晚期,沒得救了,后來還出現了所謂的肝肺綜合征,就是肝臟引起的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低,肺部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后來到了吸氧、上心電監護的程度,我們的黃教授拿她沒辦法了,也不肯給她開病情證明延長醫保時間(就是想趕她走,我幫病人寫了一份證明要他簽字還被他罵了一頓),不過后來他還是心軟了幫他寫了一份。好在后來病人狀態好了一點,在我走的時候她能自己站起來走走了,不過她的治療依舊不樂觀,我也只能祝他好運了。從她身上我體會到了樂觀向上的態度對病情的發展還是挺重要的。
在這里說了黃教授很多壞話,覺得很不厚道,其實這就是他的性格,只是我個人有點不喜歡罷了。在黃教授那里還是能學到好多東西的,他是搞急危重癥的,那些進來快不行的病人在他這里可以有奇跡般的效果,他的液體用量及利尿,禁食都是很有水平的,說話雖然有時讓人感覺是在吹牛,但他的話有時還是會給人很多啟發的,尤其是他分析化驗報告單的功夫挺厲害的(不過貌似他不會看片子,我從沒見他看過,只看報告),如果大家進到他那一組就既來之則安之吧,還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
內科心得體會短短的一個月篇五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簡稱冠心病,指由于脂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在動脈內膜一些類似粥樣的脂類物質堆積而成白色斑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冠心病的知識。歡迎閱讀。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
冠心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常見類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本病多發生在40歲左右,男性多于女性,腦力勞動者多于體力勞動者,城市多于農村,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
(1)年齡:本病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49歲以后進展較快,但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2)性別:在我國,男女比例2:1,但女生絕經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ldl水平升高,女性冠心病發病率明顯上升,有資料表明,60歲以后,女性發病率大于男性。
(3)飲食:常進食較高熱量的飲食,較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時,食量大也易患本病。
(4)血脂:由于遺傳因素,或脂質代謝紊亂而至血脂異常者遺患本病。
(5)血壓:血壓升高是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病人患本病是血壓正常者的4倍。
(6)吸煙:吸煙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煙者與不吸煙者比較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4倍,且與每日吸煙的只數成正比。
(7)肥胖:肥胖者易患本病,體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8)糖尿病:有資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發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在以上因素中,血壓過高,體重超標,膽固醇或高或低是導致冠心病的最危險因素。
一、隱匿型
患者有冠狀動脈硬化,但病變較輕或有較好的側支循環,或患者痛閾較高因而無疼痛癥狀。
二、心絞痛型
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由于心肌負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劇的、短暫的缺血與缺氧的臨床綜合征。
三、心肌梗死型
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四、心力衰竭型
(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纖維化,心肌的血供長期不足,心肌組織發生營養障礙和萎縮,或大面積心肌梗死后,以致纖維組織增生所致。
五、猝死型
分類標準 患者心臟驟停的發生是由于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痙攣或栓塞,導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電生理紊亂,引起暫時的嚴重心律失常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