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學前兒童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教案篇一
1、知道醫生能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遇到打針和吃藥時不用害怕。
2、認識一些常見的醫療工具。
1、醫生檢查、打針、吃藥、吊鹽水等圖片(自備)娃娃、模擬醫生的玩具。
2、音樂《健康歌》。
一、娃娃生病了:
(1)、討論:娃娃生病了,該帶他去哪里?
——“娃娃睡在床上,頭上熱乎乎的,身上沒有力氣,感覺很難受,他怎么了?”
(2)、幼兒說說平時各自去醫院看病的經歷。
二、給娃娃看病:
(1)出示圖片:醫生檢查。(依次出示圖片:聽診器、溫度計)。
——“娃娃來到醫院找誰看病?”
(2)、從圖片上觀察醫生,看看他有哪些醫療器具,怎樣幫娃娃檢查。
(3)、從各種物品中,尋找對應的玩具或替代物作為體溫表、壓舌板和聽診器。使用這些物品模擬給娃娃診斷。
總結:醫生可以用聽診器幫娃娃檢查有沒有咳嗽,用溫度計幫我們寶寶量體溫,看看我們有沒有發燒。
(4)、出示圖片:打針、吊鹽水。
——“醫生說娃娃的病重一些,需要吊鹽水;(要是娃娃的病輕一些,只需打一針就可以了)。”
觀察圖片,說說怎樣打針和吊鹽水。尋找對應的玩具或替代物作為針筒、鹽水瓶。
模擬給娃娃治療。
(5)、出示圖片:吃藥片、喝藥水。
觀察圖片。
——“”娃娃打過針或(吊過鹽水后),覺得好多了,醫生還要讓他們做什么?他們都不想吃藥片、喝藥水行嗎?”
模擬給娃娃吃藥片、喝藥水。
——“娃娃生病不怕打針和吃藥,又喝了很多白開水,所以很快就好了。”但是醫生給我們打針了以后我們的病不能馬上就好,所以還要吃點藥才能完全好。以后每天吃飯不要挑食,天天鍛煉才能身體好,讓我們跟著音樂來鍛煉身體吧!
三、播放音樂《健康歌》,幼兒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學前兒童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教案篇二
1、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言要舉手。
2、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3、學會正確的坐姿。
1、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上課要遵守紀律,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2、教學難點:學會正確的坐、立、舉手、讀書及的握筆寫字的姿勢。
2、小結:大哥哥、大姐姐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1、引入:那么我們先來看看,圖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看圖:
(1)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2)丁丁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冬冬正在對丁丁說什么?
(4)圖上哪些小朋友專心聽講?他們是怎么做的?
3、說話訓練。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1)跟師講。
(2)自由講。
(3)指名練說。
(4)開火車練講。
1、表揚本節課專心聽講的學生,發紅花。
2、自己回憶前幾節課的表現,專心聽講的同學自己站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1、回憶引入:
(1)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上哪些課?時間長嗎?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2、學習坐姿:
(1)看圖說說:(示圖2)圖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坐的?
(2)老師小結:凳子離開桌子一定距離,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兩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隨便玩書包帶、褲子或裙子,兩只小腳要放平。
(3)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巡回檢查,及時糾正學生的不正當姿勢。
3、比賽練習:
(1)與圖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坐得好。
(2)同桌比一比。
(3)大組比一比。
(4)與老師比一比。
4、創設情境練一練坐姿。
(1)引入:每一堂課開始都有鈴聲,叫上課鈴。上課鈴一響,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靜靜地等老師來上課。
(2)學兒歌:
鈴聲響,進課堂,
課本鉛筆放得好,
靜等老師來上課,
比比哪個坐得好。
跟師念兩遍。
(3)念完兒歌練一練。
這節課,我們知道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并且學會了正確的坐姿,希望大家爭做認真上課的好孩子。
學兒歌:
我是小學生,
上課小手放得好,
小腳并并攏,
身子坐得正。
小眼睛仔細看,
小耳朵專心聽,
說話先舉手,
才是好學生。
邊念邊做動作。
學前兒童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教案篇三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特制訂本評估方案。從20xx年秋季開始,依照本方案對幼兒園進行評估。
1、規模。
(1)至少大中小各一個班。三個班以下酌情減分。
(2)嚴格按年齡分班并控制班額。其中托班(2至3周歲)20人,小班(3至4周歲)25人,中班(4至5周歲)30人,大班(5至6周歲)35人,每班不超過規定班額5人;不按規定年齡編班和班額超過5人,多1人扣1分,直到該項分數扣完為止。
2、環境。
(1)獨院,安全,無污染,無噪音。
(2)清潔,衛生,無垃圾、污物。
(3)有與幼兒園相適應的綠化,人均1.5㎡以上。
(4)幼兒人均占地面積4平方米以上。
(5)因地制宜地創設兒童化、教育化環境。
3、活動場地。
(1)無雜物,無危險,便于幼兒活動。
(2)室外活動場地人均3平方米以上。
4、房舍建設。
(1)房屋建筑科學、安全、合理,室內通風向陽。
(2)人均建筑面積2平方米以上。
(3)基本用房:活動室光線充足、空氣流通,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以上。
(4)輔助房:有多功能室、盥洗室、廁所、資料室、辦公室。
5、設備。
(1)有適合的桌、椅,有適合的開放式玩具架(櫥)、圖書架(櫥),有取暖防暑設備。
(2)至少有兩件以上大型玩具,有各種角色游戲玩具、沙水玩具,玩具擺放合理,適合幼兒取放。
(3)配備風琴(電子琴)、收錄機、電視、vcd。
(4)有配套的教具及操作材料(含自制),自制比例不少于1/3,幼兒游戲使用的玩具及材料(含自制)人均不少于2件。
(5)適合幼兒用的圖書人均2冊以上(活動用書除外),并注意經常更新,訂閱幼教刊物不少于2種,教師人均用圖書4冊以上。
(6)保健設備實用,配有必須的藥品、身高體重測量器、體溫表、視力檢測表、聽診器、紫外線等設備。
1、園長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從事幼教工作3年以上,取得園長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2、教師中專(含高中)以上學歷,取得幼兒教師資格證書或幼兒教師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3、師幼比例不大于1:20,教師和保育員每班平均至少2人。
1、辦園理念。思想端正,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堅持的好。
2、園風。保教人員熱愛事業,熱愛幼兒,有良好的園風。
3、制度措施。(1)有合適的管理、教研機構;(2)有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3)制度執行落實好;(4)檔案資料齊全;(5)經費使用合理,有計劃的改善辦園條件;(6)當年無重大責任事故,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的一票否決。
4、凡大中小三個班以上幼兒園的在園幼兒建立電子學籍檔案。
1、教材統一使用省教育廳推薦書目。幼兒教材使用率在40%以下不計分。
2、糾正小學化傾向。(1)嚴格按照上級規定開設課程。(2)小班、中班、大班第一學期幼兒不涉及書寫項目,不帶書包,課本放在各班書櫥內(或書架上)。(3)大班第二學期開始規范幼兒書寫(坐姿、握筆姿勢),適量書寫。(4)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5)不進行書面測試。
3、教師有計劃、備課、聽課、理論學習筆記、教育心得等。
4、遵循幼兒在園一日活動規范,以幼兒為本,以游戲為本,科學安排幼兒一日活動。
5、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每月一個主題活動。
6、搞好家園共育活動。(1)舉辦“開放日”活動。每學期至少舉辦兩次,請家長來園與孩子一起參加組織的各項活動,有記錄。(2)家園聯系手冊。每月家長和教師進行書面交流,期末寫出幼兒發展評估報告。(3)家長會。每班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保教計劃以及開展各種活動的意義和目的,與家長達成共識。(4)家園聯系欄。幼兒園要把近期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育兒經驗及簡單通知等及時寫在欄中,并每月更新。(5)期末發放調查表。征求家長對本學期工作的意見。
1、在園幼兒每半年測身高一次,每季度測體重、視力一次。
2、教職工每年體檢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每日晨檢,全日觀察,有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按年齡告訴家長完成計劃免
疫、接種工作。
5、教職工和幼兒個人衛生符合要求,一人一巾一杯,消毒嚴格,流水洗手。
6、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注意保護幼兒視力。
入園率達到80%以上計100分,入園率在40%以下不計分。
幼兒園學前教育三年(20xx年-20xx年)行動計劃每年按計劃落實情況;幼兒入園比例逐步提高,到20xx年逐年達到90%以上計劃等。
幼兒園年度常規工作考核(包括優質課、教學能手、論文評選,各類報表、材料、交款等)
學前兒童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教案篇四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
2、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豐富詞語: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1、風在一年四季里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的圖片。
2、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風的存在。
3、圖片:枝葉、花朵、樹兒、花兒、草兒。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
難點:理解風與四季的關系。
1、觀察討論,理解詩句。
提問:你看見風嗎?風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風是有大有小的)
2、完整欣賞詩歌一遍。(教師范讀)
(1)出示圖片,理解詞匯: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
(2)出示風在一年四季里給大自然帶來變化的圖片。讓幼兒理解詩歌。
3、學習朗誦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2)教師和幼兒共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聽錄音輕聲跟讀。
(4)幼兒自主朗讀。
這首詩歌非常優美,它用擬人的手法以樹兒,花兒,草兒的口吻告訴幼兒“風在哪里”,給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賦予了有形的生命。既豐富了幼兒的語言,拓展了幼兒的想象,又激發了幼兒探索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進行活動之前,我帶領他們到大自然感受風的存在,為接下來的活動做了個鋪墊。活動中,我緊緊圍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展開了教育活動。整個教育活動進行下來很順利,幼兒的興趣極其濃厚,課堂氛圍較活躍。也達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標。
學前兒童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教案篇五
1、理解“舒坦、歡暢”等詞匯,感受散文詩優美的詞句。
2、嘗試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與同伴合作表現散文詩的意境。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1、組織幼兒觀察記錄植物小芽的生長過程。
2、散文詩掛圖。
3、《春野》背景音樂。
4、陽光、春風、雨露、嫩芽的頭飾。
5、幼兒學習資源。
1、談話:請幼兒回憶自己觀察到的植物發芽生長情況。
(1)從土里鉆出來的芽像什么?
(2)怎樣才能讓小芽快快長大?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一遍,引導幼兒感受散文中的意境。
(1)小嫩芽從土地媽媽的懷里探出頭來,誰來迎接她了?他們是怎樣對待小嫩芽的?
(2)小嫩芽慢慢的變得怎樣了?
3、結合掛圖欣賞散文詩,進一步理解其中的內容。
(2)太陽、春風、雨露分別對它說了什么?(引導幼兒學說對話)
(3)小嫩芽為什么變得勇敢了?她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說小嫩芽像一個美麗的小姑娘了?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4、鼓勵幼兒與同伴分角色進行表演。
(1)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裝扮,自由表演散文詩的內容。
(2)引導幼兒隨背景音樂《春野》進行表演,并相互欣賞各組的表演。
請幼兒畫出小芽在陽光、雨露、春風下成長的情景。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