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精心設計可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度。對于想要提升備課能力的教師來說,這些教案模板范文將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一
1、通過情景表演動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2、學習詞:自己;短句:小不點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二
從開學到現在,很多家長都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和在學校兩個樣,在家自理能力差。主要表現在:學習不自覺,需要家長不停督促;經常丟三落四;自己能做的事情從來不主動做,動作慢吞吞;有部分的孩子衣服和鞋子仍然需要父母穿等。針對當前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依賴性較強、獨立性較差的現實狀況,以及本班學生中產生的實際問題,我決定開展一次自理為主題的班會課。
(二)教育目標:
通過班會活動能夠基本清楚自己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優缺點,明確還有哪些事情應該自己學著做,并有想做出改變的決心。
二、活動準備。
1、開展課前“學生自理能力”家長調查活動。
2、ppt課件。
3、學生家庭錄像。
4、自查表每人一份。
三、參加人員:全班學生及家長。
四、活動過程及主要內容。
(一)、圖片導入(放學時,家長幫助孩子背書包的情景)。
1、師:請同學們觀察圖片,學生的書包在哪里?說一說你對這兩個學生的看法。
2、揭示班會課主題。
(二)、本班“學生自理能力現狀”家長調查結果。
1、師:你們的爸爸、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們的人,他們為了養育你們,不僅辛勤的工作,而且在家也不斷的勞動。那在座的孩子們你們在爸爸媽媽心目中又是怎樣的印像呢?為此,張老師特別開展了“孩子自理能力現狀”的調查活動。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是老師將家長的話匯總的結果。請你猜猜看,哪一條有可能是你的爸爸或媽媽寫的,并說出理由。
2、學生進行自我。
:瞧,雖然大屏幕上并沒有寫出是誰的家長說的哪句話,但同學們大都能猜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條,并說出理由,是因為你們能實事求是的進行自我。
2、小組匯報。
:在同學熱烈的討論中,我們明確了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簡而言之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四)、觀看優秀學生巫華在家表現的新聞錄像。
1、師:在這次家長調查活動中,有一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很好,他告訴我這個孩子在家表現非常優秀,自理能力很強,很少讓家長操心(看新聞錄像或聽故事),她是誰?她在家到底有怎樣的表現?讓我們一一段錄像。
2、巫華本人談。
3、同學們,你有什么想對巫華說的。
(四)學生進行自查活動。
1、聽一封來自本班家長的信。
3、對照討論結果,進行自查,填寫自查表。
(五)學生和家長互動活動。
1、請家長檢查自查結果。
2、向家長承諾,爭取家長配合。
3、家長的希望與祝愿。
:這節班會課讓我們明白了許多;知道了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而且知道了好習慣的養成不是做一天兩天,而是每天堅持做,每天都自己做。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以后一次次的進步,將會成為老師和家長的驕傲!加油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三
1.出示ppt1-4,讓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說出小豬魯魯為什么什么事都不會做?
3.討論:小豬魯魯應該怎么做?
4.出示圖5,幼兒繼續欣賞故事,說出小豬后來是怎么做的?
5.討論:你們自己會做哪些事情?
7.小結:原來自己的事情做了之后,心里很高興,很開心……。
二、跟襪子娃娃做游戲。
1.認識襪子的“頭”、“跟”、“口”。
師:老師覺得小朋友們表現都很好,所以老師請來了神秘的客人和小朋友們做游戲,你們看這是誰啊?(襪子)。
2.襪子的匹配。
幼兒把襪子按照頭對頭,跟對跟,口對口放。
3.疊襪子。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疊襪子么?那我們一起來學習疊襪子吧。
小結:你們都會疊襪子了,那以后自己的襪子還有爸爸媽媽的襪子就教給你們啦,我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4.曬襪子。
播放音樂,模擬做一些事情,結束活動。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四
2、鼓勵幼兒幫助“小熊”房間,說說前后有什么不同。
3、范唱歌曲,鼓勵幼兒跟唱。
4、替換歌詞演唱,引起幼兒仿編興趣。
5、引導幼兒以替換歌詞的方式再次演唱歌曲。
6、當“小熊”向“雞媽媽”表示感謝時,“雞媽媽”鼓勵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講衛生、愛勞動的好寶寶。
7、音樂游戲:碰一碰。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五
2、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內容,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重點。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積木一盒、手偶小兔。
一、談話引起看情景劇表演的興趣。
(一)出示兔寶寶。
(二)提出問題:兔寶寶不光在幼兒園乖,在家也是能干的孩子。他怎么能干呢?請寶寶看一看。
二、情景表演。
(一)兔寶寶搭積木,搭得高興。媽媽叫吃飯,兔寶寶“哎,我收好積木就來”。
(二)看電視,看得高興,媽媽叫睡覺,兔寶寶“好的,我明天再看”。自己脫衣睡覺。
三、根據情景提出問題。
(一)兔寶寶是聽話的孩子嗎?
(二)他在家是怎樣聽媽媽話的?教師和幼兒共同扮演,重點引導幼兒進行對話的學說。
四、情境與與幼兒生活相結合。
(一)寶寶在家都聽話嗎?
(二)你玩過的玩具誰來收拾?晚上睡覺要不要媽媽陪?
(三)教師小結:能干的孩子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睡覺也不要大人陪。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五、活動延伸。
在家你還會做什么?
設計意圖。
以直觀的表演吸引幼兒的興趣。
通過對話的學說強化寶寶的意識。
與自身生活相結合,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六
現在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加上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家長更是很多事情包辦代替,使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生活習慣。此活動從小班孩子的年齡和實際經驗出發,給孩子提供一個正面的形象,讓幼兒模仿學習,并在日常生活中實際練習和操作,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習慣。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七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加上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家長更是很多事情包辦代替,使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生活習慣。此活動從小班孩子的年齡和實際經驗出發,給孩子提供一個正面的形象,讓幼兒模仿學習,并在日常生活中實際練習和操作,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習慣。
活動目標:
2、通過學習疊襪子,讓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務技能。
活動準備:
ppt、襪子若干雙、晾衣繩、夾子若干個、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故事展開討論。
1、出示ppt1-4,讓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說出小豬魯魯為什么什么事都不會做?
3、討論:小豬魯魯應該怎么做?
4、出示圖5,幼兒繼續欣賞故事,說出小豬后來是怎么做的?
5、討論:你們自己會做哪些事情?
7、小結:原來自己的事情做了之后,心里很高興,很開心……。
二、跟襪子娃娃做游戲。
1、認識襪子的“頭”、“跟”、“口”。
師:老師覺得小朋友們表現都很好,所以老師請來了神秘的客人和小朋友們做游戲,你們看這是誰啊?(襪子)。
2、襪子的匹配。
幼兒把襪子按照頭對頭,跟對跟,口對口放。
3、疊襪子。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疊襪子么?那我們一起來學習疊襪子吧。
小結:你們都會疊襪子了,那以后自己的襪子還有爸爸媽媽的襪子就教給你們啦,我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4、曬襪子。
播放音樂,模擬做一些事情,結束活動。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八
從那以后,我不再幫幼兒穿衣服,而是限制時間讓他們自己穿,并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幼兒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很強。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找機會鍛煉他們,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讓他們經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長。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九
由于小班的小朋友年齡特別小,在家做什么都是依賴父母,為了增強小朋友的獨立生活性,所以我設計了這堂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3、通過講述內容,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良好習慣。
難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環境準備:小(2)班。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小手》,引入課題。
1、邊唱歌邊做動作。
2、教師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請個別幼兒進行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錄象內容,并說一說,及時出示字卡。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錄象中有誰,她在做什么(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是誰?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說什么,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勇敢地說出來)。
(三)啟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么。
2、幼兒充分講述,教師適當調節。
(四)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會自己做這么多的事情,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請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媽媽,跟他們說說,能干的你,現在會自己做什么事情(請幼兒與家長交流,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講述的鍛煉)。
教學反思。
活動準備充分,思路清晰,能較好地幫助幼兒用語言完整表述。建議由大班哥哥姐姐來進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師用肢體和部分語言進行提示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幼兒講述。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十
杜老師所執教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課,是佳木斯市小學德育教育校本課程《生魂》第一學段,學會生活單元中的一則兒歌。
一、說教學目標。
《生魂》課程重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會做人、會學習、會做事、會生活、會創新”的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本學段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生活,熱愛生活。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常識,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根據本課程的總目標和學段目標我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十一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誰來了?(小不點來了),小不點在干什么?(解鈕扣),誰給小不點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不點自己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問:“衣服脫下怎樣放?鞋子脫下怎么放?”起床時提問:誰給小不點穿衣穿鞋?(小不點自己穿衣、穿鞋。)老師小結: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點真能干。
2、老師問小不點: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點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要象我一樣,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3、由小不點帶領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練習解鈕后,扣鈕扣一邊之后選幾個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點指示幫助。
5、送小不點哥哥回班,(練習運用禮貌用語)。
6、午睡:全班練習穿脫衣服和鞋子。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十二
1、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獨立”意識。
2、學習系鞋帶的基本方法,愿意與同伴合作。
3、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重點:幼兒在思想上要有初步的“獨立”意識。
難點: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基本方法,愿意與同伴合作。
1、事先要求幼兒穿有鞋帶的鞋子來園。
2、請一個幼兒準備好情境表演的內容。
1、請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內容大致如下:
2、請幼兒講述表演內容,并學習兒歌《自己來》。
3、討論:在家里或幼兒園,還有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
4、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系鞋帶。
教給幼兒系鞋帶的方法,并作具體指導。鼓勵幼兒互相幫助。
5、生活自理能力競賽:穿衣服。
將5-6名幼兒分成一組,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穿好衣褲,穿好鞋子,并系好鞋帶,看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提醒幼兒,可以互相幫助。
《自己來》(詩歌)。
自己來,自己來,自己起床坐起來;。
自己刷的牙兒凈,自己洗的臉兒白。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十三
1、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意識,逐步改變他們依賴成人的心理狀態。
2、學會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技能,知道主動承擔一些家務勞動。
3、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1、兒童服裝、雨具各若干件。
2、臉盆、肥皂、手絹等。
1、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衣服、鞋襪等都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每天穿什么衣服由誰來決定,誰來找。
2、調查一下每天都有誰聽天氣預報。
3、老師請小朋友講講,聽天氣預報對他們有什么意義。
4、玩游戲:請聽天氣預報。
玩法:
幼兒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問題。
老師做預報員,向幼兒預報天氣,讓幼兒根據聽到的天氣預報,選擇衣服、雨具等,看哪組選得快而且正確,優勝組得一枚獎章。
如:老師報陰有雨,幼兒就必須選擇雨衣、雨傘;。
最低氣溫15℃以下,幼兒要選擇毛衣等;。
最高氣溫25℃以上,幼兒可選裙子、短褲。
5、玩游戲:看誰的衣服最整齊。
玩法:(幼兒分為人數相等的若干組進行比賽)。
每組幼兒前面放兩張桌子,其中一張桌上擺放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服裝。游戲開始后,每隊幼兒均從第一個人起跑到桌前,任選一件服裝疊好放到另一張桌上后跑回,拍打第二個人的手,第二個人再去疊放衣服,以此類推。疊放整齊、速度快的一組獲勝。
6、教師示范如何洗手絹,要求幼兒回家練習洗手絹、襪子等,并晾起來。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找機會鍛煉他們,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讓他們經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長。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十四
2、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內容,大膽回答問題。
情景表演、積木一盒、手偶小兔。
(一)出示兔寶寶。
(二)提出問題:兔寶寶不光在幼兒園乖,在家也是能干的孩子。他怎么能干呢?請寶寶看一看。
(一)兔寶寶搭積木,搭得高興。媽媽叫吃飯,兔寶寶"哎,我收好積木就來"。
(二)看電視,看得高興,媽媽叫睡覺,兔寶寶"好的,我明天再看"。自己脫衣睡覺。
(一)兔寶寶是聽話的孩子嗎?
(二)他在家是怎樣聽媽媽話的?教師和幼兒共同扮演,重點引導幼兒進行對話的學說。
(一)寶寶在家都聽話嗎?
(二)你玩過的玩具誰來收拾?晚上睡覺要不要媽媽陪?
(三)教師小結:能干的孩子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睡覺也不要大人陪。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在家你還會做什么?
設計意圖。
以直觀的表演吸引幼兒的興趣。
通過對話的學說強化寶寶的意識。
與自身生活相結合,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十五
2、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3、學習詞語:小寶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重點:學會正確穿衣服。
難點:能分清鞋子的左右。
地點: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
人物:小寶(請大班小朋友扮演)。
起床音樂。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誰來了?(小寶),小不點在干什么?(解扣子)誰給小寶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寶。問:衣服脫下來怎么放?鞋子脫下怎么放?這時放起床音樂。問:誰給小寶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幼兒答:小寶自己穿。老師小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寶真能干。
2、老師問小寶: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做呀?小寶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像我一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3、由小寶帶領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練習穿鞋、脫鞋之后選幾個能干的孩子進行表演,老師給予幫助。
5、送小寶回班,(練習禮貌用語)。
6、午睡:全班練習穿脫衣服和鞋子。
通過這節課,我班的幼兒85%的幼兒都會穿脫衣服和褲子及鞋子,只有個別幼兒還是分不清鞋子的左右,總是穿錯。我相信在練習中他們總會分清的。
小百科:事情,一種對過程的描述。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十六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3、通過講述內容,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良好習慣。
難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自主能力。
1、知識經驗準備: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環境準備:小(2)班
3、材料準備:圖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錄象(幼兒自己生活中的關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一)復習歌曲《小小手》,引入課題。
1、邊唱歌邊做動作。
2、教師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請個別幼兒進行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錄象內容,并說一說,及時出示字卡。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錄象中有誰,她在做什么(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是誰?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說什么,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勇敢地說出來)。
(三)啟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么。
2、幼兒充分講述,教師適當調節。
(四)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會自己做這么多的事情,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請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媽媽,跟他們說說,能干的你,現在會自己做什么事情(請幼兒與家長交流,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講述的鍛煉)。
活動準備充分,思路清晰,能較好地幫助幼兒用語言完整表述。建議由大班哥哥姐姐來進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師用肢體和部分語言進行提示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幼兒講述。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課稿(專業17篇)篇十七
由于小班的小朋友年齡特別小,在家做什么都是依賴父母,為了增強小朋友的獨立生活性,所以我設計了這堂教學活動。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3、通過講述內容,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良好習慣。
難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自主能力。
1、知識經驗準備: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環境準備:小(2)班
3、材料準備:圖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錄象(幼兒自己生活中的關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一)復習歌曲《小小手》,引入課題。
1、邊唱歌邊做動作。
2、教師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請個別幼兒進行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錄象內容,并說一說,及時出示字卡。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錄象中有誰,她在做什么(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是誰?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說什么,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勇敢地說出來)。
(三)啟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么。
2、幼兒充分講述,教師適當調節。
(四)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會自己做這么多的事情,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請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媽媽,跟他們說說,能干的你,現在會自己做什么事情(請幼兒與家長交流,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講述的鍛煉)。
活動準備充分,思路清晰,能較好地幫助幼兒用語言完整表述。建議由大班哥哥姐姐來進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師用肢體和部分語言進行提示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幼兒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