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項目申請報告例文篇一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規劃和申報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省教育廳有關指示,安達市老虎崗一中組織有關人員針對學校的辦學能力、教學水平,特別是實習實訓條件進行了全面、認真的分析評估,通過對照檢查和評估分析,我們認為學校符合《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支持獎勵評審試行標準》中有關條件要求,決定申請計算機及種植實訓基地建設項目。
一、基本情況
老虎崗鎮綜合中學位于安達市區東45公里處。建校于1968年8月,由老虎崗農業中學改辦而成的普通農村中學,位于老虎崗鎮政府東100米處。現在是農村典型初中和農村綜合中學。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40平方米。現有9個教學班,在校生418人,有教職工49人,專任教師38人,其中女教師18人。
學校現有微機設備臺套,錄攝像設備臺,播放設備套。
我校加強了學農基地建設,現有校田地350余畝,校辦農場曾被評為省、地級甲級校辦農場,不僅為勞動教育提供了場所,也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保障。職普結合,是我校辦學的主要特色。11月開始,我校走與社會聯合辦學可持續發展之路。與天和微機英語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聯合辦學,定期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微機培訓,同時培訓了社會上大批待業青年,并安置合格人才就業,解決了當地青年就業難的問題。
針對我校實際,我校還利用當地資源開設了美發專業、養殖業、電焊等專業。9月,職高分校的掛牌標志著我校的職業教育已經初具規模,當年招生27人,就業去向為大慶、哈爾濱等地。當年為大連船舶技術學校輸送5名學員,為大連房地產學校輸送2名影視動漫學員。我校加強了學農基地建設,現有校田地350余畝,校辦農場曾被評為省、地級甲級校辦農場,不僅為勞動教育提供了場所,也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保障。幾年來,我校向勞動實踐場所投入近十萬元。9月,我校的勞動實踐場所被省教育廳勞動生產處評為省先進排名第一。
二、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項目建設的重要性
實施該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就是培養覺悟高、懂技術、善經營的現代農民。未升入高中讀書的學生因沒有一技之長,回鄉務農或在家待業,這些初中畢業生急需接受專業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民擺脫貧困,走向致富之路,最根本的渠道就是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把眾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就必須通過職業培訓來提高農村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從而實現生產力轉換。但由于我校沒有配套的教學場所和實訓基地,現有計算機設備和實訓基地已不能滿足日常教學需要,因此,目前我們迫切需要更新和發展相關實訓基地和配套建設項目。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一是合理占有剩余勞動時間,由于農業生產中機械使用率的增高,減少了勞動者的勞動量,縮短了農業生產的勞動時間,農民閑瑕時間增長,除必要的文娛活動之外有效支配的時間急需要有更合理的分配。二是增加農民的收入,受訓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能更合理的解決人地矛盾,能讓更多的農民利用一技之長走出去,獲得更大的收益,同時解決了當地剩余人口的低收入狀況,更有效的增加農民的收入。三是能讓外出人口帶有一技之長,解決外出打工中的高風險、高付出、低收入狀況。利用自己的技術找到更利于自己的工作,改變生存質量,改善生活條件。四是發揮引帶和示范作用,加快同類學校的發展進程。全市農村綜合中學已有8所,各校根據本校的現有條件做了大量嘗試和努力,取得很大成績。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各項培訓工作將成為樣板,對調動各校的積極性,促進全市綜合中學發展起到引帶作用。
(三)、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一是有足夠的資源優勢,學校可利用土地和房屋經改造后基本能滿足需要,師資力量布局將給予全力支持。二是資金有保證。建設資金除申請省投資外,市鄉將安排足額的匹配資金,自籌部分也將按時足額解決。三是項目區積極性高。市局對項目給予大力支持,學校師生也給予極大的關注,都將為項目的實施貢獻力量。四是項目建成后的利用率可以得到保證。經調查本鎮現可以從事本項培訓人員可達人。安達市區東共有7個鄉鎮,且都無此培訓項目。由于距離較近可實現對其它鄉鎮的輻射。每年這幾個鄉鎮新增勞動人口余人,能保證設備的長期有效利用。
三、項目建設規模。
1、計算機項目:
(1)實訓基地建設計劃建筑面積平方米(含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各一口),單位造價元,計劃投資萬元。
(2)教學及實訓設備,計劃投資萬元。(含臺計算機,另有多媒體設備)
2、種植項目
(1)有機生態型蔬菜無土高效栽培實訓及示范項目:建設自動化控制連棟日光溫室2座1500平方米,配套建設三眼電機井。
(2)優質高檔花卉栽培實訓及示范項目:建設自動化控制連棟溫棚2座300平方米。
(3)農作物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實訓及示范項目:在學校農場北側新征耕地50畝,配套建設節水灌溉系統,開展各種農作物和蔬菜作物良種的繁育工作。
(4)食用菌栽培實訓及示范項目:改建制種車間100平方米,改建菌包生產車間100平方米,購置安裝制種所需各種配套設備。建設食用菌栽培溫棚3座3500平方米(發菌棚1座、生產棚2座)。
(5)配套小項目:a修建示范園區柵欄500米,東大門1座。b新架低壓供電線路網500米。c購置貨車和農用車各1輛。
四、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萬元,其中計算機設備投資額萬元,配電設備萬元,種植設備萬元,房舍維修改造萬元。
2、資金的籌措。
項目估算投資萬元,其中申請省投資萬元,市教育局匹配萬元。
3、配套設施
學校提供培訓場所及相關設施
五、項目效益。
(一)、經濟效益。
學校項目申請報告例文篇二
甲方:
乙方:
為了加強學生校外實習和社會實踐教學工作,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甲乙雙方本著相互協作、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為共同建設好專業實踐教學基地,達成如下協議:
一、甲方
1、甲方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要求,結合乙方實習條件,確定實習指導書和實習計劃(包括實習學生人數、專業、時間、內容等),提前送交乙方,雙方確定后共同執行。
2、發揮學院的資源優勢,為乙方提供人員培訓、業務咨詢和理論指導,優先向乙方推薦優秀畢業生。
3、甲方可對乙方人員進行榮譽聘用,被榮譽聘用人員可應邀到學校作專題講座或企業推介活動。
4、實習實訓期間,實習師生應嚴格執行乙方的安全、保密等各項規章制度,并積極承擔乙方安排的實習實訓任務,講求效率、保證質量。
5、實習期間甲方派出責任心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實習指導教師,負責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組織紀律、專業知識、道德誠信、安全保密等相關方面的教育和日常管理。
二、乙方
1、乙方是甲方專業簽約教學實習基地,雙方共同參與基地建設和實習、實踐指導工作。
2、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為甲方提供實習、實踐條件和保障,協助甲方完成實習實訓教學任務。
3、向甲方反饋學生實習、實踐情況,并提供學生個人實踐情況的鑒定意見。
三、為加強協作,甲乙雙方定期互通信息,總結交流經驗,確保基地長期健康發展。
四、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具有相同效力,另一份交內蒙古財經學院教務處備案。
五、本協議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年。有效期滿后,若甲乙雙方均無異議,本協議自動順延。
六、未盡事宜,由甲乙雙方協商解決。
甲方:學院(公章)乙方:(公章)
甲方代表(簽字)乙方代表(簽字)
年月日年月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學校項目申請報告例文篇三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規劃和申報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省教育廳有關指示,安達市老虎崗一中組織有關人員針對學校的辦學能力、教學水平,特別是實習實訓條件進行了全面、認真的分析評估,通過對照檢查和評估分析,我們認為學校符合《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支持獎勵評審試行標準》中有關條件要求,決定申請計算機及種植實訓基地建設項目。
一、基本情況
老虎崗鎮綜合中學位于安達市區東45公里處。建校于1968年8月,由老虎崗農業中學改辦而成的普通農村中學,位于老虎崗鎮政府東100米處。現在是農村典型初中和農村綜合中學。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40平方米。現有9個教學班,在校生418人,有教職工49人,專任教師38人,其中女教師18人。
學校現有微機設備臺套,錄攝像設備臺,播放設備套。
我校加強了學農基地建設,現有校田地350余畝,校辦農場曾被評為省、地級甲級校辦農場,不僅為勞動教育提供了場所,也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保障。職普結合,是我校辦學的主要特色。月開始,我校走與社會聯合辦學可持續發展之路。與天和微機英語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聯合辦學,定期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微機培訓,同時培訓了社會上大批待業青年,并安置合格人才就業,解決了當地青年就業難的問題。
針對我校實際,我校還利用當地資源開設了美發專業、養殖業、電焊等專業。209月,職高分校的掛牌標志著我校的職業教育已經初具規模,當年招生27人,就業去向為大慶、哈爾濱等地。當年為大連船舶技術學校輸送5名學員,為大連房地產學校輸送2名影視動漫學員。我校加強了學農基地建設,現有校田地350余畝,校辦農場曾被評為省、地級甲級校辦農場,不僅為勞動教育提供了場所,也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保障。幾年來,我校向勞動實踐場所投入近十萬元。209月,我校的勞動實踐場所被省教育廳勞動生產處評為省先進排名第一。
二、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項目建設的重要性
實施該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就是培養覺悟高、懂技術、善經營的現代農民。未升入高中讀書的學生因沒有一技之長,回鄉務農或在家待業,這些初中畢業生急需接受專業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民擺脫貧困,走向致富之路,最根本的渠道就是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把眾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就必須通過職業培訓來提高農村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從而實現生產力轉換。但由于我校沒有配套的教學場所和實訓基地,現有計算機設備和實訓基地已不能滿足日常教學需要,因此,目前我們迫切需要更新和發展相關實訓基地和配套建設項目。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一是合理占有剩余勞動時間,由于農業生產中機械使用率的增高,減少了勞動者的勞動量,縮短了農業生產的勞動時間,農民閑瑕時間增長,除必要的文娛活動之外有效支配的時間急需要有更合理的分配。二是增加農民的收入,受訓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能更合理的解決人地矛盾,能讓更多的農民利用一技之長走出去,獲得更大的收益,同時解決了當地剩余人口的低收入狀況,更有效的增加農民的收入。三是能讓外出人口帶有一技之長,解決外出打工中的高風險、高付出、低收入狀況。利用自己的技術找到更利于自己的工作,改變生存質量,改善生活條件。四是發揮引帶和示范作用,加快同類學校的發展進程。全市農村綜合中學已有8所,各校根據本校的現有條件做了大量嘗試和努力,取得很大成績。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各項培訓工作將成為樣板,對調動各校的積極性,促進全市綜合中學發展起到引帶作用。
(三)、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一是有足夠的資源優勢,學校可利用土地和房屋經改造后基本能滿足需要,師資力量布局將給予全力支持。二是資金有保證。建設資金除申請省投資外,市鄉將安排足額的匹配資金,自籌部分也將按時足額解決。三是項目區積極性高。市局對項目給予大力支持,學校師生也給予極大的關注,都將為項目的實施貢獻力量。四是項目建成后的利用率可以得到保證。經調查本鎮現可以從事本項培訓人員可達人。安達市區東共有7個鄉鎮,且都無此培訓項目。由于距離較近可實現對其它鄉鎮的輻射。每年這幾個鄉鎮新增勞動人口余人,能保證設備的長期有效利用。
三、項目建設規模。
1、計算機項目:
(1)實訓基地建設計劃建筑面積平方米(含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各一口),單位造價元,計劃投資萬元。
(2)教學及實訓設備,計劃投資萬元。(含臺計算機,另有多媒體設備)
2、種植項目
(1)有機生態型蔬菜無土高效栽培實訓及示范項目:建設自動化控制連棟日光溫室2座1500平方米,配套建設三眼電機井。
(2)優質高檔花卉栽培實訓及示范項目:建設自動化控制連棟溫棚2座300平方米。
(3)農作物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實訓及示范項目:在學校農場北側新征耕地50畝,配套建設節水灌溉系統,開展各種農作物和蔬菜作物良種的繁育工作。
(4)食用菌栽培實訓及示范項目:改建制種車間100平方米,改建菌包生產車間100平方米,購置安裝制種所需各種配套設備。建設食用菌栽培溫棚3座3500平方米(發菌棚1座、生產棚2座)。
(5)配套小項目:a修建示范園區柵欄500米,東大門1座。b新架低壓供電線路網500米。c購置貨車和農用車各1輛。
四、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萬元,其中計算機設備投資額萬元,配電設備萬元,種植設備萬元,房舍維修改造萬元。
2、資金的籌措。
項目估算投資萬元,其中申請省投資萬元,市教育局匹配萬元。
3、配套設施
學校提供培訓場所及相關設施
學校項目申請報告例文篇四
1、項目申報單位概況
包括項目申報單位的主營業務、經營年限、資產負債、股東構成、主要投資項目、現有生產能力等內容。
2、項目概況。
包括擬建項目的建設背景、建設地點、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產品和工程技術方案、主要設備選型和配套工程、投資規模和資金籌措方案等內容。
1、發展規劃分析
擬建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等要求,項目目標與規劃內容是否銜接和協調。
2、產業政策分析
擬建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產業政策的要求。
3、行業準入分析
項目建設單位和擬建項目是否符合相關行業準入標準的規定。
1、資源開發方案
資源開發類項目,包括對金屬礦、煤礦、石油天然氣礦、建材礦以及水(力)、森林等資源的開發,應分析擬開發資源的可開發量、自然品質、賦存條件、開發價值等,評價是否符合資源綜合利用的要求。
2、資源利用方案
包括項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資源品種、數量及來源情況;多金屬、多用途化學元素共生礦、伴生礦以及油氣混合礦等的資源綜合利用方案;通過對單位生產能力主要資源消耗量指標的對比分析,評價資源利用效率的先進程度;分析評價項目建設是否會對地表(下)水等其它資源造成不利影響。
3、資源節約措施
闡述項目方案中作為原材料的各類金屬礦、非金屬礦及水資源節約的主要措施方案。對擬建項目的資源消耗指標進行分析,闡述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論證是否符合資源節約和有效利用的相關要求。
1、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闡述擬建項目所遵循的國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標準及節能設計規范。
2、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
闡述項目所在地的能源供應狀況,分析擬建項目的能源消耗種類和數量。根據項目特點選擇計算各類能耗指標,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進行對比分析,闡述是否符合能耗準入標準的要求。
3、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分析
闡述擬建項目為了優化用能結構、滿足相關技術政策和設計標準而采用的主要節能降耗措施,對節能效果進行分析論證。
1、項目選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項目建設地點、占地面積、土地利用狀況、占用耕地情況等內容。分析項目選址是否會造成相關不利影響,如是否壓覆礦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澇,是否影響通航及軍事設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占地規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約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補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規劃方案
對擬建項目的征地拆遷影響進行調查分析,依法提出拆遷補償的原則、范圍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規劃方案,并對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權益、滿足移民生存及發展需要等要求進行分析論證。
? ? ? 1、環境與生態現狀
包括項目場址的自然環境條件、現有污染物情況、生態環境條件和環境容量狀況等。
2、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類型、排放量情況分析,水土流失預測,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對流域和區域環境及生態系統的綜合影響。
3、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按照有關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規要求,對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提出治理措施,對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進行分析論證。
4、地質災害影響分析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建設的項目和易誘發地質災害的項目,要闡述項目建設所在地的地質災害情況,分析擬建項目誘發地質災害的風險,提出防御的對策和措施。
5、特殊環境影響
分析擬建項目對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和自然景觀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并提出保護措施。
1、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
從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通過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評價擬建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2、行業影響分析
闡述行業現狀的基本情況以及企業在行業中所處地位,分析擬建項目對所在行業及關聯產業發展的影響,并對是否可能導致壟斷等進行論證。
3、區域經濟影響分析
對于區域經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應從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空間布局、當地財政收支、社會收入分配、市場競爭結構等角度進行分析論證。
4、宏觀經濟影響分析
投資規模巨大、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進行宏觀經濟影響分析。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項目,應分析擬建項目對經濟安全的影響,提出維護經濟安全的措施。
1、社會影響效果分析
闡述擬建項目的建設及運營活動對項目所在地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
2、社會適應性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能否為當地的社會環境、人文條件所接納,評價該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相互適應性。
3、社會風險及對策分析
針對項目建設所涉及的各種社會因素進行社會風險分析,提出協調項目與當地社會關系、規避社會風險、促進項目順利實施的措施方案。
學校項目申請報告例文篇五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建設項目申請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章申報單位及項目概況
1、項目申報單位概況
包括項目申報單位的主營業務、經營年限、資產負債、股東構成、主要投資項目、現有生產能力等內容。
2、項目概況。
包括擬建項目的建設背景、建設地點、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產品和工程技術方案、主要設備選型和配套工程、投資規模和資金籌措方案等內容。
第二章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分析
1、發展規劃分析
擬建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等要求,項目目標與規劃內容是否銜接和協調。
2、產業政策分析
擬建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產業政策的要求。
3、行業準入分析
項目建設單位和擬建項目是否符合相關行業準入標準的規定。
第三章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分析
1、資源開發方案
資源開發類項目,包括對金屬礦、煤礦、石油天然氣礦、建材礦以及水(力)、森林等資源的開發,應分析擬開發資源的可開發量、自然品質、賦存條件、開發價值等,評價是否符合資源綜合利用的要求。
2、資源利用方案
包括項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資源品種、數量及來源情況;多金屬、多用途化學元素共生礦、伴生礦以及油氣混合礦等的資源綜合利用方案;通過對單位生產能力主要資源消耗量指標的對比分析,評價資源利用效率的先進程度;分析評價項目建設是否會對地表(下)水等其它資源造成不利影響。
3、資源節約措施
闡述項目方案中作為原材料的各類金屬礦、非金屬礦及水資源節約的主要措施方案。對擬建項目的資源消耗指標進行分析,闡述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論證是否符合資源節約和有效利用的相關要求。
第四章節能方案分析
1、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闡述擬建項目所遵循的國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標準及節能設計規范。
2、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
闡述項目所在地的能源供應狀況,分析擬建項目的能源消耗種類和數量。根據項目特點選擇計算各類能耗指標,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進行對比分析,闡述是否符合能耗準入標準的要求。
3、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分析
闡述擬建項目為了優化用能結構、滿足相關技術政策和設計標準而采用的主要節能降耗措施,對節能效果進行分析論證。
第五章建設用地、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分析
1、項目選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項目建設地點、占地面積、土地利用狀況、占用耕地情況等內容。分析項目選址是否會造成相關不利影響,如是否壓覆礦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澇,是否影響通航及軍事設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占地規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約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補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規劃方案
對擬建項目的征地拆遷影響進行調查分析,依法提出拆遷補償的原則、范圍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規劃方案,并對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權益、滿足移民生存及發展需要等要求進行分析論證。
第六章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
1、環境和生態現狀
包括項目場址的自然環境條件、現有污染物情況、生態環境條件和環境容量狀況等。
2、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類型、排放量情況分析,水土流失預測,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對流域和區域環境及生態系統的綜合影響。
3、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按照有關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規要求,對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提出治理措施,對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進行分析論證。
4、地質災害影響分析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建設的項目和易誘發地質災害的項目,要闡述項目建設所在地的地質災害情況,分析擬建項目誘發地質災害的風險,提出防御的對策和措施。
5、特殊環境影響
分析擬建項目對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和自然景觀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并提出保護措施。
第七章經濟影響分析
1、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
從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通過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評價擬建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2、行業影響分析
闡述行業現狀的基本情況以及企業在行業中所處地位,分析擬建項目對所在行業及關聯產業發展的影響,并對是否可能導致壟斷等進行論證。
3、區域經濟影響分析
對于區域經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應從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空間布局、當地財政收支、社會收入分配、市場競爭結構等角度進行分析論證。
4、宏觀經濟影響分析
投資規模巨大、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進行宏觀經濟影響分析。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項目,應分析擬建項目對經濟安全的影響,提出維護經濟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社會影響分析
1、社會影響效果分析
闡述擬建項目的建設及運營活動對項目所在地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
2、社會適應性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能否為當地的社會環境、人文條件所接納,評價該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相互適應性。
3、社會風險及對策分析
針對項目建設所涉及的各種社會因素進行社會風險分析,提出協調項目與當地社會關系、規避社會風險、促進項目順利實施的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