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感悟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感悟篇一
12月19日下午,針對12月15日至18日觀看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專題片,太原市盲人按摩醫院組織全體黨員進行了專題討論。
張院長談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一次黨性黨風的洗禮,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按照上級部署,我們加強組織領導,突出重點,著力創新,扎實推進。集中教育實踐活動的結束,也是形成踐行群眾路線新常態的開始,我們將始終保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精神狀態,做好我們醫務工作,促推我院的發展。
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個單位的形象,好在作風,壞也在作風;對一個干部的印象,優在作風,劣也在作風。好的作風像一面旗幟,能夠激發創造力、凝聚向心力、提升戰斗力。好作風是“抓”出來的,就是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明獎懲。針對個別黨員干部“庸懶散”等現象,我們堅持早防范、早提醒、早糾正,防微杜漸,讓好作風在“嚴”字中養成。我院及時開展督查活動,自我“挑刺”。監督內容包括上班時間有無遲到早退、玩游戲、網購等與工作無關的現象,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反腐倡廉工作風險排查,深入查找黨員干部和重點崗位人員履責、律己等方面存在的風險點。讓全院黨員干部切實感受到作風建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院黨支部要求自覺做到“四個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心,不起貪欲;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批條子亂要東西;管住自己的嘴,不接受他人吃喝宴請;管住自己的腿,不到不該去的地方去。堅持用身邊典型“正衣冠”。我院對優秀干部、優秀員工進行表彰,樹立了先進典型。這些典型的先進事跡,看上去熟悉、聽上去親切、學起來容易,在全院形成了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激發了大家比成績、拼干勁、爭一流的熱情。
好作風是“做”出來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加強作風建設不能喊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關鍵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工作爭創一流,服務讓群眾滿意,才是真正的好作風。我們通過開展本次活動,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中確定和解決實事;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活動。注重以溫馨關懷鼓舞人、激發人,努力培育全院良好作風。發展是硬道理,作風是硬條件。我們將用好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切實錘煉好作風,著力打造和諧醫院的創建,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服務質量和綜合實力,逐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努力做到讓患者滿意,讓群眾放心,只有這樣,才能樹立醫院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使醫院邁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努力開創我院事業發展新局面。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感悟篇二
一是強化大局意識。能不能顧全大局,令行禁止,對每個國稅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來說,不但是一個政治態度問題,還是一個黨性原則問題。因此,每個國稅干部都要樹立大局觀念,紀律意識、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不斷提高要握大局、服務大局的能力。從思想上認清國稅機關所肩負的責任,按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要求,切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稅務部門的工作職責,真正做到顧全大局,令行禁止,和衷共濟,團結奮斗,推動國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益作為第一選擇,把納稅人的滿意程度作為第一標準,建立完善的服務設施,規范辦稅程序,優化辦稅環境,提供特色服務,構建新型和諧的征納關系。對內,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干部加強個人修養,以客觀的態度觀察世界,用平和的心態思考問題,以豁達的情懷對待生活,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對自己的能力、水平、潛質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對待他人,有一顆博愛、友善之心,多看別人的優點,多學別人的長處;對待困難,堅忍不拔,知難而進;對待挫折,百折不撓,永不言敗;對待榮譽,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努力營造團結一心、和衷共濟的干事氛圍,創造寬松祥和、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打造奮發向上、共謀發展的奮進局面。
三是強化廉潔意識。加強新形勢下干部作風建設,提高干部拒腐防變能力,增強廉潔意識,要從培養干部健康情趣著手,教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加強艱苦奮斗教育,樹立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的同時,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把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作為為官從政,提高境界的基本內容來抓。要從小事做起,古人講,小節不拘必虧大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是做人的基礎,不能做人就談不上齊家、治國、平天下。黨員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實實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正確行使權力,秉公用權;要從細節做起,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對黨和人民感恩之心,常思肩負的責任,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黨和人民的事業上;要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講操守,重品行,正確把握自己,做到知所守、知所辨、知所拒,慎獨、慎友、慎微,時刻注意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矩工作圈、管住活動圈,堅決抵制腐朽沒落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始終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感悟篇三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從月15日晚上起,中紀委宣傳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正式開播。按照局里的統一安排,我按時認真收看了這部專題片。
這部專題片共有四集:《承諾與期盼》、《正風肅紀》、《狠抓節點》、《黨風正民風淳》。該片對話違紀人員,感受他們的反思痛悟;傾聽專家學者,洞察作風之變后的深層律動。近百位受訪者中,還有腐敗分子身邊人、會所服務員、舉報人、暗訪記者和紀檢監察干部、普通群眾等,不同觀點,多元視角,為觀眾全景式呈現“作風建設在路上”這兩年來不平凡的歷程。
專題片中還首次披露了30多個違反八項規定案件的細節,其中包括多名省部級官員奢侈浪費的情況。片中還由事件相關責任人、親歷者講述倪發科怎樣因玉瘋狂、因欲得禍;呈現____曾經多次出入的高檔會所何等豪華;披露黑龍江省副省級干部付曉光因私公款消費、大量喝酒致陪酒人員死亡的現場場景。
觀看之后,不禁回想起當年高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讓我再一次感受到,加強作風建設,是一件意義重大又任重道遠的基本要求。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傳家寶。眾所周知,作風建設是一個政黨自我進化、強筋壯骨和自我調適、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踐行和實現政黨的宗旨及執政目標。作風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轉變作風,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等優秀共產黨員,以群眾利益為重,對人民群眾懷有熾熱的感情,他們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黨員干部十年甚至是幾十年都無法達到或超越的,這源于他們對人民群眾的真情實意和真心付出。司法戰線上的宣教干部就是要以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為榜樣,學習他們對群眾、對工作的那份真摯感情,一方面把服務人民群眾和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普法教育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群眾、依靠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汲取開展司法宣教工作的激情和源泉,以更好的工作業績回報老百姓、回饋鹽湖區文明和諧社會建設。
轉變作風,根子在思想上,為期一個月全局的紀律作風整頓,強調觸及思想、觸及靈魂,只有在思想上把各類模糊認識理清了、把各種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動上有方向和目標、在作風上有改進和完善、在靈魂深處有信仰和堅持。在帶著問題反思學習的過程中,我深刻思考,如何在科長帶領下做好宣教崗位工作?司法宣傳團隊如何助推全局發展與建設?宣教科工作如何在新時期建立好長效機制?這些都是我需要認真面對的基本問題。雖然,近年來我在司法宣教崗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僅有這些成績還遠遠不夠。十八屆四中全會為我們依法治國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向,如何做好普法、學法、執法、守法、懂法宣傳教育活動,就是我們基層司法干部轉變作風、踐行群眾路線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轉變作風,關鍵在行動上。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紀律作風整頓活動,教育是手段和方式,走進人民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群眾是目的和關鍵。整頓教育活動有時限,但轉變作風,心系人民群眾,為人民服務的行動永無“休止符”。我們需要更多的忠誠與具體行動,用更多的執行力來贏得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為一名黨的基層司法干部,為民是宗旨和信念,務實是職業操守和行動準則,清廉是思想底線、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基本要求,從自身做起,加強作風建設,爭當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式的好黨員、好干部,將是我畢生不懈的追求。堅決抵制“四風”,認真學習《黨章》、《黨員干部管理條例》等規定,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活動,進行一次“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自我反思,堅決糾正不良之風,真抓實改,認真執行“三重一大”,嚴格“三公”經費管理,加大“四風”自查自糾力度,嚴格上下班工作紀律監管,以嚴格過硬作風積聚清風正氣,建設一支為民務實清廉的民政隊伍,樹立部門良好形象。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感悟篇四
近期,單位組織全鎮干部職工觀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電教片,電教片分為4集,第一集是《承諾與期盼》,第二集是《正風肅紀》,第三集是《狠抓節點》,第四集是《黨風正民風淳》。電教片通過與違紀人員對話,感受他們的反思痛悟,進一步詮釋了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
電教片通過采訪違紀人員、舉報人、暗訪記者和紀檢監察干部、普通群眾等,呈現了各類違紀場景,讓我們真真切切聽到了違紀人員的悔悟,專家的解析、百姓的看法,以多元視角展現了中央堅決整肅“四風”,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展現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黨風政風改進、社風民風轉變的重大成果。
通過觀看電教片可以看出來,從第一任國家主席毛澤東一直到現在的主席都在為作風建設而努力,作風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風建設的成效怎么樣,最終還是要由人民群眾說了算,要把人民滿意作為根本標準,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監督、讓群眾評判。當前群眾最擔心的是作風建設成為“一陣風”。只有通過堅持日常工作常態化、重點任務專項化、監督檢查經常化,重點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防止虎頭蛇尾,真正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努力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才能真正做到凝聚民心。
作為一個黨員,我認為,作風建設要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形成制度,讓“軟建設”成為“硬約束”,從根源上改變“生態環境”,鏟除歪風邪氣滋生的土壤,使作風建設成為黨內生活的一種常態、成為黨員干部的一種自覺。
正風肅紀就是要對每一級的干部進行約束,不僅要設有高壓線,也要設有低壓線,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黨的形象和威望、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僅直接關系黨的命運,而且直接關系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民族的命運。
看一個黨是什么樣的黨,一看性質,二看宗旨,三看作風,而作為一名黨員應該認真學習《黨章》、《黨員干部管理條例》等規定,務必要時刻謹記,為民是宗旨和信念,務實是職業操守和行動準則,清廉是思想底線、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的基本要求。要時刻警醒著:奢迷之始,危亡之漸;只有凡事都按章辦事,按規做人,明確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才能使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
變化是最扎實的答卷,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只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癥結難點得到突破,才能讓居民群眾愿意相信我們,主動配合工作。通過此次學習,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會引以為戒,恪盡職守,以實際行動踐行自身價值,認真聽取他人意見,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看了黨委書記觀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還看了: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感悟篇五
專題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劍出鞘》,第五集《把紀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蠅懲貪》,第七集《天網追逃》,第八集《標本兼治》。
專題片反映了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正風肅紀,鍥而不舍糾“四風”,贏得黨心民心;反腐懲惡,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專題片既列舉了多個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蘇榮、白恩培、呂錫文等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進行深刻剖析和懺悔,又針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點評和分析,警示教育黨員領導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堅定對黨的信心和信任,為全面從嚴治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永遠在路上》反映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正風肅紀,鍥而不舍糾“四風”,贏得黨心民心;反腐懲惡,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事實證明,抓好警示教育,無論是對廣大黨員干部,還是對黨組織、社會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抓好警示教育,能夠促使領導干部進一步提高廉潔自律意識和遵紀守法的意識。畢玉璽等人之所以墮落為腐敗分子,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注意改造自己的思想,不注意廉潔自律,以至思想蛻化變質,大搞權錢交易,最終倒在了金錢和美色上。凡是看過畢玉璽的犯罪事實和他在法庭上聲淚俱下懺悔那一幕的,無不感到震驚和惋惜,無不在心靈深處受到觸動。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領導干部只有吸取教訓,在要求別人的同時,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避免重蹈覆轍,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好干部。
其次,抓好警示教育,能夠促使黨組織進一步對領導干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畢玉璽等人之所以走上違法違紀的道路,除了自身的原因外,監督體制機制的不健全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對領導干部管理上的薄弱環節,要抓緊研究制定解決辦法。信任并不能代替監督。對領導干部的監督,一是要加強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二是在發現苗頭性問題時,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對聽不進去的,要及時采取組織措施,這也是對干部的愛護。
第三,抓好警示教育,能夠促使“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通過對警示教育中典型案件的分析,使人們看到,腐敗分子的違法違紀行為,不僅使自己身敗名裂,而且給黨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腐敗可恥,貪官可恨。從古到今,凡是貪官,沒有一個好下場的。只有那些為百姓、為人民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的從政者,才能彪炳青史,永遠為世人所傳頌。
警示教育與先進典型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先進典型教育,通過挖掘和宣傳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和高尚情操來凈化人的心靈。通過向典型學習,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共同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警示教育則從另外一個方面,通過深入剖析反面典型違法違紀的原因,來警示他人引以為戒,使廣大領導干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不栽跟頭,不掉隊。先進典型教育激勵人,而警示教育則是警醒人,它們共同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在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感悟篇六
17日晚,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
專題片既列舉了多個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蘇榮、白恩培、呂錫文等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進行深刻剖析和懺悔,又針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點評和分析,警示教育黨員領導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堅定對黨的信心和信任,為全面從嚴治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專題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劍出鞘》,第五集《把紀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蠅懲貪》,第七集《天網追逃》,第八集《標本兼治》。
據悉,專題片攝制組先后赴22個省(區、市),拍攝40多個典型案例,采訪70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干部,采訪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余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講述了一些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周永康、__、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高級領導干部落馬,表明了黨中央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的鮮明態度,體現了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顯示了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中國的反腐力度,也在國際社會產生強烈反響。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感悟篇七
近幾天,按上級要求觀看了由中央紀委宣傳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四集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本部專題片以超多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展現了中央堅決整肅“四風”,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展現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嚴格監督執紀的堅決行動,展現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黨風政風改善、社風民風轉變的重大成果。
這部專題片共分四集:《承諾與期盼》、《正風肅紀》、《狠抓節點》、《黨風正民風淳》。該片對話違紀人員,感受他們的反思痛悟;傾聽專家學者,洞察作風之變后的深層律動。近百位受訪者中,還有腐敗分子身邊人、會所服務員、舉報人、暗訪記者和紀檢監察干部、普通群眾等,不一樣觀點,多元視角,為您全景式呈現“作風建設在路上”這兩年來不平凡的歷程。
端正黨風、整飭政風、改善作風是一場任重道遠的長期任務,永無休止符,永遠在路上。河南縣廣大黨員干部要不斷從思想上找根源、從行為上抓整治、從制度上堵漏洞,使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確保改善作風的各項工作行之有效、行之久遠。
要堅決克服過關思想,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實。各級黨組織要根據整改方案中列入整改的問題,建立銷號制,一項一項整治、一個一個攻堅,狠抓整改落實,切實做到一項任務、一個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完成一項銷號一個,使整改動真格、打硬仗、見成效。一是持續解決“四風”突出問題;二是以敢啃硬骨頭的擔當精神為群眾解難事;三是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四是切實加強建章立制工作。
要扎實推進黨內生活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要認真總結、提升、固化教育實踐活動中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成功做法,抓緊研究制定完善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的相關制度,建立理想信念、宗旨意識教育長效機制,營造良好的黨內環境和民主氛圍;進一步嚴格開會條件、規范會議程序、細化會議效果評價標準,對一把手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班子成員逐一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硬性要求;建立并落實上級黨員領導干部全程參加指導下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紀檢監察和組織等部門負責同志全程指導把關的長效機制,嚴格執行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生活會制度,透過加強督促指導、從嚴從實把關,真正使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規范化、經常化、制度化的資料,成為黨內的一種氛圍、一種文化、一種自覺。
把好作風回歸作為新起點,永葆黨群同心同向。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強勁力度,使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深刻感受到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不是一陣風,要越抓越緊,要求嚴字當頭,作風建設,首先要實事求是,工作扎實。我們要認識到,根治任何沉疴痼疾都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改善作風任重道遠,歇歇腳就可能回潮,松松勁就可能反彈,務必嚴字當頭、連續發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黨的作風建設,如不付出整頓作風的實際行動,傳導從嚴壓力,鞭策務實作風它就只能是一個口號,一陣風。黨和國家擔起作風整頓的重任,要求黨員干部要實實在在的把身邊的工作做好,把群眾的利益維護好,把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落實到實處,要“嚴”字當頭。以實際行動確保作風轉變的好勢頭持續下去,確保作風建設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實現改善作風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