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一
上午第四節是二年一班的美術課。
和往常一樣,早起我在兜里裝了幾塊糖和小餅干。第三節下課時我到班級抽查了課前準備情況,有5名孩子沒有做好準備。
這節《認識我們身邊的樹》我打算采用先帶學生到室外去觀察、初步認識校園里的樹,提出想問的問題,我們在回到教室上課。
上課鈴響了,組織好紀律后,我宣布要帶孩子們到操場看樹,并宣布了要求,孩子們輕手輕腳的.來到了一樓。在門廳有兩盆盆栽樹“我并不知道書名”,帶領孩子觀察時,有同學舉報“班里的淘小子魏佳琳摘了一片樹葉吃了,”等看到他時他說“樹葉還挺好吃的”我為了“殺一儆百”把小魏留下來“保護這兩棵樹”。
(現在想來,多好的教育時間讓我錯過了呀,我可以帶孩子們看看樹葉上的灰塵,聞聞樹葉的味道,提醒和警告同學們,小樹也有生命如果都像小魏一樣,那么我們看到的就是一棵光頭樹了。)
接下來,我們圍著校園認識了小榆樹墻、美人松、龍須柳還有梧桐樹。當時的梧桐已經有很多掉落下來的像豆角一樣的豆莢皮里面還有小種子呢,20秒鐘每個孩子撿了一大把。
帶到班級后,我用事先準備好的墨水和他們交換。下一步就是吹樹了。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二
二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自畫像”這一課。旨在讓學生通過“描繪”各具特色的“自畫像”來發展自我意識,進而形成自我認同、自我悅納的態度。
本課活動的學習內容為觀察性繪畫,學生通過有趣的觀察訓練——對著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外貌特征,介紹自己的形象特征,結合教材小提示“每個人的臉部、發型、五官都有自己的特點”,在觀察訓練的基礎上畫出自己的頭像,以達到幫助學生克服概念化表現的目的。
教材中提供的以不同工具進行表現范畫,使學生在繪畫表現工具上有了多種的選擇的.可能,這些范畫大膽、生動的抓住了人物的面部特征,并且均為學生的課堂作業,使學生觀后覺得“我也能畫出來”,為學生的畫畫表現確立自信。這一活動對于成長過程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它既能提高學生的對自我形象的認識,又能培養學生的畫畫表現能力、增強美術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中也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沒有交代好讓學生帶什么樣的鏡子,有的同學帶的鏡子過于太小,導致觀察過于零碎,不能形成整體印象。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三
在《會爬的玩具》一課中,難點是怎樣制作一個會爬動的玩具。許多學生不了解玩具爬動的原熱情地鼓勵他們,遇到困難要勇于想辦法,開動腦筋,不管用什么辦法,只要讓玩具爬動起來你就成功了。
當然,還可以和老師一起解決困難。既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品質,又消除了學生依賴的心理,使學生明白,老師不是的傳授者,要想學到更多的知識,應學會真誠地向同學、書本、大自然學,向所有人學。運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大膽實踐,出現的'結果令人驚喜,學生的辦法五花八門。他們通過自主嘗試、自主感悟、自主質疑、自主尋找解決的辦法等實踐活動,實現了自我發展。
美術教學不再是單方面的學習狀態,而是教學雙方在全新的觀念指導下高度協調、統一的新型組合。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四
《我們身邊的痕跡》是一節抽象的造型表現課,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際體驗與造型游戲,運用基本造型語言表現對環境觸覺的獨特感受。根據老師課堂上設計的活動及作業來看,效果還算不錯,能潛移默化地傳授知識點,學生也能從畏懼的心理逐漸產生強烈的自我表現欲。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語言來表現感覺難度很大,很難讓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雖然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個別學生只是跟在背后熱熱鬧鬧地“摸”,“畫”的時候卻無法按照要求用點、線、面、符號、色塊來表現。因此,在輔導學生時,差生應得到更多的關注。課堂的延伸應有深度。在本教學活動的延伸部分,讓學生回家后通過嗅覺、聽覺來進行感受,一句話的交代比較較輕描淡寫,沒能更好地挖掘知識的深度。一堂課過后,學生只模糊地認識到對身邊事物的“感覺”是可以表現的,而對它美在哪里、這樣表現有什么意義等還是渾然不知。所以我想,如能讓學生欣賞一些抽象派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原來用抽象的畫法可以產生這么美的作品,使他們從小就懂得藝術的奧妙所在,這將會震撼他們幼小的心靈,對他們美術的學習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五
本課以小畫冊為內容題材,融制作、繪畫、活動為一體開展學習。這個小畫冊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能產生很多變式,更換視覺形象,呈現新的內容,好看、好玩又有趣。
本課制作較簡單,而繪畫卻留給了學生很大的表現空間,對于這種非常實用有好玩的學習題材,學生將傾注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在制作小畫冊時,有的同學一刀就剪斷了,還有的同學不整體作畫,在畫頁剪開處銜接添畫的形與色配合不太好,過于強調每一頁的作畫,而忽略了交替銜接,在后面的幾節課中我特意強調這一點,帶領他們制作時兩張彩色卡紙重疊后需在對折后留出裝訂線的位置,因此應在靠近和縫處壓折,添畫完畢后也可以用膠水粘貼或用訂書機將畫冊裝訂,便于翻閱。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六
《刷牙》課后評議
美術教研組全體教師:
1、結合兒歌、音樂引導學生進行急性刷牙表演,讓學生拿著自制的牙刷、杯子,一起表演,讓學生說一說刷牙的動作、模樣、姿勢等,教師給予及時表揚。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2.運用小組比賽形式試著引導學生互相觀察,深刻感受刷牙時的動作、模樣、姿勢等,欣賞刷牙的美感。注重了孩子本身的體驗感受,這種把實物、表演等融入美術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探究、發現、體捂到了刷牙時的樂趣,而且得到了感知覺的體驗和滿足。
3、了解了刷牙的正確姿勢,為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更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激活了創造思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為創作積累了更豐富多彩的繪畫素材。
教師發言:畢老師這節課教學理念先進,尊重學生的個性,突出孩子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好的地方如:
1、教師出示廣告中的小朋友擠牙膏時的有趣情景,并啟發大膽想象,引導觀察、思考,鼓勵他們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教師給予及時鼓勵。
2、引導學生欣賞同齡學生繪畫作品,體驗作品創作特色,啟發鼓勵學生像他們一樣想象創作。這樣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交往能力,又顯示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發展了思考能力,在合作中解決了問題,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多種能力。
3、引導學生回憶刷牙時的有趣動作和趣事,教師給予及時
的建議和肯定,學生根據個人喜好用畫筆進行自由創作,同時播放兒童歌曲《刷牙《刷牙歌》的播放,使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為輕松、愉悅、平靜,更給學生的創造思維添上了想象的翅膀。
教師發言:結合自評、互評和教師總評,欣賞作品,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這樣可有效的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了評價能力,更提高了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自主性,也促進了他們全面發展、升華了興趣,增長了自信。課后延伸:請學生把作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欣賞,并對自己周圍的親戚朋友進行愛牙護牙宣傳活動。
最后結合愛牙護牙宣傳活動,進行人文主義思想教育,進行課堂延伸,激發學生的持久興趣。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七
在執教這《做筆筒》一課時,課前我很擔心學生做的沒有好的作品。因為學生雖然經常聽說,但各式各樣的筆筒學生接觸的并不多。上完課以后感覺還是不錯的。課堂上結合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會學生用廢舊塑料瓶、紙盒、易拉罐等筒狀材料制作裝飾實用的筆筒使學生將日常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在筆筒的設計制作,這樣的設計充滿情趣也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教學中我先展示我課前做的筆筒,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問題研究筆筒的制作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的最有效途徑,這為學生的課堂學習,解決教學重點做好了鋪墊。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了設計、制作的`方法,學生在嘗試操作過程中不斷地動腦,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交流,不斷地找到新的'方法進而解決問題。
一堂課下來看著孩子們的作品,鮮艷的色彩,不同的造型,別致的設計.讓我感嘆孩子們的創意如此豐富,有收獲也有缺憾。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也不愿意動手操作,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以后要多關注這些學生,讓他們也動起來。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八
本課的內容設置是非常科學而藝術的。它以學生熟悉喜愛的動物為主體,通過青銅、雕塑(泥塑)、中國畫、兒童畫等藝術形式來表現。學生初看教材便被深深吸引住了,夸張的造型、多樣的材質對他們來說是相當新鮮的——與老師粉筆下的形象不同,與動畫片里見到的也不同,太有趣了!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心理的分析,我決定從學生喜歡的動物園入手,用在動物園里拍的動物照片引出書中六種藝術作品的動物原型,再聯系實際生活,了解這些動物被變形為藝術品后,是怎樣裝點美化生活的。在這一環節里,學生的目光始終追隨著我的“指揮棒”,看來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比較成功地抓住了他們的好奇心。
但,欣賞是不能僅憑一時的好奇來進行的,這樣瞬間的激情也不可能使個體對作品真正有所感悟。那么如何能引導學生感受這些作品所蘊涵的美呢?根據以往的經驗,僅憑教師的介紹很顯然是行不通的。經過思考,我設計了小組討論匯報、個別交流以及教師穿插介紹的學習形式。并且縮小了欣賞的“焦距”,以一種動物為例,從顏色、形態、材質等等方面展開比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欣賞的基本方法,都敢于表達自己的感受,不人云亦云。同時,為了使學生更感興趣,我特意收集了一些有關的美麗傳說或朗朗上口的兒歌來輔助介紹。沒想到,這些“配料”正對了他們的胃口,有些學生立即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使其他學生對這些藝術的作品有了更深更獨特的感悟。
人美版美術二年級教案和反思篇九
《會變的線條》這一堂課通過演示課件,觀賞圖片,欣賞藝術大師畢加索以及優秀學生作品,激發了學生對線條的興趣,激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本節課教學重點明確,教學思路清晰,學生通過看看、畫畫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前我做了大量的誰備。利用ppt、圖片資料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控制學習活動,作畫時大膽地發揮自己的造型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首先,我利用一段線條的出示引導學生還能想到什么樣的線條,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又用多媒體(ppt)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線,在欣賞自然生活中的線同時又感受了不同線條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如:直線(挺拔);弧線(柔美);折線(堅硬);螺旋線(動感)等。
通過學生的欣賞和觀察,了解線條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再讓學生欣賞畫家作品和學生作品感受線條的特性和魅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起到了課后拓展的作用。
由本課的教學使我想到,要把美術教材變成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載體,使美術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沃土,就必須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而學習新課標,首先要加深對美術課程的理解。但是總覽整節課,我覺得還有很多不足臨場應變能力尚還不足夠。上課時個別學生的積極性還沒調動好,我應該采用一些鼓勵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課堂效果會更好。
優點:
1、本課采用激發聯想導課,有效的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能將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進課堂。
2、教師利用網絡資源設計了精美的課件,課件內容十分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拉近了本課教學內容與孩子們的距離,同時也讓美術教學更加生活化。
3、教師利用網絡設計制作課件,充分有效的利用了網絡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不足:
1、在講線條時應相應的再加入一些知識性,強調線條帶給我們的感受。
2、教師應進一步鉆研教材,讓“會變的線條”變動地更加生動有趣。
總體自我感覺本堂課還比較成功,因為我看到平時不愛畫畫,畫的不好的學生這節課有很多體會,從畫面可以反映,說明他們的興趣被提起來了,這樣就有了主動性,總之,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爭取在每一堂課上,都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