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音樂歡樂頌教學反思篇一
反思: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的需要為主導,以一定的情境為依托,以互動的過程為支撐,以豐富的情感為內驅力,將活動推向高潮。整個課堂表現出了活潑、輕快的氣氛,課堂民主、平等,幼兒充分地體驗到了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喜悅。上完此節課,我有所感悟:
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教”,而忽視了“幼兒如何去學”的問題,其實作為教師,引導作用是要充分發揮的。
有人說過:上好一節課,不僅是知識信息的傳播過程,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如果教師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是平平淡淡,沒有激情,那么幼兒的情緒也不會特別高漲。因此我覺得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情感,教師自我的情感體現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影響到了活動的成功與否。
小學音樂歡樂頌教學反思篇二
學生們一到音樂課就特別的放松,因為不用象上數學、語文課那樣規規矩矩,這正是音樂課帶給他們的“特殊享受”嗎?但是放松不等于懶散、無紀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堂課都需要在有序的紀律下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重點在于要對學生的站、坐、行、排隊、分組、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松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關動作。如:聽音樂進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聲師生問好;用一小段輕快的音樂讓學生分組進行編創或表演等等。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在音樂中進行,既體現了音樂的語言性又突出音樂課的特點。
小學音樂教學是通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若不能確保學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于學生正在參與的音樂活動,教師不應是局外人、旁觀者、而應把自己置身于音樂活動中,把一切“教”的活動落實在“學”的活動中,有心做孩子們的帶頭人和伙伴。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認同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從而讓學生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二年級的表演課《小烏鴉愛媽媽》,我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到表演中去,先是扮演了烏鴉媽媽,全班的學生都是我的孩子小烏鴉;然后我再請一學生扮演烏鴉媽媽,我和其余的學生扮演小烏鴉。整節課都是師生同演,學生的情緒放松了,課堂充滿了生氣,師生感情增進了,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感受了教育。
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采取幾種“聽”的方法:
即讓學生和著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
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著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于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小學音樂歡樂頌教學反思篇三
音樂活動中,經??吹降拇驌魳方逃J绞?孩子跟著老師提供的節奏,一邊又一邊的模仿練習,直到孩子“學會”為止。如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呢?中班打擊樂《粉刷匠》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活動開始,只見王老師不慌不忙地出示一張沒有顏色的小豬的新房圖片,問小朋友:“你們覺得小豬的新房漂亮嗎?”小朋友馬上七嘴八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漂亮”、“沒有顏色的”、“不好看,給它涂上顏色才好看”。這時王老師“好,那我們就來做小小粉刷匠,幫小豬來刷新房吧”,短短一句話就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活動的內容“粉刷匠”。跟隨著音樂的節奏,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刷起了房子。而老師此時則是靜靜地觀察孩子的動作,并不時地用鼓勵及贊同的眼神回應著孩子。
音樂一停,老師就已經將目光注視在孩子們身上,“誰來試試,你是怎么刷房子的?”孩子們爭先恐后舉起小手。
一個男孩子上前,隨著音樂雙手做摸墻狀,快速地上下移動,表現八分節奏的動作,“哦,你是這樣快快刷的,真棒!請你來教教我們吧!”剛才還有點羞澀的男孩,儼然像個小老師似的教了起來,王老師卻像個渴求的孩子,在小朋友中間認真地學著?!鞍パ?,那你們知道哪個節奏在說這個快快刷的動作呢?”大家學好這個動作安靜下來后,老師求助似地拿出三張節奏卡(四分節奏、八分節奏、帶休止符的八分節奏)。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紛紛發表起自己的看法:“x多的是快快刷的”、“x下面有橫線的是要快快刷的”、“這張只有2個x,那張有4個x,是要快一點的”?!芭?,是這樣嗎?”老師用疑惑的眼神望著大家?!拔覀冊囋嚥痪椭懒藛幔 币粋€小朋友自告奮勇地提議?!澳愕霓k法真好,我怎么就沒想到呢?”被老師這么一說,樂得這個小朋友呵呵直笑。在音樂聲中,老師和孩子共同驗證()了結果。“對了,我們說對了”孩子們歡呼雀躍著?!拔覀兊男》鬯⒔痴婺芨?,那你們還能用其它動作來刷這個節奏嗎?”“可以,老師我可以橫著刷”、“我會畫圓刷”……片刻,孩子們就鞏固掌握了八分節奏。
“哦,快快刷的累了吧?”老師關切地說。“那你可以怎么刷讓自己放松一下呢?”“慢慢刷”一個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來?!疤昧?,你來教教大家吧……”隨著音樂的節奏,大家又樂此不彼地學了起來,并且同樣地找出了慢慢刷的四分節奏卡。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又掌握了四分節奏。
高潮過后,老師提出那張有八分休止符的八分節奏卡(休止符用紅筆畫),這是只聽見孩子開始竊竊私語:“哦,這么難的!”。這讓我們幾個下面聽課的老師也一陣心揪:“這個節奏這么難,讓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學習,老師要如何解決呢?”。只見王老師神態自若地將節奏卡貼到剛才的八分節奏卡下面,用挑戰的語氣問:“你會這個節奏嗎?它與前面的節奏有什么不同呢?”室內一片寂靜后,又馬上沸騰起來:“老師我知道,這里有空的”、“0表示要休息”、“有紅燈”、“下面有橫線”,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又活躍起來,活動也相當投入?!坝芯€的有紅圈的這個節奏要怎么刷?”老師追隨著孩子的回答緊接著問。站起了一個小男孩,他鎮定地說:“刷房子的時候有一個裝顏料的桶,那個0(指休止符)像桶一樣,刷的時候先把刷子在桶里蘸一下,再刷一下?!薄疤昧?!你來快來做小老師教教我們怎么刷!”伴隨著音樂,師生開心地玩著、學著。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節奏就這樣輕松地解決了。
最后,老師請小朋友完整欣賞音樂,回憶音樂的那里是快快刷?哪里是蘸一下、刷一下?哪里是慢慢刷?經過完整的動作練習后,用上樂器進行伴奏。整個活動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輕松地完成。
小學音樂歡樂頌教學反思篇四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歌曲,孩子們都非常熟悉。在開展本次活動之前,班級里有許多幼兒已經知道并且會唱這首歌了,但是在歌詞的掌握上還是不夠。第一環節教師先通過清唱,讓幼兒欣賞歌曲并感知歌曲的歡快,抒情,從而熟悉歌曲的旋律,以及歌詞。在學習歌曲的環節,提問幼兒從歌曲中聽到了哪些內容,教師通過簡筆畫的形式在黑板上直接呈現出來,讓幼兒能通過圖片感知歌曲的內容,引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由于大部分幼兒對歌曲非常熟悉甚至已經學會了,在學習歌曲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的。在教唱了幾遍過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跟我一起來唱一唱了。在幼兒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給予幼兒自由創編的空間,讓幼兒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創編出好看的動作,也便于自己記憶歌詞。孩子們創編出的動作讓我刮目相看,一些平日里話不多的孩子也能做出些好看的動作,這再次應證了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創編動作的過程中,每個幼兒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這在其他活動是很難見到得,或許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和感染力吧。孩子們互相交流,比劃,討論著各自的動作,分享成功的喜悅。教師給予孩子空間,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潛能,尋找屬于自己的快樂,這何嘗不是一件樂事。
小學音樂歡樂頌教學反思篇五
天氣炎熱是夏天最明顯的季節特征,因此,也給幼兒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別是在戶外活動中,幼兒的感受最真,于是,就產生了主動找涼快的舉動。
夏天給人的感覺真熱呀,早鍛煉時,有的幼兒偷偷地來到了大型玩具下;有的幼兒來到了樹底下,看見孩子們的這種舉動,我想何不開展一次《找涼快》的活動,幫助幼兒想各種方法使自己涼快,從而把幼兒零散的經驗來一次匯總。
1、感知夏天的炎熱。
2、知道并學習怎樣使自己涼快一些
1、播放歌曲《夏天來到了》引入主題。讓孩子知道現在已經是夏天了。
2、請幼兒說說自己對夏天炎熱的感受。
3、討論,用什么辦法可以讓自己涼快一些?舒服一些?
用扇子扇一扇。
可以開電風扇。
可以用空調。
冰箱!
呵!也可以怎么說?那冰箱怎么讓我們涼快呢?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小學音樂歡樂頌教學反思篇六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鼻子”。孩子們在音樂聲中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游戲著。幼兒能邊唱邊與同伴合作游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通過兩位老師的示范孩子們不但能很好的邊唱邊游戲而且更好的掌握了游戲的規則?!杜鲆慌觥愤@個音樂游戲,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整個活動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各環節銜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游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薄芭鲇|”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希望能找到老師去碰一碰,所以當執教者提示孩子們找一個朋友碰一碰,很多的孩子都圍到老師身邊,顯得很興奮,所以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顒釉诟叱敝薪Y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圍繞一個主線,一音樂貫穿著堂課,使課堂有趣而又生動,使幼兒真正的玩中學,學中玩。
小學音樂歡樂頌教學反思篇七
星期六上午,我們沿海片的各所姐妹幼兒園的老師們相約平湖,相約當湖中心幼兒園,目的是對音樂教學展開一次研討活動。走進寬敞明亮的多功能廳,看著精心布置的舞臺和一排排齊刷刷的椅子,就讓你感覺到本次活動的隆重氣氛。
活動分為兩個板塊,第一板塊是音樂教學活動的展示,分別由百花藝術幼兒園的潘悅老師和來自桐鄉幼兒園的陳宴老師的兩個活動。第二板塊是聆聽陳宴老師《建構式音樂背景下的有效策略》的講座。在約8點30分時,整個活動由漂亮、端莊的主持人老師拉開了帷幕。
首先由百花藝術幼兒園的潘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個中班的音樂欣賞活動《庫企企》,聽著動聽、輕快的音樂我們一起隨著潘老師騎馬過山來到了一個充滿童話般的王國。
緊接著是由陳老師帶給我們的大班歌唱活動《小燕子》,隨著那優美、抒情的旋律讓我們陶醉于其中。陳老師把整個活動分為猜謎導入——熟悉旋律——學唱歌曲三個環節。謎語的導入引出了本次活動“主人公”小燕子,熟悉旋律這個環節中,“燕子媽媽”帶著“小燕子”學習了飛的本領,讓“小燕子”們感受了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在學唱歌曲這個環節陳老師又像一個指揮家似的帶著孩子們嘗試了合聲唱法,采用多種形式唱出了a段抒情、柔和的優美意境和b段熱情、輕快的活潑旋律?;顒又校惱蠋煏r而放,時而收,靈活自然。真所謂靈動的老師,精彩的課堂,使我們大飽眼福,給我們聽課者留下了太多的贊嘆,也留下了一次次的掌聲。我想,這掌聲不僅是送給那群聰慧可愛的孩子們,更是送給這位讓我們欽佩、大方的陳老師吧!
最后,我們聆聽著陳老師那互動式的講座,使活動推遲到了11點50分,雖然早已到了午餐的時間,但從老師們臉上洋溢著的那股學習勁,也足以表明這樣的講座更是新穎,更是精彩。
通過本次音樂研討活動,使我這個在音樂方面比較薄弱的人也對音樂有了更深的了解,真的是受益匪淺。感謝我們的陳宴老師,感謝我們當湖中心幼兒園的老師們給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精彩的學習平臺。感謝,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