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企業拆除方案篇一
學院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由滅火行動組、通信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組成,具體分工如下:
1、滅火行動組:由學院保衛部和義務消防隊員組成,保衛部部長張永峰任組長,并兼任火場臨時指揮員,滅火行動組主要負責本院一般初級火災的撲救工作。
2、通信聯絡組:由學院總值班員、各部門、重點要害部位負責人組成,學院辦公室主任 任組長,負責通信聯絡及各部門工作的統一協調。
3、疏散引導組:由學院保衛處和重點部門的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校衛隊員組成,保衛部消防專干任組長,負責火災時人員的安全疏散及財產的安全轉移。
4、安全防護救護組:由后勤部領導及部門人員組成,后勤部副部長顧文利任組長,負責火災時車輛、醫療救護等后勤保障工作。制定預案依據 以《_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云南省的消防法規、本公司消防安全制度為依據,嚴格依法實施[1]。
1、報警監控中心值班人員要堅守工作崗位,對全院的重點要害部位進行動靜態全方位24小時監控。
2、監控中心收到監控區的火警信號及火警電話后,應立即用對講機通知保衛部值班人員、巡邏員趕赴現場,并電話通知值班領導。
3、值班人員趕赴現場后,如未發生火災,應查明警示信號的報警原因,并做詳細記錄。
4、如有火災發生,應根據火情,立即撥打“119”報告消防隊,并將信息反饋監控報警中心,同時進行滅火及疏散工作。
5、監控中心根據火災情況,調集有關人員啟動滅火和應急預案。
1、為使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順利進行,保衛部門應加強日常性檢查,確保消防通道暢通。
2、公共聚集場所(學生公寓、活動中心、餐廳、圖書館)應保持消防通道暢通,出入口有明顯標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門不能鎖閉,疏散路線有明顯的引導圖例。
3、火災發生時,疏散引導人員應迅速趕赴火場,利用應急廣播指揮人群有組織地疏散。
4、疏散路線盡量簡捷,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
5、疏散引導組工作人員要分工明確,統一指揮。
1、當火災發生時要沉著冷靜,采用適當的方法組織滅火、疏散行動。
2、對于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抓住戰機,迅速消滅。
3、對于不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采取“先控制,后消滅”的原則,先控制火勢的蔓延,再開展全面撲救,一舉消滅。
4、火場如有人受到圍困,要堅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則,全盤考慮,制定滅火疏散方案。
5、火場撲救要采取“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
6、火災撲救要服從火場臨時指揮員的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密切配合,當消防人員趕到后臨時指揮員應將火場現場情況報告消防人員,并服從消防人員統一指揮,配合消防隊實施滅火、疏散工作。
7、火災撲救完畢,保衛部門要積極協助公安消防部門調查火災原因,落實“三不放過”原則,處理火災事故。
1、所有參加滅火與應急疏散工作的部門領導、工作人員應打開通信工具,確保通訊暢通,服從通信聯絡組長的調遣。
2、后勤部通知值班水工、電工在火場待命。
3、醫務室人員在現場及時救治火場受傷人員,必要時與地方醫院聯系救治工作。
4、學院車隊應調集車輛,確保交通暢通。
5、后勤人員對被搶救、轉移的物資進行登記、保管,對火災損失情況協同有關部門進行清理登記。
如何強化我國重大事故應急演習機制,以開放式演習方式代替照本宣科式的表演性演習方式,積累應急演習的經驗,找出應急體系中的弱點,是目前應急體系建設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應急仿真演練系統通過對各類災害數值模擬和人員行為數值模擬的仿真,在虛擬空間中仿真災害發生、發展的過程,以及人們在災害環境中可能做出的各種反應;并在演練平臺上,在最大限度仿真實際災害的條件下,開展應急演練。在此基礎上,制定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數字化應急預案。應急仿真演練系統可以用來訓練各級決策與指揮人員、事故處置人員,發現應急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檢驗和評估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提高應急能力。系統可以使企事業單位能夠運用現代化手段,加強協調能力和應急能力,使應急演練科學化、智能化、虛擬化。
1、虛擬演練子系統主要包括兩種訓練模式:預案訓練模式和突發事件訓練模式。
預案訓練模式是指受訓者按照預案規定的內容,各司其職,完整地按照預案執行救援的全過程。預案訓練將預案變得可以執行,并形成了一個考核手段。 突發事件訓練模式就是在訓練的過程中,由系統操作人員進行干預操作,比如:突然設置一次“爆炸”,突然改變“風向”等等。突發事件的訓練是對突發事件的反應和指揮能力。
企業拆除方案篇二
設立事故現場指揮組、通信聯絡組、火災撲救組、人員搶救組、物資疏散組、后勤保障組、警戒組。
(1)現場指揮組:
組長:
現場指揮:
主要職責:定期組織安全檢查,消除不安全隱患;對企業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消防知識;對消防設備和設施及時進行監測和更新,保障處于有效使用狀態;當接到火災報警后,迅速通知各組負責人,到現場按自身任務迅速施救;組織全體職工進行應急預案演練。
(2)通信聯絡組:
負責人:
主要職責:在指揮組領導下,負責與消防、醫院、公安等有關部門的聯系,確保通信暢通、派專人在路口迎接消防等車輛。
(3)人員搶救組:
負責人:
主要職責:對火場內被困人員實施解救或送至醫院,聽從指揮人員調動,不得擅自進入火區。
(4)火災撲救組:
負責人:
主要職責:在指揮組的統一領導下,利用單位內所有的滅火設施滅火。
(5)物資疏散組:
負責人:
主要職責:對火災現場或有可能受到火災威脅的火災現場周圍的危險品、價值較高的貴重物品進行搶救疏散。
(6)后勤保障組:
負責人:
主要職責:負責有關滅火、搶救物資的保障,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的接待,以及滅火相關工作,如保護現場,接等有關人員,協助火災前期調查等。
(7)警戒組:
主要職責:負責在火災發生第一時間迅速指示無關人員撤出火災現場。
注:公司安全通道有兩個,車間后門一個、和前臺前門。
企業拆除方案篇三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根據《xxx消防法》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第二條制定消防應急預案,是為了在公司面臨突發火災事故時,能夠統一指揮,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資源,迅速針對火勢實施有組織的控制和撲救,避免火災現場的慌亂無序,防止貽誤戰機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三條公司成立消防安全應急指揮小組,負責公司火災現場指揮,消防安全應急指揮小組由單位負責人和分管安全經理及有關部門成員組成。消防應急指揮小組職責:指揮協調各工作小組和義務消防隊開展工作,迅速引導人員疏散,及時控制和撲救初起火災;協調配合公安消防隊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具體分工如下:
1、負責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撲救。
2、負責組織人員疏導被困人員、維持現場秩序。
3、負責立即同醫院、公安、消防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4、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
第四條根據人員的變動及時調整義務消防人員,每年對消防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和實戰演習,教育全體職工學習滅火器使用常識,掌握防火滅火器滅火要點和自救器材的完好情況,及時更換過期和失效的滅火器,保證滅火器的正常有效。
第五條火災事故應急措施
(一)報警:公司員工、值班人員發現火情后應立即向公司安全部門報警,根據火情可直接報“119”火警。
(二)接警:安全部門接警后,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和消防應急指揮小組報告,通知各工作小組和義務消防隊啟動應急預案。
(三)處置:指揮各工作小組、義務消防隊迅速集結,按照職責分工,進入相應的位置開展滅火救援行動。對火災現場人員有序的進行疏散。撲救火災時按照“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一般”的滅火戰術原則。并派人及時切斷電源,接通消防水泵電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隔離火災危險源和重要物資,充分利用單位的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滅火。傷員身上燃燒的衣物一時難以脫下時,可讓傷員躺在底墑滾動,或用水灑撲滅火焰,并立即送醫院進行救治。
(四)協助消防員滅火。在自救的基礎上,當專業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后,火災事故應急指揮小組要簡要的向消防隊負責人說明火災情況,并全力支持消防隊員滅火,要聽從消防隊的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滅火。
(五)保護現場。當火災發生時和撲救完畢后,指揮小組要派人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待對事故原因及責任人的調查,同時應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時清理,將火災造成的垃圾分類處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從而將火災事故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六)火災撲滅后,由安全部門協助公安消防部門,查明火災原因,調查火災損失。
第六條火災事故調查處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報告分析處理制度規定,消防安全應急指揮小組在調查和審查事故情況報告出來以后,作出有關處理決定,重新落實防范措施。并報公司應急搶救領導小組和上級主管部門。
第七條應急物質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滅火器等救火物資。
1、貴重的書畫文物及重要的檔案資料等,一旦著火不可用水撲救。
2、那些比重輕于水的易燃液體著貨后不宜用水撲救,因為著火的易燃體會漂在水面上,到處流淌,反而造成火勢蔓延。
3、高壓電器設備失火不能用水來撲救,一是水能導電容易造成電器設備短路燒毀。二是容易發生高壓電流沿水柱傳到消防器材上,使消防人員造成傷亡。
4、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因為這三種強酸遇火后發生強烈的發熱反應,引起強酸四處飛濺,甚至發生爆炸。
企業拆除方案篇四
為了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公司全體職工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司正常的管理工作和供用電秩序,根據《xxx消防法》、xxx《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
為確保公司滅火預案能夠順利、有序、安全的實施,特設立消防指揮部,進行現場指揮,確保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安全疏散組、防護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協調、有序地開展工作。
總指揮:由公司消防安全責任人,主管副經理擔任,負責領導指揮滅火、疏散預案的實施。
現場指揮:由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人擔任。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滅火、疏散預案的具體實施,確保滅火、疏散行動能夠按照預案順利進行。
滅火行動組:
組長:保衛部主任。
副組長:機關各部室主任。
成員:機關全體職工組成。
職責:負責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撲救初期火災,配合專業消防隊進行滅火搶險戰斗。保衛人員負責為專業消防隊提供室內外消防栓的準確位置。
通訊聯絡組:
組長:政治工作部主任。
副組長:保衛科主任。
成員:由義務消防員和機關全體職工組成。
職責:做到報警及時,保持通訊聯絡暢通,保證各種指令信息能夠迅速、及時、準確的傳達。
安全疏散組:
組長:工會辦公室主任。
副組長:工會辦公室副主任。
成員:火災發生部門的領導、工作人員、安全保衛值班人員和公司義務消防員組成。
職責:主要負責疏散著火現場人員、物資,并引導消防車及消防人員進入著火現場。
防護救護組:
組長:行政工作部、政治工作部主任。
副組長:兩辦副主任、物流分中心主任。
成員:保衛人員,火災發生部門工作人員及義務消防員、汽車班人員聯合組成。
職責:負責配合專職消防人員及醫護人員救護、搶險,轉移火場被困傷員及重要物資、化學危險品等。負責現場警戒,維護現場秩序,看守搶救出來的物資,以保證滅火戰斗順利進行。
后勤保障組:
組長:物流分中心主任。
副組長:生活服務中心主任。
成員:物流分中心、行政工作部、安裝公司搶修人員和發生火災部門的工作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保障滅火用水和其他滅火物資設施供應,以及滅火后的水、電、現場搶修、恢復等工作。
公司消防責任人及主抓消防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經常對本部門消防栓、滅火器材進行檢查、維護、保養,保持其良好狀態。認真進行防火安全檢查,做好記錄,要懂得正確使用滅火器和消防栓。消防保衛干事每年應組織一次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和滅火演練。
機關各單位的工作人員下班前應切斷室內電源,關閉空調、微機等用電設施。對本部門防火工作經常檢查,做好記錄。
當值班人員或現場工作人員發現火情后,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切斷與火災相關的電源、氣源、火源,搬遷易爆物品等;同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向消防隊報警,要講明起火地點、起火的部位及物資、火勢大小、被困人員情況、報警電話號碼和行走路線;并派人到約定地點接引消防車進入火災現場。保衛人員、滅火預案專業人員,按照職責分工迅速到位(接報后5分鐘趕到),組織滅火撲救和安全疏散人員、物資工作等。
滅火行動組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現場,根據預案或指揮員的指令,迅速檢查是否切斷起火現場電源、火源和氣源,檢查是否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啟動攜帶或利用就近配置的滅火器、消防栓等滅火器材進行撲救(油漆、衣物起火應用干粉滅火器撲救;電器起火應用1211氣體類滅火器撲救)。如火勢較大,暫時撲滅不了,應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采取冷卻、隔離等措施,防止火勢進一步蔓延,待消防車隊趕到,配合完成滅火任務。
安全疏散組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著火現場,根據預案或總指揮的指令,疏通緊急疏散通道,先疏散現場被困人員再疏散危險品及物資。
通訊聯絡組接到報警后,除留有足夠的值班人員外,其它人員應立即趕赴著火現場,按照預案或指揮員的指令及時通知相關各組,迅速投入滅火戰斗,同時注意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及時準確地將各種指令、情況及信息上傳下達。防護組、救護組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著火現場,按照預案或指揮員的指令,對現場實行警戒,保證消防車行進暢通無阻,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避免人員傷亡。配合專職消防隊員及“120”醫護人員搶救火場內被困傷員及重要物資。
后勤保障組接到報警后,應按照預案或總指揮的指令,迅速調集準備滅火所需物資、設備,為完成滅火、疏散救護任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滅火戰斗結束后,防護救護組要派專人對著火現場實施警戒保護,嚴禁非現場人員進入現場,確保現場的原始狀態,并配合調查人員做事故現場的調查工作。后勤保障組在總指揮的安排下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企業拆除方案篇五
為貫徹領導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xxx、xxx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作安排,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全力保障我州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科學應對“拉尼娜“奮力抗災奪豐收預案》,特制定本預案。
堅持在州委州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州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貫徹常抓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抗災救災的應急處置方針,建立農業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強化部門協作,組織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編制應對技術措施,及時恢復農業生產。建成災前、災中、災后“防、抗、救”相結合的農業防災減災應急工作機制;鼓勵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參加農業保險。保障農業基礎設施、設備的安全,增強農業的防災救災能力,保障糧食和農業生產穩定。
適用于發生在黔西南州行政區域內,可能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的農業氣象災害,主要包括暴雨、干旱、凝凍、冰雹、寒潮等氣象災害及倒春寒、秋綿雨、秋風等農業氣象災害的預防、預警及應急處置工作。
(一)成立黔西南州農業農村局農業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種植業管理科。
組長:徐祖榮黨組書記、局長
副組長:令狐彬彬副局長
劉興安副局長
朱曉康黨組成員
成員:種植業管理科、畜牧獸醫管理科、農田建設和農業機械化管理科、糧油作物技術推廣科、植保植檢科、土壤肥料工作科、種業技術科、農村金融保險科負責人以及各產業專班相關人員。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貫徹落實xxx、xxx,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防災減災工作重大決策部署;組織制定全州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制度和規定;適時會商全州防汛抗旱工作形勢,督促指導縣級農業農村部門開展水旱災害防御工作;統籌指揮重特大水旱災害應急工作;組織開展災后恢復生產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職責:承擔農業防災減災日常工作,提出需要由領導小組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和工作建議;負責掌握、分析、報送災情信息,及時報告水旱災害信息有關情況,提出水旱災害處置建議;負責特別重大、重大級別水旱災害應急處置相關組織協調工作;負責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成立黔西南州農業農村局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技術指導組。
組長:朱曉康黨組成員
成員:種植業管理科、畜牧獸醫管理科、農田建設和農業機械化管理科、糧油作物技術推廣科、植保植檢科、土壤肥料工作科、種業技術科、農村金融保險科負責人以及各產業專班相關人員。
與州級應急、氣象、水利部門建立穩定暢通的農業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會商機制,及時獲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組織技術指導組成員認真研判災害性天氣防范的重點區域和產業,及時啟動和發布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相對應的預警信息。加強農情災情調度,暢通災情信息報送渠道,規范災情報送內容和程序,建立有效的農業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機制。
根據獲取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以文電、媒體平臺、短信、微信等形式發布與農業災害相對應的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內容包括災害發生類型、預計影響范圍、持續時間、警示事項、防范措施等。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及時將災害預警信息傳達至鄉鎮、村組及農戶。
根據《貴州省氣象災害預警分級標準》及《貴州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針對暴雨、干旱、冰雹、凝凍、寒潮、倒春寒、秋綿雨、秋風等氣象災害事件可能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性、緊急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一般由低到高設定為一般(iv級)、較大(iii級)、重大(ii級)和特別重大(i級)四個等級。
(一)iv級應急響應。黔西南州氣象臺發布氣象災害iv級(藍色)預警;農作物絕收面積1-5公頃。
(二)iii級應急響應。黔西南州氣象臺發布氣象災害iii級(藍色)預警;農作物絕收面積5-10萬公頃。
(四)i級應急響應。黔西南州氣象臺發布氣象災害i級(紅色)預警;農作物絕收面積15萬公頃以上。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根據縣級氣象臺發布氣象災害種類及預警等級,參照上述相應程序啟動應急響應。
密切關注氣象災害發生發展和災情;組織技術指導組提出防范意見和方案;要求縣級農業部門檢查各項防御措施的落實情況,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棚舍防護加固、灌溉設備等;動員相應農產品提前采收工作。
州農業農村局主持會商,安排部署應急處置工作,及時將情況報告州委、州政府和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和督促縣級農業農村局做好相關防范應對工作;密切關注氣象災害發生發展,加密災情調度頻次,掌握災情變化;組織技術指導組提出防范意見和方案,赴災區指導防災救災工作;根據災區需求,準備災區調劑、調運救災農資工作。
州農業農村局主持會商,及時將災情情況報告州委、州政府政府和省農業農村廳,重大問題報請州政府組織協調,相關部門予以支持;指導和督促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做好相關工作,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小農業損失;密切關注氣象災害發生發展動態,形成每日加密調度災情,掌握災情變化;組織技術指導組提出防范意見和方案,赴災區指導農業防災救災工作;根據災區需求,準備災區調劑、調運救災農資工作。
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減災就是增產”理念,突出重點地區、關鍵農時、災害類型,落實重大技術,推進科學應對自然災害影響。
溫度偏高,旱澇并重時期,易導致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發生,造成局部突發流行危害,可能有輕至中等程度干旱,對無水源保障的農田水稻孕穗抽穗有一定影響。在大田生產上,特別要注意稻田水肥管理,對灌溉條件較好的田塊,實行淺水灌溉,并施用適量粒肥。對灌溉條件較差的田塊,要確保田間充足水源,以防干旱帶來的風險。同時,要加大病蟲害監測,做好病蟲害防控。在破口-齊穗期,應進行一次稻瘟病防治,結合水稻田間生長情況做好統防統治,嚴防紋枯病、稻曲病及稻瘟病大面積流行。在連續晴雨天氣發生區域,要特別注重對稻飛虱的監測,如稻飛虱數量達到100頭/10叢時,應立即施藥,采用吡蚜酮、吡蟲啉等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時進行防控,做到壓前控后,提高防治效果。
降水量偏少,降水分布不均時期,局部地區易出現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過程,易造成玉米倒伏、倒折等機械損傷,影響產量及商品性。玉米灌漿期,是產量形成關鍵期,要密切關注暴雨洪澇、干旱等災害發生情況并采取應對措施。暴雨洪澇災害后要及時疏通溝渠進行排澇,對倒伏嚴重或倒折的,排水后對倒伏植株要及時扶植,采用竹竿進行成行成排固定,或采用3-4株扶植扎把固定;對倒伏較輕的,進行排水和清除田間雜草,增加田間通風,讓其自然恢復生長;將倒折的玉米清除出田間,避免腐爛傳染病害。在沒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出現干旱時,可噴施抗旱劑(如旱地龍500-1000倍液)和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800-1000倍液)降溫增濕,增強植株抗旱性。同時要加強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在控制危害損失的同時,壓低蟲源基數,減少遷出蟲源數量。玉米成熟后,抓住降雨間歇做好搶收、晾曬和烘干,積極應對秋雨天氣影響。
強降水天氣過程中,局地低洼處農田可能出現漬澇,對薯類塊莖生長不利。馬鈴薯薯塊膨大期,要加強晚疫病監測防控,注意田間水分管理,根據植株生長、結薯層土壤覆蓋、雜草等情況采取中耕培土措施,對花蕾繁茂的品種可摘除花蕾,有條件的地方適當噴施葉面肥,促進薯塊膨大實現高產;在成熟期,搶晴天適時收獲。紅薯薯蔓共生期,要加強田間水分管理,特別是低洼平坦地塊要做好排灌,根據植株生長、結薯層土壤覆蓋、雜草等情況在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對土壤貧瘠藤蔓弱小長勢欠佳的地塊可噴施葉面肥1-2次,對藤蔓生長過旺的要及時采取噴施烯效唑等化學調控技術措施,促進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協同生長;在成熟期,搶晴天分批次適時收獲。
前旱后澇時期,要適時做好蓄水灌溉,及時做好開溝排水。灌漿期,要做好病蟲害防控,實時監測預防,如田間發生高粱黑穗病、紅條病毒病時應人工及時拔除帶病株,帶出田塊進行集中深埋處理,防止蔓延;蠟熟末期,搶抓晴天分批適時收獲。
降水分布不均,易出現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過程,易造成薏仁米等特色糧食作物倒伏、倒折等機械損傷,影響產量形成,要落實好中耕除草、扶植固定、科學施用肥水,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特色雜糧作物正常生長發育,加快生育進程,提高結實率,促進產量形成,確保安全成熟。
根據災區需求,協調有關部門,按照程序及時組織區域種子、種苗、化肥、地膜、農(獸、漁)藥等各種農業生產資料的調劑、調撥。指導災區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及時搶種、補種、改種各類應時農作物;指導受災農戶和畜禽養殖單位做好畜禽棚舍加固維護和死亡畜禽的無害化處理,及時開展消毒滅源工作。立即協調農業保險機構及時對投保報案的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的損失情況進行勘損,并對損失情況進行調查評估,確定理賠方案及早撥付理賠資金。加強與各級水務部門溝通,及時調動機電排灌設備,疏通渠道,協助災區修復損毀農田、養殖水面和各類農業水利基礎設施。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把應對農業自然災害作為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重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完善應急預案,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切實減輕災害損失,奮力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
積極協調財政部門,根據災情發生程度,第一時間下撥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幫助農民開展災后自救。做好中央財政2021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耕地地力補貼資金發放工作,釋放支持糧食生產的積極信號,保障農民種糧收益,穩定種糧農民收入。會同發展改革,糧食和物資儲備等部門做好夏季糧油收購工作,落實好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聯合全州各家保險公司,成立農業保險定損理賠專家小組,協助進行現場查勘、定損理賠等工作,確保參保農戶災后及時賠付、迅速恢復生產,達到讓農戶在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放心種、安心養,基本實現對農業產業“有災保成本,無災保收入”。
在關鍵農時季節,結合黔西南州十大產業,制作特色產業和糧食作物等防災減災技術宣傳手冊,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小視頻等方式,加大農業減災防災知識的宣傳,動員群眾參與防災減災工作,提高農戶防災減災技術,增強安全生產意識。積極宣傳各縣市(新區)秋糧生產和防災抗災救災的好經驗、好做法,樹立典型,為全州秋糧豐收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加強風險隱患排查宣傳,防止發生農業次生、衍生災害,有效防范自然災害和農業安全生產領域發生耦合事故。做好輿論引導,防止部分媒體過分炒作災情。
企業拆除方案篇六
按照國家、省市應急救援有關規定,為增強公司員工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能有力、有序、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如下應急救援演練計劃。
1、檢驗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的可行性與全面性,通過演練提高應急救援實戰能力,對公司應急計劃予以進一步完善。
2、提高應急救援隊員對自己職責的掌握程度及突發事故的緊急應變能力,進一步熟悉、熟練應急預案流程;掌握應急程序和提高各崗位之間協調能力。
3、進一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方針,確保公司及員工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為加強對應急預案演練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演練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成立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時間:20xx年月日上午9點
地點:公司煙花爆竹儲存庫
(一)、事故發生
演練假想公司倉庫附近麥田夏收,村民燃燒秸稈造成零星火苗飄落到庫房院內,引燃了院內的雜草。
(二)、預案啟動
公司倉庫現場值班人員發現險情后,立即向公司總經理匯報。公司總經理接到報告后,立即宣布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公司應急救援隊伍迅速展開救援行動。
(三)、應急響應
根據總經理指令,公司應急救援隊進入應急救援實戰狀態,按照職責分工,迅速調動應急救援人員和裝備。
(四)、應急處置
應急救援人員迅速用滅火器分別對著火點及周邊區域進行撲救和控制,防止火災蔓延,為迅速控制險情,同時采取啟動消防水泵、連接消防水帶等措施快速撲滅火源,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五)、應急終止
公司救援隊向總經理報告相關情況:火災險情已全部消除,經全面排查,未發現遺漏火種,經指揮部現場合議決定解除應急狀態,并由總經理宣布應急狀態解除。
(六)、領導講評
請縣安監局副局長作總結講評。
(一)、公司所有參演人員要強化工作責任,認真履行職責,服從統一調度和安排。
(二)通過此次活動逐步熟悉預案演練,確保演練取得實際效果。
企業拆除方案篇七
為認真落實^v^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家、省、市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實做好新冠肺炎預防控制工作,迅速有效開展疫情發生時的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全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v^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北侖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北侖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范要求。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區行政區域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
四、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聯防聯控,明確責任;平戰結合,常備不懈;預防為主,科學應對;快速反應,規范處置。
五、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一)應急指揮部。疫情發生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自動轉化為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在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下,負責對全區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的協調和指揮,作出疫情處置重大決策,決定要采取的措施。
(二)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疫情發生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自動轉化為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下,組織、協調全區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完成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三)成員單位。疫情發生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相關成員單位自動轉化為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在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下,按照工作組和部門職責,執行落實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相關工作。
(四)現場應急指揮部。疫情發生后,事發地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自動轉化為街道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指揮部,作為現場應急指揮部,在區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組織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和區應急指揮部交辦的相關工作。
六、監測與報告
(一)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