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修飾表格的教學反思篇一
目前,excel模塊上了兩節課。
第一課:
導入部分:設計了一個調查問卷,對前一模塊wrd的教學作了自我評價,讓學生自己評自己的表現,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還簡評自己的學習感受。(大多能客觀評價自己。說自己不合格的,提出了看不懂,學不會、沒基礎等問題)另外還設計了之后統計數據會用的幾個問題,如:生日日期、生日愿望、用5個詞形容自己、用幾個詞形容自己最好的朋友,本周末想做什么、本學期末想做什么、高中結束后想做什么等。
教學內容:excel軟件的簡介和功能展示,練習和課堂任務是數據的快速錄入。
(設計的是比較基礎的數據填充、文本填充、序列填充,主要讓學生打基礎,尤其是部分學生還沒完全適應邊看教程邊自主學習的方式。另外,任務有些地方如果操作不熟練是容易出錯的,也需要加強練習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
教學輔助:ppt版基礎教程
(設計了8個關于excel的基本問題,一則是引導學生觀看ppt版的教程,二則便于學生測試對excel的了解程度)
結果反饋:調查問卷收集完成,導出了excel格式的數據統計表;學生基本都能完成數據的錄入練習。另外,學生對調查問卷的結果很感興趣。所以隱藏姓名稍微展示了一點數據。
第二課:
教學輔助:excel練習表(附帶操作教程)、調查問卷數據表(為了保護隱私,刪除了學生姓名和座位號等信息,但保留了生日信息)
教學內容:表格設計及數據錄入、表格修飾及格式設計、表格的行列調整
課堂任務:調查問卷數據表的個性化修飾(根據教學內容自主調整表格,比如單元格文本位置、行高列寬、單元格自動轉行,顏色設計等)
結果反饋:一直在培養學生自己控制學習節奏,根據教程自主學習的習慣。現在大多數都能在課前自行下載并了解學習內容了,但上交作業時,需先改好名字再自行上交,仍有學生記不住,這個需要再強調兩三次課才行。根據學生上交的作業來看,能運用到新學的.內容,但還不夠細心,少數學生在設計時顧頭不顧尾,或沒照顧整體,或者顏色用得太多,字體選擇不當。對于設計時要考慮的結構、美感、實用這三點還需要多感受一下。
設計構思:使用調查問卷,學生對兩個模塊的轉換有了心理準備,也對數據收集的方式有了認識,直接用本班的數據,學生除了對數據內容感興趣,還對統計結果有一定期待。另外,其中兩個問題是對下一模塊ppt的提前預練(形容自己和形容朋友的5個詞,這個會在后面用到)
數據的加工與處理這個模塊除了需要軟件知識、函數知識,最重要的還是數據分析及應用。因此,數據能表達什么、它的魅力在哪,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也希望能通過數據分析帶動學生思考數據統計的意義及遠景。
修飾表格的教學反思篇二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作為教者更是收獲頗豐。
本節課本人感到成功之處就在于課堂的點撥和引導到位,能讓學生有的放矢地去改正與完善。要做到有效點撥,我認為教者首先課前要做到充分備課,自己先要明確每道題應讓學生注意什么,學生可能回在什么地方有不足或出錯,做到心中有譜。其次,教者要仔細聽學生發言,及時發現學生答案的不足之處,做到因勢利導;及時肯定學生發言中的優點,同時提醒其他同學注意,而不應該死抱著自己備好的教案。再次,應注意教者的語言應有指向性,不能對學生的發言簡單評判為“對”或“錯”,“好”或“不好”,應讓學生通過教者的點撥語就能知道向什么方向思考或從什么角度改進。這節課我基本做到了這三點。
另一點很重要的收獲就是本節課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節課,學生的主體地位盡管得到了體現,但學生參與的面還不夠廣。課堂本就應該是所有學生的.課堂,而不應該僅僅是某些思維敏捷的,表現積極的學生的課堂。針對這種情況,教者首先應用激勵性語言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在教學方式上也應有所改變,應多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課堂,盡量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取得最大收獲。
修飾表格的教學反思篇三
每上一堂課,我們都要進行反思,學生在這堂課上學到了什么知識?今天,《我的'課程-表格的制作》,這一課時,主要圍繞制作表格的方法和步驟來展開教學的,本節課的重難點是創建表格的方法。
由于這個班的學生的底子好,本節課我沒有采用“教師講,學生聽,再操作”的教學方式,而是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學生邊看書邊練,很快就能學會了本節課內容,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這節課,從最基礎的問題入手,先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也使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表格,再請兩名學生上臺演示,一名學生負責解說步驟,一名學生負責操作,最后,我再匯總一次。
存在的問題:首先,由于我對教材的把握上和理解上不夠到位,導致上課時,某些地方的講解不到位。其次,備課時間短,專業知識不扎實,所以上課時信心不足。
往后我繼續學習,刻苦鉆研,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專業素養,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修飾表格的教學反思篇四
我在教學中是通過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啟發并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先出示表格效果圖,帶領學生認識表格的組成結構,給學生明確任務(制作接近效果圖的一張表格),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閱讀完成這一任務的兩個步驟:
第一步制作表格:設置表格行與列數。
第二步編輯表格:
1、對齊表格文字。
2、合并單元格。
3、添加表格線。
教師示范,學生看著大屏幕跟著操作,引導學生完成本節課的任務。
然后,教師在介紹了制作表格的一般方法后,布置學生制作“班級課程”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測試學生對表格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大部分的學生都能迅速地完成這一表格的制作,學生嘗試表格的制作成功后的喜悅。
在談編輯課程表時,首先確定選取編輯對象,具體介紹了選取方法,清晰、及時,并指導學生通過鼠標調整表格的列寬或行高的方法和技巧,為下一節課美化表格做準備。
最后,要求學生試制作一張“雙休日活動安排表”這一殘缺不全的表格,給學生設置難度,目的是為了解學生對本次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操作能力,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修飾表格的教學反思篇五
本節信息技術課的主要內容是調整表格,是一節比較枯燥的wps《調整表格》操作課,難于讓學生有興趣的那種課,雖然,沒上過wps教材,但畢竟跟word表格操作有共同的地方,覺得心里壓力還不會很大,不象第一節課快樂打字這種課型我太陌生,每一句每一字都學著師傅來,沒辦法自主發揮。但要怎樣把一節枯燥的課上得讓學生有興趣,這才是我最要研究的地方,而且時間太短了,能準備的時間只有一天,還要包括寫教學反思、做課件,準備板書等,心里真有些急。于是在星期六晚上跟大家活動完回到賓館已是近十二點,一個人就開始苦思著如何來設計這個課,怎么才能把這個課上得盡量有趣,直到夜二點多,終于教學設計、流程漸漸清晰。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來完善教學設計,做課件,準備板書,直到下午二點多,一切搞定。頓時,輕松了很多,晚上的集體打球也能如期參加了,盡管中午還是餓著肚子的,人已很虛弱。
在教學設計中,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和熱情,我精心設計了實小和自己學校兩個學校的大課間活動情景引入,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喜歡上,有興趣上,后面每個環節我也精心準備,任務清楚,并且每個任務都讓學生能帶有目的性去完成,不是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如在設計刪除表格環節中我就通過出現兩個學校的數據表格調查表,告訴學生老師自己學校表格已經有了,現在,只想保留我們實小的`數據表怎么辦。聽到這,學生興趣盎然,當然非常樂意去研究學習怎樣刪除表格。通過每個環節的精心設計,盡量讓學生能夠把熱情保持到底,完成教學任務。避免學生因枯燥而厭學的情景發生。功夫不負有心人,整節課終于能夠如期完成預設目標。
在課后的評課中,師傅給了很大的肯定,使我受寵若驚,師傅給我的評價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能夠備教材,備學生,備環境。教學特點是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為什么要學,為什么要這樣。整節課老師從容,學生輕松。然后又根據我的特點給我提出更高要求,要形成養成自然的教學風格,上自然而然的課。同時在評課中也得到同伴們的一定好評。最后,師傅也指出了,信息技術的多樣性,技能的多能性,要讓學生知道條條道路通羅馬。是啊,因對教材的不通透,我還沒有意識到這點。怎么樣讓學生學信息技術課其樂無窮。這是我要不斷探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