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篇一
在設計時,我先從復習鋪墊導入,通過( )里最大能填幾、找近似數、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并讓學生說說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過程。
在探究新知環節,我利用學生熟悉的農田方面的知識引入,請學生提出問題,思考用什么方法解決“平均每公頃玉米施肥多少噸?”的方法,從而列出第一個例題372÷62,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60來試商,并讓學生說計算的過程,接著通過三個題目的練習,鞏固了用四舍法把除數看成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這個題型。但是在這個例題上花的時間有些過長,導致第二個例題花得時間不夠。
第二個例題是850÷17,是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20來試商。這道題既是第一次出現五入法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在上課時感覺到學生練習時計算的速度、正確率差異較大。
鞏固練習環節我設計了四道練習,有一定的層次性,第一題“根據試商情況,很快說出準確商。后面還設計了試商順口溜,但教學時沒來得及展示。
不足之處:
1、本節課我從農田方面的知識引入新課的學習,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二是想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整個課堂氣氛不怎么活躍,學生反應遲鈍。
2、對于練習題的做法處理不當,學生題量太大,只有10幾個學生在老師評講前完成了練習。
3、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考慮不周,照顧不到,學生練習時浪費了很多時間,使得本節課時間緊,教學超時,練習匆忙,形式單一。
4.過分強調算理,想讓每個學生明白算理,說算理,在這上面耽擱了太多時間。
今后采取的措施:
1、 加強口算練習力度。
2、多說、多算: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計算的過程來,多練習培養數感,掌握方法。
3、練習時采取多種形式。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教案除數是整十數的重要點
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篇二
從教學過程看,首先注意通過直觀方法引導學生感悟整十數的意義,認識數的組成,具體認識幾個十是幾十,以求形成整十數的概念。其中認識“一百”做得比較具體,讓學生看到“(9個十)再添1個十”是10個十,捆成一大捆是“一百”,清晰地感受10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個十。其次注意借助直觀體會寫數的方法,用計數器撥珠了解幾十怎樣寫出來。這些都是好的做法。
就本課而言,我覺得一問一答式的方式多了。課堂需要互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但簡單問答式對學生來說并沒有促進思維的作用,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思維的發展,因為它不需要學生主動尋求、思考知識間的聯系,學生就沒有機會利用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相關成份去認識所學數學知識的屬性、本質,去感受知識是怎樣生成和發展的。有效的互動是需要提供思維空間的,要特別注意所提的問題要有思維性。要從層次目標出發、圍繞知識本質設計問題,使學生需要通過思考和探究、討論和交流來理解所學內容。這既用于學生學習新知,也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除此以外,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1.加強數數,幫助學生體會和認識數的實際意義。在認識三十、六十時,可以讓學生借助直觀十個十個地數十、二十、三十……,分別認識3個十是三十、6個十是六十;學生數數時,不能僅拿出五十、七十,“舉起來看一看”,應該要求數出五十、七十放在桌面上,每次都讓學生數一數十、二十、三十……,并追問為什么是五十、七十,并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幾個十是幾十”。
2.認識數位的活動再適當加強一些。應該說通過數數生成“百位”的方式是好的。但可以加強一些。在十位上數滿10顆(即數到一百)時,不要采用直接說明的方法揭示數位,可以讓學生思考:十位上滿10顆是一百,要怎么撥?前一位就是什么數位?再根據學生的思考撥珠、揭示“百位”。這樣學生不僅了解右邊起第三位為什么是百位,還可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體會由于數數的需要產生了新的數位。
3.寫數、讀數應主要讓學生自己完成。對于整十數,學生已經有了寫、讀10、20的經驗,不必用問答式的方式由老師自己板書寫數。究竟怎樣做呢?我認為:一是可以在計數器上分別撥出四十、八十、一百,讓學生自己嘗試寫出來,再交流怎樣寫的,獲得整十數的寫法。二是寫數后應該讓學生讀數,認數不讀數是不行的。可以在寫數后,要求學生把寫出的數讀一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三是適當歸納整十數的寫法和讀法,使學生明確:幾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沒有單位直接寫0;十位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0不讀。這是以后千以內數、萬以內數和多位數讀寫的直接基礎。
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篇三
在本節課中,有許多新的知識點,商的定位,兩次試商,豎式的書寫等等。學生對算理的掌握理解有困難,因此,教學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組織學生回憶筆算的基本方法。為探索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奠定基礎。
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先比較除數和被除數的'前兩位,讓學生自己說出:當被除數前兩位數大于或等于除數時,商寫在十位上,繼續除,這時,商是兩位數;當被除數前兩位數小于除數時,應該用被除數前三位數除以除數,商寫個位上,這時,商就是一位數。
在不同形式的練習中,學生已能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的方法。
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篇四
用成人的眼光看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是再簡單不過了,但在兒童的眼里是抽象的。按照過去的教法,教師教學往往是直奔主題,即教學生學會唯一的計算法則:從加個位,5加3得8,再加十位上的數30,就是38。然后讓學生模仿,機械地訓練,使學生達到計算精確和熟練,便完成了教學目標。殊不知這樣的教學,學生只會覺得數學枯燥無趣,感受不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不難發現,學生剛開始對35加3的計算方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生知道結果是38,但當表述算理時,學生卻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考方法。其實,此時學生的頭腦中已蘊藏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緘默知識。大部分學生在生活經驗中已具備了“接數法”的計算方法,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那么,就要有意識地去挖掘他們頭腦中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和交流,大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的實際經驗,說出了各種巧妙的算法,展示了真實的思維過程。當學生概括出各種算法后,再引導他們進行比較,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我想以上這些細節的改變,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篇五
《認識整十數》是一年級下學期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學會從1數到20,并且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個十,2捆表示2個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認識100以內的整十數,鑒于學生已經對整十數有了一定的感知,課的一開始,我就直接在ppt上出示了三捆小棒,讓學生說一說是多少根,果不出所料,很多學生馬上就說出是30根小棒。當然只會說出數量是不夠的,于是我又問他們“你是怎樣又快又對的說出是30根小棒的呢?”有學生回答“上學期我們已經學過了一捆小棒就是10根,所以3捆小棒就是3個10根,也就是30根了。”這是一個小朋友的回答,也是班上絕大多數小朋友心里的想法,在一系列的訓練之后,我給學生稍微一提示,小朋友馬上就說出了小結的話:有幾捆小棒就是有(幾十)根了。在此,學生已經能夠進一步建立“十”的概念。
當然,課堂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要學生建立“十“的概念,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還有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僅僅滿足于學生會做題目,在課堂教學中仍然有許多需要探討和不斷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