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經歷一段特殊的時刻,或者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時,我們會通過反思和總結來獲取心得體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衛國戌邊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是一個民族最厚重的底色,是一個國家前行的關鍵力量。英雄們在關鍵時刻的關鍵選擇,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走向。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侖——走近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引起強烈反響,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他們以及無數邊防官兵都無愧于英雄的稱號,他們在關鍵性時刻做出的正確選擇為祖國和人民交上了滿分的答卷。
選擇忠誠,聽黨指揮的“英雄魂”重于泰山。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熱血青年選擇走上高原是因為理想,選擇留在高原則是因為“黨叫干啥就干啥”的堅定信仰。聽黨指揮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英雄的邊防官兵聽從黨的召喚,發揚喀喇昆侖精神,克服極度高寒缺氧,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始終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位上,他們完美地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叫“重于泰山”。英雄的部隊傳承著英雄的傳統,承載著英雄的基因,在關鍵時刻才能爆發出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亮劍精神,盡管以寡敵眾也要予以敵人迎頭痛擊,他們是當之無愧“最可愛的人”,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國有戰、召必來、戰必勝,新一代中國軍人必將發揚英雄精神,“學英雄、當英雄”,嚴陣以待,繼續捍衛英雄們誓死捍衛的國土。
選擇責任,能打勝仗的“英雄血”筑起長城。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身后就是祖國,就是甘愿拋灑熱血也不愿丟失一寸國土。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有獵槍,面對非法侵權挑釁行徑,英雄們英勇戰斗,敢于用勝利教訓敵人,迫使他們清醒,這就是英雄的選擇,也是中國軍人絕不丟失領土和主權強有力的回答!回想70年前,面對當時地球上最強軍事力量組成的聯軍,我們也沒有絲毫的畏懼和退縮,而是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用勝利贏得了全世界包括對手的尊重。70年過去了,這支軍隊裝備更加精良、物資更加充沛、斗志更加高昂,更加有信心用實力回擊某些人的陰謀和幻想。祖國山河終無恙,守邊護邊志更堅,“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戰斗后很多官兵自發地把這句話寫在了頭盔里、衣服上,英雄的選擇就是我們共同的選擇,也將永遠刻印在我們青春的胸膛里。
選擇奉獻,作風優良的“英雄志”守護和平。中國有太多的英雄,我們總是被最勇敢的英雄們保護得很好。當牛年的春節接近尾聲,全國人民開開心心過完年,我們必須意識到這種幸福是由太多“最可愛的人”奉獻青春甚至生命守護換來的。有人以為這個世界很和平、善良,有人幻想豺狼變了模樣,豈不知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我們的戰士爬冰臥雪正是為了不讓祖國的人民爬冰臥雪,英雄們流血犧牲正是為了不讓祖國的人民流血犧牲,吃最大的苦,打最硬的仗,英雄的志向是如此美麗和寬廣。“英雄團長”祁發寶所在的團,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跟外軍對峙時,干部站前面,戰士站后面;部隊用餐時,戰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外露營時,戰士睡里頭,干部睡風口。這是英雄的集體,團結的集體,如此優良的作風是人民軍隊所獨有,官兵一致、生死與共,必然能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英雄雖已離去,但英雄的精神永駐邊關!英雄屹立喀喇昆侖!屹立于天地之間!讓我們繼承英雄遺志,崇尚英雄精神,弘揚英雄主義,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
衛國戌邊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我軍邊防戰士與數倍于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斗,最終造成我方4名官兵犧牲,1名團長重傷。日前,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苦一點累一點我不怕,我希望能去到一支有戰斗力的部隊
帶著滿腔感恩之心和一股子敢打敢拼的韌勁兒,祁發寶在烏魯木齊陸軍學院學習期間嚴格自律、刻苦訓練,并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南疆軍區軍事課目考試。
首長曾問祁發寶:“以后想到哪個部隊去服役?”
就這樣,年輕的祁發寶進駐到西藏阿里地區。
站在沒有邊界線的國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移動的界碑!
祁發寶駐守前哨營房,處于海拔超過5500米的高地,營房和帳篷是奢侈品,極度的高寒缺氧給了戰士們最大的磨練與考驗。
“冬天阿里封山,長時可達20多天,沒有物資補寄,我們挖野菜、吃凍肉,十多年就這樣過來了。”祁發寶說。
2005年7月,祁發寶帶隊騎馬巡邏,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波濤洶涌的象泉河,途經一段不足50厘米寬的陡峭馬道時,軍馬突失前蹄、摔下懸崖,瞬間被河水吞噬,祁發寶也被重重地摔在懸崖邊上昏了過去,醒來時發現后背被劃出6、7道口子,鮮血直流。
“在我們的心中,站在沒有邊界線的國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移動的界碑!”
必須把戰士當兄弟看,這樣才能越苦親情越濃,越苦感情越真,越苦戰斗力越強!
2014年,祁發寶帶隊在某前哨執勤,每天徒步巡邏距離達30公里以上。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熱水,讓戰士們在睡前洗個熱水腳,祁發寶想盡辦法改造取暖火爐,利用晚飯后到點名前的時間給大家燒洗腳水,又利用熄燈后的時間燒第二天喝的開水。連續5個多月,每晚忙到凌晨兩三點,燒了6000多暖瓶的開水。
“18年里,和我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中有16人曾掉入冰河和雪坑遇險,2人殉職長眠雪山。”失去戰友的痛苦讓祁發寶黯然神傷,可更讓他欣慰的是盡管環境艱險至此,但每年老兵復員時,戰士仍們紛紛申請留隊;每年新兵下連,也紛紛爭取上前哨守防。
假如我能活到60歲……
致敬!
衛國戌邊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七尺男兒,青春許國。喀喇昆侖高原的嚴寒氣候,擋不住衛國戍邊的青春熱情!1997年祁發寶團長向組織申請到最艱苦的地方去。2009年大學剛畢業的陳紅軍毅然走進火熱的軍營,扎根高原,他說:“黨把自己放在什么崗位上,就要在什么崗位建功立業。”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在青春火苗正在燃燒的時刻也選擇走向戍邊衛國的光榮道路。他們堅定不移地跟黨走、聽黨話,把青春夢想奉獻給了身上的軍裝,鐵骨錚錚戍邊關,無私無畏守家鄉。七尺男兒,戍邊守關;青春年華,保衛家國;忠黨為民,身披綠衣;為國為家,再難許卿。他們在靈魂深處鐫刻下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和對國家的信仰,毅然在肩上擔起使命和責任,揮灑青春和熱血在苦寒邊疆。他們以行動詮釋了堅決聽黨話、跟黨走的錚錚誓言!
用忠誠干凈擔當書寫“最美”,“最美”就是“忠誠心”“干凈心”“擔當心”,用行動扛起黨和人民的重托。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最美”就是“忠誠心”。忠誠是人民心中的至德,也是共產黨員最崇高最鮮明的優秀品格。對黨絕對忠誠,既是政治標準,更是實踐標準。衡量一名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包括政治忠誠、思想忠誠、行動忠誠。常言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前一輩干部,無不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限忠誠。“最美”就是“忠誠心”,“最美公務員”聞令而動,聽令而行,一切行動聽指揮,做到哪里需要去哪里。在疫情防控一線,“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組建北京市馳援湖北醫療隊的消息傳來,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劉立飛第一時間報名,義無反顧沖上戰“疫”第一線,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二級警長張慶福連續59個日夜奮戰在軌跡核查第一線,日均工作超過18個小時;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投身脫貧攻堅戰;在防汛救災一線,他們當先鋒作表率,筑牢“紅色城墻”。
“上善若水,故幾于道”,“最美”是“干凈心”。格物致知,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干凈的透徹是最美的。倘若做人不干凈,黨性不純潔,必然會淹沒在“糖衣炮彈”的包圍之中。“最美”是“干凈心”。實踐證明,你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天津市河東區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高燕梅是脫貧一線的突擊隊員,她說:“扶貧三年,心系甘南,有幸為甘南群眾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覺得自己的人生特別有意義。”今年汛期,江西省余干縣梅港鄉汛情嚴重,信江水位超警戒高水位運行,如果圩堤倒塌,梅港6個村委會、3000戶群眾、2萬畝良田將浸泡在洪水當中,江西省余干縣梅港鄉人民政府四級主任科員桂河標是第一個為探明水下情況不顧危險,跳入水中試河底探洞口的人,用實干贏得群眾好口碑。為官之德在于干凈,“最美公務員”始終秉持公心、不藏私心,保持思想上的絕對純潔、信念上的絕對堅定,始終如一、一以貫之,這樣才能在任何風險與挑戰到來時恪盡職守、真情奉獻。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最美”是“擔當心”。古語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個人要成大器,必須到重大斗爭中去經受鍛煉,像打磨玉石一樣磨礪意志,才會終有所成。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最美公務員”不是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有的,要有真材實料去擔當。“最美”是“擔當心”,他們的心中無時無刻裝著黨和人民,在面對困難時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以“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人民干部的兒子,我先上!”的勇氣和擔當,沖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脫貧攻堅、防汛救災等斗爭一線最前面,多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絕不是做做樣子、擺擺譜子。“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作為年輕干部,我們要向“最美公務員”看齊,善于知責與行責,在各種克難攻堅中磨礪增長膽識和才干,在不懈奮斗中成就出彩人生。
衛國戌邊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近日,解放軍報刊發了反映中印邊境任務部隊官兵衛國戍邊先進事跡的綜合報道,同時報道稱,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歷史不容篡改,英雄不能遺忘。在印方多次渲染炒作去年6月的邊境沖突傷亡事件,歪曲事實真相,誤導國際輿論,污蔑中國邊防部隊官兵的情況下,中國媒體將事件真相進行客觀報道,不僅有利于人們了解事實真偽和是非曲直,也讓人們認識了一批熱愛和平、忠誠使命、捍衛正義的英雄官兵,表達了對衛國戍邊英雄烈士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
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在去年6月的邊境沖突中,面對印方的非法挑釁和暴力行徑,邊防官兵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勇往直前、敢于斗爭,用“寧灑熱血,不失寸土”的赤膽忠誠和“官兵一致,生死與共”的戰斗精神予以堅決回擊,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令人痛惜的是,隊伍中有4名官兵犧牲、1名團長受重傷。在犧牲的官兵中,有人還有4個多月就要做爸爸了,有人一直憧憬著娶上他心愛的姑娘……但是很可惜,他們沒能等到這一天,而是將生命和青春永遠留在了高原,獻給了祖國。
萬家團圓時,將士未下鞍。在萬家燈火、闔家團圓的幸福時刻,我們不能忘記,有一群錚錚傲骨的鋼鐵英雄,他們駐守在祖國邊疆,忍受著惡劣的環境和無盡的孤獨,保衛祖國的錦繡河山,守護我們的幸福家園。無論是海島荒漠還是雪山冰川,他們御敵守邊、枕戈待旦,艱苦奮斗能樂在其中,辛苦備戰也毫無怨言。“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是他們唯一的信仰。在危險面前,他們剛毅果敢、挺身而出、無私無畏,把一個個哨位、戰位、崗位變成敵人無法逾越的鋼鐵堡壘,捍衛著國家主權,守護著祖國疆土,用“無我”精神譜寫新時代強軍偉業的壯麗篇章。
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邊防官兵的“無我”精神,不僅是最珍貴的精神品質,更應該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的精神共勉。不論在什么崗位,從事什么職業,也不論擔任什么職務,我們都應該學習邊防官兵“愿得此身長報國”的赤膽忠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持不懈和“亂云飛渡仍從容”的豁達樂觀,奮蹄新時代,犇向新征程!
衛國戌邊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2月20日,農歷正月初九,河南省延津縣石婆固鎮東龍王廟村家家戶戶大門上張貼的春聯依然火紅,而位于村西頭的一戶人家沒有張貼春聯,但門前的“軍屬光榮”“光榮之家”等銘牌十分顯眼。這戶人家,就是烈士肖思遠的家。
2020年6月,肖思遠因在邊境沖突中誓死捍衛國土而英勇犧牲,年僅24歲。
肖勝松把記者請進東屋。這是兩個房間相連的套房,也是之前為肖思遠準備的婚房。如今,這里設成了追思的靈堂。
肖思遠在長輩眼里是個特別孝順、有擔當的孩子。肖勝松記憶很深刻,肖思遠的伯父生病住院治療,肖思遠在醫院陪了20多天,直到伯父去世。放假回家時,還總是幫家里人洗刷鍋碗瓢勺,想通過自己的勞動讓家人多休息一會。
肖思遠跟父母的關系一向很好,如果沒有任務,他會經常跟父母通過電話或視頻聯系。父子倆經常相互開玩笑。
去年春節肖思遠回家探親曾承諾,等下次回家帶上女朋友給爸媽見見,但沒想到那次與家人的分別竟成了永別。“他的這句承諾再也無法兌現了。”肖勝松說,兒子帶著這個遺憾走了。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宣傳部副部長蔣鵬告訴記者,追思烈士肖思遠,將激勵全校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這是肖思遠寫在戰地日記里的一句話。錚錚誓言,擲地有聲,從文弱書生到鋼鐵軍人,肖思遠用鮮血和生命向祖國和人民遞交了一份不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