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計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方向,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和管理時間、資源和任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美術教案教學計劃篇一
經過以前一年多的學習,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對想象畫、記憶畫,有較強烈表現欲望,色彩表現力強,同時繪畫作業普遍水平較高。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制作。
3,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等能力。
本冊教材五個單元共二十課,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等方面。具體有以玩具為題材,以兒童生活與科技益智結合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進行欣賞與創作學習。有以動物為題材,以想象為手段,以編織動物童話故事為目的的進行設計。有以“學生與生活、自然”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表現大自然、生活物象的情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有以“學生與文化生活”為切入點,學習小泥人、泥面具等內容,讓學生感知中國陶瓷,體會民間玩具獨特的審美趣味,培養對勞動人民熱愛的情感等。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求新、求異為目的,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滿足各種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愿望。
1,想象畫的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繪畫練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進行工藝制作,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美術興趣。
1,想象能力的培養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繪畫、工藝教學中,使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空間想象力也有所發展。
1、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性的滲透,采取好學生帶動差學生的方法。
2、要求在構圖時飽滿,畫滿,畫大,畫得有生氣,有意趣。
3、通過課堂講評作業,教繪畫技能與工藝制作相結合,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技能表現。
1、知識教育要點
(1)對各種自然平面形進行認識和感受。
(2)運用復雜平面形和組合平面形表現景和物。
(3)用記憶畫形式表現自己的人和物,豐富兒童的視覺記憶表象。
(4)運用各種平面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對稱形和不對稱形。
(5)學習撕、剪、拼、貼等手工制作方法。
(6)了解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欣賞祖國自然風光。
2、能力培養要點
(1)激發學生觀察生活、自然的興趣。初步培養注意力和觀察力。
(2)在繪畫中能大量描繪所見所想的形狀,畫出色彩鮮明的畫面。
(3)熟練使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涂、描、撕、剪、拼貼等,較順利地完成作業。
(4)培養學生通過感受和想象,對美術館作品和自然風光進行改革欣賞。
3、審美教育要點
(1)通過欣賞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使學生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風光。
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1影子大王
2灑水成畫
3自畫像
4美麗的昆蟲
5神鳥變樹
6聽聽畫畫
7小蝌蚪
8神奇的畫冊
9大嘴巴
10童話屋
11搖滾小精靈
12紅燈停綠燈行
13捏泥動物
14請你告訴我考試
二年級美術教案教學計劃篇二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形、色、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了各種工具,體驗了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物象,有一定的色彩基礎,也具備了一定的線條以及多種材料的運用能力。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并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也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本冊教材內容采用散點式的結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
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二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內容共19課,內容涵蓋造型o表現、設計o應用、欣賞o評述、綜合o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o表現和設計o應用領域占較大的比重,欣賞o評述領域大多隨堂分配在各課中。
本冊教學內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人文內容也有遞進關系。
全冊共計19課。
包括《植物寫生》、《巧用對稱形》、《放學了》。
《設計生活標志》、《生命之源――水》、《材質的美》。
《用彩墨畫鳥》、《用彩墨畫魚》、《刻印的樂趣》。
《學畫農民畫》、《提袋的設計》、《降落傘》。
《別致的小花瓶》、《艷麗的大公雞》。
《把自己的畫制成拼圖》、《畫家梵高》。
《大師畫我也畫》、《精彩的戲曲》。
《你追我趕》。
根據《課標》精神,著力改變以往美術學習的機械模仿,不以單純掌握專業知識技能與目標,而是讓學生在圍繞人文主題的美術學習中,輕松、快樂地學習藝術基本知識與技能,了解藝術的歷史和文化涵養,形成藝術能力和藝術經驗,獲得尊重、關懷、友善、合作、分享等素養,啟蒙每個人的真性情,促進個性的完善與發展。具體為:
1,通過藝術與生活的連接,使學生發現生活美,使之更加熱愛生活,通過藝術與情感的連接,豐富學生的思想,使其感情更加豐富。
,通過藝術與文化的連接,讓學生增加多元文化意識,開闊視野。
3,通過藝術與科學的連接,了解降落傘的原理,增加學生的綜合知識。
一,總學習目標:
美術教學內容要體現時代精神,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美術教學內容應適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美術教學內容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所以本冊教學目標以《美術新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美術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內容結構為基本特征的美術教材新體系。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造型o表現領域:進一步認識形、色、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設計o應用領域: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o評述領域: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的形式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o探索領域:采用造型游戲等方法,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單元周次日期教學內容課時備注
第一周始業課
植物寫生
第二周植物寫生
巧用對稱形
第三周巧用對稱形
放學了
第四周放學了
設計生活標志
第五周設計生活標志
生命之源――水
第六周材質的美
用彩墨畫鳥
第七周用彩墨畫魚
刻印的樂趣
第八周刻印的樂趣
學畫農民畫
第九周機動
第十周學畫農民畫
提袋的設計
第十一周提袋的設計
降落傘
第十二周別致的小花瓶
第十三周機動1放假
第十四周艷麗的大公雞
第十五周把自己的畫制成拼圖
第十六周畫家凡。
第十七周大師畫我也畫6.1活動一天
第十八周精彩的戲劇
第十九周期末考核
第二十周期末考試
二年級美術教案教學計劃篇三
二年級(4)班、(5)班共有117名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訓練,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但在繪畫,動手過程中還缺乏大膽想象創造,這些方面有待提高,學生構圖布局還不夠完整。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主要內容: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點、線、面的游戲、橡皮泥塑、繪畫、手工制作、紙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二年級美術教案教學計劃篇四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造型·表現: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欣賞·評述: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
目的:教學中通過學生嘗試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方法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形、色創作的藝術魅力,以及設計制作活動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對的美術素養和興趣,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啟發、誘導學生藝術創造潛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重點:了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增強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難點: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審美情操,滲透德育。
二年級分2個班級。經過在校的學習,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在積極的情感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創造力。本學期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嘗試不同的工具,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大膽動腦、動手,體驗形、色的變化與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記責任感,發揮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1)遵循審美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比較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提高學生審美趣味。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
3)加強師生的雙邊關系,即中是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大膽改革。
5)改變評價方法,采用自己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教師評價或家長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尊重個性差異,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二年級美術教案教學計劃篇五
本冊教材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方面。具體有繪畫、泥塑、剪紙、手工、欣賞。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求新、求異為目的,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滿足各種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愿望。
(一)、全冊共20課,教材編排方式較二年級教材有所改變:
1、更加重視學生活動的設計。活動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單一到綜合、由課內到課外的原則。
2、加強了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特別是語文(文學)學科的綜合。
(二)、各課內容的編排有很多漂亮的圖片,展示了學生活動過程及其學生作品圖片,便于教師進行教學參考和學生自學。
二、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愛美、尋美、創美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美術的情感。
2、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各種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嘗試使用多種媒材自由地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并能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造型活動和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4、鼓勵學生觀察生活、欣賞美,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多種綜合、探索體驗活動,發展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各單元重、難點分析
1、前四課主要是了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
2、第五課至第十四課主要是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增強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3、最后幾課主要是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審美情操,滲透德育。
四、教學措施
1、遵循審美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比較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提高學生審美趣味。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
3、加強師生的雙邊關系,即中是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大膽改革。
5、改變評價方法,采用自己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教師評價或家長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尊重個性差異,重視學生的自己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二年級美術教案教學計劃篇六
經過以前一年多的學習,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對想象畫、記憶畫,有較強烈表現欲望,色彩表現力強,同時繪畫作業普遍水平較高。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制作。3,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等能力。
目的:教學中通過學生嘗試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方法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形、色創作的藝術魅力,以及設計制作活動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對的美術素養和興趣,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啟發、誘導學生藝術創造潛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重點:了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增強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難點: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審美情操,滲透德育。
1)、遵循審美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比較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提高學生審美趣味。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
3)加強師生的雙邊關系,即中是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大膽改革。
5)改變評價方法,采用自己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教師評價或家長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尊重個性差異,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第一周:始業教育
第二周:1 畫家筆下的快樂童年
第三周:2 我的假日
第四周:3 游樂園
第五周:4 船兒出航
第六周:5 我們喜歡的動畫形象
第七周:6 動漫寶寶
第八周:7 光榮的獎章
第九周:8 走迷宮
第十周:9 動物造型餅干
第十一周:10 做一顆大樹
第十二周:11 泥塑恐龍
第十三周: 12 炫彩的天空
第十四周:13 小鳥的家
第十五周:14 奇特的夢
第十六周:15 淘氣堡
第十七周:16 剪影
第十八周:17 剪花邊
第十九周:18 站立的折紙動物
第二十周 :19 手拉手好朋友
第二十一周:20 剪紙欣賞
二年級美術教案教學計劃篇七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系,繼續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美術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學習方式。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腳丫、剪刀添畫、小老虎、動物聚會、左鄰右舍、六面怪臉、快樂地舞蹈、彩點點、動漫亮相、民間玩具、小蝸牛慢慢爬、打扮相框、雜技高手、男生女生、四格畫、信封妹妹、影子大王、聽聽畫畫、蹦蹦跳跳、小泥人、猴子上樹、剪紙動物。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認知的.訓練,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但在繪畫,動手過程中還缺乏大膽想象創造,這些方面有待提高。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制作。
3、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等能力。
1、努力鉆研教材,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做好課前準備,精心制作教具 。
3、運用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繪畫興趣。
4、充分展示圖片,作品等教學手段,教師加以示范。
周次 內容
一 大腳丫
二 剪刀添畫、小老虎
三 動物聚會
四 左鄰右舍
五 六面怪胎、快樂地舞蹈
六 彩點點
七 動漫亮相
八 民間玩具
九 小蝸牛慢慢爬
十 打扮相框
十一 雜技高手、男生女生
十二 四格畫
十三 信封娃娃、影子大王
十四 聽聽畫畫
十五 蹦蹦跳跳
十六 小泥人
十七 猴子上樹
十八 剪紙動物
十九 復習迎考
二年級美術教案教學計劃篇八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總指針,以《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為切實做到從具體學情出發,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條件,實現《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學計劃。
本冊教學對象是二年級一期學生,有以下特點:
1、學生有濃厚的繪畫興趣。
2、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能進行完整的畫面構思、表現。
3、學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和堅定的美術學習目標。
(一)、全冊共一十四課,教材編排方式較一年級教材有所改變:
1、更加重視學生活動的設計。如一年級教材用手指圖標表示的學習任務,在第三冊教材中用“活動”二字代替,突出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理念。在3、4、11、12課都分別圍繞本課學習主題進行了兩個以上活動設計,活動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單一到綜合、由課內到課外的原則。
2、加強了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特別是語文(文學)學科的綜合。如第6課是美術學科與音樂學科的綜合,第7、8、10課是美術與語文(文學)學科的綜合,第12課則是美術學科與現實社會相聯系的綜合。
(二)、根據各課的學習內容,我認為以下各課分別主要屬于下列學習領域:
2、設計應用:8、9、11、3(活動三)、4(活動三)
3、欣賞評述:14
4、“綜合﹒探索”領域:6、7、10、12
各學習領域沒有十分明確的劃分,它們總在一定程度上發生綜合。
(三)、各課內容的編排有很多漂亮的圖片,展示了學生活動過程及其學生作品圖片,便于教師進行教學參考和學生自學。
1、激發學生愛美、尋美、創美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美術的情感。
2、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各種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嘗試使用多種媒材自由地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并能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造型活動和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4、鼓勵學生觀察生活、欣賞美,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多種綜合、探索體驗活動,發展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周次
課序
周次
課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