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篇一
課堂教學組織得好不好關系到這一節課學生學習的效果。很明顯,組織得好,效果則好,反之則差也。如何駕馭課堂呢?如何在課堂教學是游刃有余呢?我想到的第一點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上課時應專心聽講,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發言時聲音要響亮等等。第二點是老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奇心強。上課時,老師就應該多多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有就是要合理設計一些游戲來引起學生的注意,以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激情飽滿,但是學生激情不夠,積極性不夠高,說明引導做的還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對學生持久注意力的培養,努力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一節課中思維能充分的動起來,是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計算課如何引導學生說明算理
在教學這一課時時,也就是當講到10+20=30時,你是怎樣算的?當學生講不明理時,該如何引導呢?聽了好幾位“前輩”的指導,讓我有所悟。也就是當學生講不出來時,千萬不要限制學生的思路,一是可以利用情境圖來說明理。二是可以借助小棒來幫助學生說理,明理。不要老是想著按自己的教學設計來教學,應重視課堂的生成資源,順著學生的思維進行教學。
在鞏固練習中,同樣發現很多孩子雖然可以正確的算出結果,可是,當我問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但是不敢表達或是表達不清楚。這就說明了這節課教師包辦代替的太多了,學生說的少了,應該讓學生多說。
三、細節問題
1.在教學算法的過程中學生表述不清時,出現了教師搶話的現象,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不應過分著急。
2.本節課教學的速度還是有些慢,密度小,在練習中應該完全放開學生,讓學生自由練,自己游戲,作為低年級的教師,聲音應該在柔和些,語速在慢些,評價性的語言應該在豐富些。
這節課存在的問題,我會多加總結,在以后的教學中多注意這些問題,積累經驗,努力加以改正,爭取做好每個細節,使我的'數學教學更具趣味性,實用性。
一年級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篇二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我把本課的教學設計大體分三個層次:
第一,以實際情境啟發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第二,讓學生討論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
這樣安排,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提出有關的計算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1、激情導入新課
抓準了本課知識的切入口,自然地引入對于整十數概念的理解,同時引入課題。
2、放手讓學生探究
(1)問題的發現:由春天的公園的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數學問題,增強了問題意識,激發了解決問題的欲望。動態生成教學資源,相信學生一定能行,留些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材料的提供者。
(2)問題的解決:為學生提供探索的時空,讓學生自己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樣化的局面。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交流,并在試一試中進行算法的有效遷移,從而幫助學生明確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法。
3、鼓勵思考,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打破了以往用十作單位計算的唯一思路,培養學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學10+20時,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是怎樣算的,而不是程式化地敘述算理,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在總結評價時,不強調各種計算方法的優劣,而是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比如:在一個孩子提出的數學問題是:紅花.黃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三步計算的問題時,我及時表揚了他;當孩子敘述得不全面時,我說:你說得還不完全,請哪一位幫幫他,再補充。在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時,老師發現你不僅聽得仔細,而且說得也好!正是在這種具體而又具有明確的`導向性評價中,使孩子們既獲得了成功的的體驗,又使他們明確了自己在哪方面還需要努力,學生的學習熱情一直很高。
4、在重視學習方式轉變的同時,更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3)本課的練習設計注意到了這樣幾點:
a.講究練習的形式;
b.多進行口頭練習;
c.突出難點,講究實效。
練習設計生動有趣,充分激活學生參與的熱情,及時組織學生對算法進行探討交流,觀察比較,加深了學生對算法的理解感悟,促進了學生不斷地進行算法優化。學生在不斷感悟、體驗的基礎上,鍛練了思維的靈活性,初步形成了優化意識。
這節課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1.語言上要更加的簡練為好。不要替孩子說話。
2.班大人多,個別孩子注意不到。
一年級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篇三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從內容上看,加減法計算從20以內已經開始拓展到100以內。其中主要的變化就是十位上數要和十位上的數相加減。在已經認識了整十數的意義的基礎上學習整十數相加減,有利于學生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這一多位數加,減計算的基本法則,從而為進一步學習100以內的數相加減打下基礎。
在教學時,我首先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并且挑了一道加法和一道減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然后復習數的組成,帶領學生認識像50,20這樣個位上的是0的100以內的兩位數叫做整十數。從而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情境題中40+30=?,很多學生都已經知道40+30=70.那么,學生是怎么想的呢?我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討論。學生的基礎思路是這樣的:(1)因為4+3=7,所以40+30=70。(2)因為70可以分成40和30。反而是書本上的4個十加上3個十是7個十,是70,這種想法學生并不喜歡,也很少有人能夠想到。于是我借助于黑板上的示范擺小棒:明確地說:老師想借助小棒算一算,然后把這一過程表達出來。雖然學生能算,但是我覺得為什么等于70這個算理是一定要讓學生清楚的。
練習完成得很順利。在練習中,還是努力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吧。
一年級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篇四
(二)進一步認識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并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的道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3+22+74+53+4
7-39-46-38-2
2.復習數的組成.
(1)8個十是()
5個十是()
(2)60里面有()個十
90里面有()個十
(二)學習新課
1.導入談話.
師:今天小動物們要在森林公園舉辦運動會,準備的獎品是小皮球.每盒10個,一共6盒.十個十個地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小皮球?(學生高興地數出: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一共有60個小皮球)
師:對!一共有60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
一年級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篇五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57頁例1及練習一的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直觀手段,數形結合引導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加深對算理的理解,能準確熟練地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滲透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過程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建構新知。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達成知識目標的同時,滲透對學生多種能力,如觀察、交流等的培養,感受生活數學,經歷豐富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及算法多樣化
教具準備:課件、木棒卡紙、小棒、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10個10個數,數到100
2、搶答題。知道答案就站起來
4+5=3+5=7+2=2+6=6+3=8―6=
師:真棒!繼續表現。
3、我會填。
50里面有個十8個十是()
一個數,十位上是6,個位上是0,這個數是()
師:咦!同學們,余老師發現這些題中有這3個數:50、80、60他們好像有什么共同之處喲?誰和老師有同感。
生:……
3、揭示課題
師:你們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好孩子。我們把個位是0的兩位數叫做整十數。(板書:整十數)今天,我們就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請同學們把課題齊讀一遍。(板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二、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1、教學整十數加整十數。
師:那誰能根據剛才我們收集的信息,提一個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生: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板書)
師: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生:30盆
師:你怎么知道是30盆。
生:10、20、30
師:噢!你是10個10個數出來的,這是一個辦法。那如果用列算式的.方法,誰會列式?個個都說自己會列,請你把它列在你的練習本上。開始!
(請生上臺來列)
生:10+20=
生:因為1加2等于3,所以10加20就等于30。
師:誰聽懂,他的方法?再說一次
生:……
生:表示1個十加2個十,結果就是3個十,3個十就是30。所以10+20=30。
師:這是一種方法,那還有別的方法嗎?剛才我看到有些小組用小木棒來幫忙。下面請他到黑板來演示一個擺小木棒的過程。
生:……
2、教學整十數減整十數。
師:公園里的花兒還有紫色的呢?看,誰最棒,最先告訴老師一共有多少盆紫花?
師:現在有個伯伯來了,請你觀察,這個伯
生:還剩多少盆紫花?
師:還能提別的數學問題嗎?
生:還剩多少盆花?
師:你們提的問題太具有挑戰了,請你任選其中一個問題來列式解決?把算式列在你的練習本上。
生:30―10=20
生:因為3減1等于2,所以30減10就等于20。
師:誰聽得懂,他的方法?再說一遍。
……
師:還有別的算法嗎?
生:……
師:同樣的我也看到某些同學用小棒來擺,我請他上來擺一擺。
生:……
生:……
3、對比練習,鞏固算法。
師:像這樣整十數加整十數,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題,你們會做嗎?光說還不行,老師得檢查檢查。請你拿出這張答題紙完成這4組題。看誰完成得又對又快。
3+2=4+5=6-4=8-3=
30+20=40+50=60-40=80-30=
小結:從同學們的發言中,這4組題中,每組題的第1個算式是表示幾個一加幾個一,或幾個一減幾個一,都是單位一的計算。每一組的第2個算式表示幾個十加幾個十,或幾個十減幾個十,都是單位十的計算。
三、拓展練習,鞏固新知。
第一關:我會看圖列算式。(課本練習一第1題)
第二關:我是計算小能手。(8道計算題)
第三關:摘智慧果。(40+()=9060-()=10)
第四關:我是生活家。(找找生活中哪些問題需要用到這個知識來解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拓展延伸
師:老師這里有兩道思考題:……
板書設計: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還剩多少盆紫花?
10+20=30(盆)30-10=20(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