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我們應該重視方案的制定和執行,不斷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家長活動開放日活動方案篇一
按照學校規定,11月30號,我校召開在校生家長會。以此為契機,通過與家長的交流,讓家長真切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讓家長積極地投入到我們的教育教學當中來,增進家長與學校的感情,為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營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圍,促使學生在校內外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0xx年11月30日(星期日)上午09:00
xx市職教中心三號教學樓xx教室
11月28日(周五)班主任讓學生周末回家通知家長開會時間、地點,為確保每一位家長的到來,班主任再以飛信(短信)方式通知家長一遍。這樣以便于家長安排好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并盡可能的讓學生的監護人來參加,對有事不能來參加家長會的人應提前做到心中有數,并通過協商另約家長見面時間。
開家長會之前應布置好教室,給家長以干凈、整潔、明快之感,提前通知課任老師做好開會準備;桌面放置明顯標識,引領家長找到自己孩子的座位。并做好課件準備,以圖片、文字等形式準備好對學生期中考試的分析等。
1、家長及時簽到。
2、班主任宣講本次家長會的內容,讓家長提前做到心中有數。
3、班主任匯報前期工作內容及工作成績。
4、班主任匯報紀律、學習及完成作業情況及常規管理狀況。
5、請各課任老師談近期學生的學習情況,向家長匯報并作以指導,以謀求合作。
6、家長會結束后,家長填寫反饋意見表。
1、按時督促學生完成作業,按時作息。
2、幫助孩子做好學習準備。
3、對孩子玩手機、電腦等情況嚴格控制。
1、開家長會,老師要提前入手,準備充分。
2、邀請各任課教師對本學科做詳細的介紹,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內容要詳實、客觀、公正。
3、語言要準確、生動、凝練,切忌羅嗦。要多說能鼓舞人心的語言,讓家長教育孩子有信心。
4、態度要親切、真誠,具有親和力,并能體現出教師的職業素養。
5、班級布置和教室、清潔區衛生。
最后做好家長會總結,吸取經驗教訓,形成報告。
家長活動開放日活動方案篇二
活動名稱:大比拼
活動目的:
1、復習所學知識。
2、通過自選節目表演,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個幼兒都能主動的愉快的 參與活動。
3、通過表演活動,培養幼兒的表演欲望和表現才能,讓幼兒能大膽的在大家面前表現
自己,展現自己在園所學的各方面的技能。
活動準備:
識字及英語圖片、數字卡、各類圖片、樂器、視頻展示儀
活動過程:
1、開始: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通過這一學期的幼兒園學習生活,又
增長了許多本領,今天我們就來展示這學期所學的本領,我們
分了 紅、黃、藍、3個隊。
2、放音樂,老師帶領小朋友邊唱歌曲邊跳舞,進入活動室。
3、給3組幼兒編上序號,幼兒按序號入座
4、展示活動:
活動一:幼兒集體舞蹈表演。
活動二:識字+英語:展示幼兒這學期所學的部分詞匯及英語單詞、歌曲和舞蹈
活動三:幼兒展示部分兒歌和禮儀兒歌
活動四:搶答題目
活動五:兩位故事大王表演講故事
活動六:每位幼兒折物品,如:船、房子、大象、郁金香、衣服,
看誰折得多。
活動七:幼兒繪畫《我愛我的幼兒園》
家長活動開放日活動方案篇三
為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疏通老師和家長溝通渠道,提高家長會質量,以積極的姿態取得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工作配合、支持和理解,特制定本規程。
1、家長會內容:向家長匯報學校辦學成績和年級、班級狀況;介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關于學生管理和教育的相關規章;對家庭教育提出建議和指導;就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聽取家長對教育工作、學校和年級、班級,以及具體教育教學行為的意見和建議。
2、家長會召開的時間:一般在學期初、中、末,也可根據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臨時召開。
3、家長會召開方式:一般以年級為單位進行,先由學校或教育處、教務處集中介紹情況,再分到班級進行。經批準,年級、班級也可分批召開家長會。
4、家長會審批程序:由年級提出申請報教育處審查,由教育處向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匯報,并向校長報告。經學校批準后,由教育處通知年級主任。
5、家長會注意事項:
(1)召開家長會必須經教育處和學校批準。
(2)家長會召開之前,年級必須組織班主任備課,并聽取任課教師的意見,主要內容以書面形式報告教育處。
(3)家長會召開之日,年級主任必須提前再次告知教育處,教育處必須提前安排好會議地點和保衛工作,并通知分管副校長和校長。
(4)未盡事宜由教育處負責解釋。
家長活動開放日活動方案篇四
時間:**.1.20下午兩點
地點:**班教室
少年兒童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組成的。三者是一個整體,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孩子最早的教育來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至關重要。通過本次家長會,使家長明確本學期我們開展活動的目的:
1、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我,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
2、積極營造書香校園,讓學生熱愛讀書、熱愛學習。
3、老師在班級管理、教學方面的新要求和新舉措。
1.班主任發言,總結期終考試情況
2.請學生代表3名介紹學習經驗。
3.由班主任和大家交流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4.總結本學期的學校班級工作。
5.邀請數學老師交流本學科的學習要求。
6.安排寒假事宜。
7.個別交流。
具體安排:
注意事項:
1.班主任事先確定學生代表發言(3人)。
2.班主任提前告知學生家長會的時間、地點。
3.班主任提前到班,做好家長的簽到工作。
家長活動開放日活動方案篇五
家長助教活動是許多幼兒園挖掘家庭教育資源、形成家園共育的主要實踐活動之一。在家長助教活動中,教師必須扮演好“發起者、組織者、參與者”的角色,探尋有效的指導策略,以保證家長助教活動的順利開展。
本學期我們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飯菜香噴噴》的這樣一個主題,目的就是讓孩子們不挑食,樂于吃各種蔬菜。這也是開學后,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很多家長感到手足無措的地方。但是每一次有效地主題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因此,介于我班幼兒在食“木耳”方面比較困難,教師的單純說教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因此,我便構思著請家長到班里為寶寶們面對面地做一次“涼拌木耳”這道菜,讓幼兒真實地品嘗一下木耳的味道。以往吃到的都是做好了的,活動當天幼兒可以親眼看到“涼拌木耳”是怎樣做出來的。
活動前準備: 1、向家長發放邀請函,邀請家長報名參加。
2、從報名的家長選出一位班上來給寶寶上一節課。
3、確定來園參與活動的家長,至少提前三天和家長預約時間,并告知家長活動當天的內容,以方便家長做準備。
4、做好來園家長的寶寶工作,活動當天寶寶肯定會參加,由于年齡小,有可能會粘著家長,因此要提前做好寶寶的工作,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5、教師在本節課之前帶領幼兒認識木耳。
1、家長帶來木耳,請幼兒看一看,并把木耳放入水中泡一泡,請幼兒觀察木耳的變化。
2、涼拌木耳(家長帶來已經泡好的木耳和各種作料,現場為幼兒拌木耳)
3、請幼兒觀察涼拌木耳中都有哪些蔬菜,并說一說。(木耳、黃瓜、胡蘿卜、紫甘藍)
4、家長介紹“涼拌木耳”中蔬菜的營養。
5、家長、老師和寶寶一起品嘗。(幼兒洗手、有秩序地每人端一盤菜)
6、送餐具,師幼一起向家長表示感謝。
1、向前來助教的家長征集助教感言,進行交流和存檔。
2、將家長助教的照片發到網上去,請家長朋友們可以上網看一看,并在自己家種準備一次活動,讓寶寶參與到摘菜、洗菜,看著家長做菜的各個環節中,體驗親身參與的快樂,改善寶寶挑食的習慣。
一次的家長助教活動,得到改變和收獲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家長和我們教師。陳鶴琴先生曾經說:“幼兒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兒園哪一單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家長助教活動以其特有的模式為家長、教師搭起了一座溝通、互助的橋梁。如果說孩子是一只小鳥,而家園則如同鳥兒飛翔時必不可少的一對翅膀,同上下,同方向,才能使鳥兒飛得更高、更遠。
家長活動開放日活動方案篇六
隨著三八節的到來,根據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展了一項以“感恩媽媽”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活動中媽媽們不僅展示了自己的手工作品,同時孩子們還了解了媽媽們平日在家中和工作上的付出以及十月懷胎的辛苦。最后孩子們用稚幼的聲音唱起了《我的好媽媽》,以表達了對媽媽的敬意和感恩,真正從內心體會母親對家庭的付出,對自己的關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撒下愛的種子。
1、通過活動,知道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是媽媽、奶奶、婆婆、阿姨等女性的節日。
2、通過圖片了解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并學習用兒歌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感恩。
3、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尊重媽媽,并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媽媽的作品、十月懷胎的圖片、皮球若干、媽媽獲得的獎狀、伴奏《我的好媽媽》、展板
一、巧手媽媽作品展
幼兒跟隨教師在室外觀看媽媽的手工作品展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他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們請媽媽來說一說。(個別媽媽)
二、了解三八節的來歷
1、了解三八節
師:我們媽媽的手真靈巧,那么老師要考考你們了,你們知道今天的是什么日子嗎?
師總結:今天不光是你們媽媽的節日,也是全世界勞動婦女的節日,如:女老師阿姨、奶奶們今天都要過這個節日。
2、夸夸我的好媽媽
(1)在家中的表現
師:你們媽媽平日在家里都會做哪些事情?做的好嗎?哪里做的好?
(2)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
師:這是什么?是誰的媽媽獲獎了呢?
師小結:媽媽一僅在家辛苦的勞動,而且在單位還要積極的工作。
三、通過圖片了解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并學習用兒歌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感恩。
1、出示圖片,幼兒觀察
師:這是什么?你們都有肚臍眼嗎?
2.觀察肚臍了解其形成的原因,知道自己身體與媽媽身體之間的關系
師:我們為什么會有肚臍眼?在媽媽的肚子里,我們是怎么長大的?
總結:原來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們是通過臍帶來吸收媽媽的營養,然后才長大的。后來出世以后可以用嘴巴吃奶了,臍帶就沒有用了,醫生會用剪刀把臍帶剪斷,結果就成了我們的肚臍眼。
3.游戲:我來做媽媽
今天我們也來做一會媽媽,看看媽媽懷著我們的時候,做哪些事情比較辛苦?(請幾位幼兒代表,來演媽媽,表演后講一講自己的感受)
4、音樂游戲:《我的好媽媽》
四、師小結,并結束活動
結束語:今天我們來了部分媽媽,還有許多小朋友的媽媽正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呢!所以,請媽媽沒來的小朋友,今天晚上回家的時候,也去夸夸你的媽媽,并把這首兒歌邊唱邊表演給媽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