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學反思篇一
課堂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深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理解和
三、觸類旁通的作用。強化了余數比除數小的概念。先單項練習后綜合練習,逐步提升,在學生完成前三題的基礎上出現了“我會用”這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到有余數除法能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滲透學習的重要性。設計的練習題既有基礎知識的練習也有開放性習題,最后的“我能行”就是多種答案的練習題,這些又利于不同層次的孩子的發展。一節課上下來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能基本掌握,當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缺少鼓勵性的評價語言,課堂密度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希望能進一步改正這些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2014-5-11
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學反思篇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一兩步連續運算,并通過計算探索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
2、讓學生體驗用計算器計算的方便與快捷,進一步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計算器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級運算的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通過計算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
今天上課同學們都帶了什么呀?(計算器)今天計算器要和大家一起上一節特殊而有趣的數學課。出示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1、大家在哪些地方見過計算器?人們為什么要用計算器計算?
指名交流。
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現:計算器最主要的功能是幫助人們進行計算。當人們遇到比較復雜的計算時,使用計算器計算不僅準確而且速度快、節省時間,因此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2、很多同學已經使用過計算器了,對它一定有所了解,想不想把你知道的和其他同學來交流一下。
小組交流。
誰愿意當一回計算器推銷員,介紹一下你手中的這款計算器。
指名學生在投影上介紹,其他學生補充。(重點讓學生一起來操作一下開機和關機以及改錯鍵的使用)
教師結合圖片簡單介紹計算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計算器外型不一樣,功能也不全都一樣,但是一些基本的功能它們都是具備的。計算器一般包括顯示屏、鍵盤(數字鍵、運算符號鍵、功能鍵)。在小學階段,我們只要掌加減乘除這些最基本的運算就可以了。
2、用計算器解決問題
看來同學們都會使用計算器了,有幾個問題想請大家幫忙解決。我們一起來看:
(1)太平洋的面積是17968萬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積是9336萬平方千米。它們的面積一共是()萬平方千米。
(2)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天大約滴水12千克,按照一年365天計算,這個水龍頭一年會浪費()千克的水。
(3)學校9月份用電3496千瓦時,10月份用電3485千瓦時,11月份用電3502千瓦時,三個月一共用電()千瓦時。
讓學生先列式再用計算器計算。
3、辨證看待計算器
大家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計算器了,現在我們來進行一次比賽,看看誰最快算出這些得數。
3363÷27=
0×4586×23=
300—3=
25×77×4=
72+129+28=
比賽結束后,讓獲得第一名的同學介紹得勝秘訣。
通過這輪比賽,你對使用計算器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呢?(什么情況下不需要使用計算器,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到計算器呢?)
同學們說的真好!老師給你一個小小的提示: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當我們遇到一些比較特殊的數據,可以用學過的口算和簡便運算來解決,遇到數目比較大的計算可以請計算器幫忙。
1、用計算器算出下面各題,看看你有沒有發現什么小秘密?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分別算出結果,
再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其中的規律。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142857乘上不同的數,積還是1、4、2、8、5、7這幾個數字組成,只不過它們的排列發生了變化,這個規律是不是很有趣呢?142857是一個特別的數,大家留心一下,以后我們還會遇到!
2、數字“1”也給我們帶來了一道題目:1111111×1111111=?
讓學生試著用計算器算一算。
交流結果
提問:為什么你們得到的結果有不同呢?是不是計算器出錯了呢?
指出:計算器也有它的局限性,當遇到很大的數目它可能顯示不出,即使顯示也不是正確的結果。一般只能顯示8到10位的數。
出示:
1×1=
11×11=
111×111=
教師:這個算式的特點是7個1乘7個1,我們可以先研究一些和它類似的、比較簡單的算式,再想辦法得到它的結果。
算一算這幾個算式,看看有什么發現?
交流得數,說說發現。
提問:如果是6個1乘6個1結果會是多少?8個1乘8個呢?
指出:當我們遇到一些復雜問題的時候,可以從簡單入手,化難為易,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生活中很多問題都可以這樣去思考。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嗎?
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使用計算器,還能運用它去探索奇妙的數學規律,相信只要你們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體會到更大的樂趣!
計算器給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具體計算問題帶來了方便,使用計算器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現象。在課的開始,讓學生交流生活中見到的使用計算器的場景,體會計算器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并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相互交流、指名介紹來初步認識計算器的基本構造和基本功能。
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學反思篇三
教學目標
(1)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知道曲線運動的瞬時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線的軌跡圖上畫出各點的速度方向。
(2)經歷蠟塊運動的探究過程,體會研究平面運動的方法,理解建立直角坐標系研究曲線運動的方法。
(3)通過實驗歸納做曲線運動的條件,體驗學習物理的興趣。學情分析
導入:曲線運動
第一步:視頻演示蠟塊的運動,讓學生分析蠟塊實際運動與豎直上浮及隨管水平運動的關
系,體會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等效,等時,獨立的聯系,為平拋運動等效為水平和豎直兩方向上的直線運動做知識的儲備。
第二步:通過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對蠟塊的速度,位移,和軌跡進行研究。
第一步:視頻演示鋼球實驗,總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第二步:給出實驗道具小球,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利用小球,演示在空中的運動,總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第三步:對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的知識點,通過分析,總結出延伸結論:曲線運動的速度和合力矢量分別位于曲線的兩側;曲線運動物體所受合力指向曲線的凹側。
第四步:通過練習,加深對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的理解。明確物體是否做曲線運動與所受合力是否恒定無關,唯一的條件就是合力與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設計意圖:第一步,讓學生對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認識;
第二步,通過設計很簡單的探究小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
第三步,通過邏輯的推理,知識的延伸,增強學生對曲線運動的認識。第四步,通過練習,辨析,讓學生對曲線運動的條件的理解更加明確。總結 梳理知識脈絡,明確學習重點,鞏固強化。【作業】布置作業 教材課后習題。
教學反思:
優點:
1、在教學實踐中注重用實例和多媒體手段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來夯實基礎,使學生對運動和力的關系有更深刻的理解。針對曲線運動的產生條件,學生對其理解往往停留在簡單的記憶上,在用其分析物體運動的合成時往往不知如何入手的具體情況,我們進行了專項研究討論,討論的課題均來源于學生熟悉的實例,例如演示鋼球在磁鐵的吸引或排斥下的曲線運動、蠟塊在水中同時做豎直和水平方向上的運動并播放對應的課件,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形成共識要從受力分析入手,再進行運動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情況的運動合成的分析,就變得得心應手了。
2、在教學實踐中重視為學生提供探究活動的場所和時間,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動腦積極思考的時間。
3、在教學實踐中注重了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滲透為學生營造一種開放思維的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火花。
4、在學生練習方面為學生營造了物理情景。我們用了新教材的所有練習,因為新教材的練習是精心設計的、并且絕大多數題目與生活貼近,很好地為學生營造了物理情景,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和物理方法的實用價值,有些題目是研究性質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們在習題課上也同樣注重為學生營造探究的情景,用實驗的方式來設置題目,同時讓題目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在解決開放性題目的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思維鍛煉。
缺點: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們發現,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還是不能完全做到對學生進行完全的解放,對學生的所作、所想還是不放心,總想多給學生一些指導,總希望學生按我們的想法去做、去想,這無疑為學生的思維套上了枷鎖。另外,我們總是希望學生在給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不希望留尾巴,總覺得一堂課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是最要不得的,因此我們有時候不能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去討論、去實踐,看似完整的一節課,事實上沒有使學生的所得最大化,也使我們精心設計的開放學習環境不能很好的保持始終.為了在一節課中完成本節課的知識目標,課堂上到處留下了教師的指導痕跡,最終只能是完成了知識技能目標,學生的創新意識被我們扼殺了,思維受到了限制,這在學生進行對應的課后練習中反映突出,尤其涉及到設計實驗的內容,學生普遍覺得無從下手。另外在用新教材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實踐中,我們的確感到新教材比以往的教材科學性增強了,更體現了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但因此難度增加了很多,增加了教的難度,更增加了學生學的難度。教師面臨的問題既有更新觀念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如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處理教材、改進教學方法,使營造開放學習環境真正落到實處,使學生能夠真正體驗多種學習方式帶來的成功、快樂。
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學反思篇四
……)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還有很多,你們還能舉一些例子嗎?(大家紛紛發言,如稱象的曹沖、砸缸的.司馬光、讓梨的孔融、《鵝》的作者駱賓王……)這些天資聰明的孩子,如果他以后不再學習,會出現什么后果呢?(同學們都惘然)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這樣的故事。(板書:傷仲永)
二、介紹作者
上節課老師布置讓大家課下搜集有關王安石的介紹,下面我來找學生說一說。(學生紛紛舉手,談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師最后總結: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字介甫,晚號半山,慶歷進士,世稱荊公,死后謚號文,故后人又稱他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臨川先生文集》和《王荊公詩箋注》。)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生標注生字詞。
2、小組合作再讀課文,要求能復述課文中的故事
3、學生自主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逐句翻譯課文,師適當指導,指出并出示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
四、合作探究
1、速讀課文思考:
?童年時期:天資聰明 “忽” “即” “立”
少年時期: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不能稱前時之聞”
青年時期:已經和平常人一樣。 “泯然眾人矣”?
2、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
3、文中哪些文句能體現這個道理?(引導分析最后一段)
4、本文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情初露時的的情景?
(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是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賦,與后來的“泯然眾人”形成反差,從而突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5、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你認為作者對方仲永的態度和情感如何?
(明確:“傷”。寫可傷之事,說何以可傷之理,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矣”的惋惜之情,對“受于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態度鮮明。)
五、體驗反思
活動一:辯論
正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
反方:天資聰穎是成才的關鍵
(學生通過辯論明確“受于天”與“受于人”的關系,深入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
六、教師小結,情感激勵
論遇到多少坎坷,最終于你的永遠是希望!愛拼才會贏!”
(多媒體播放歌曲《愛拼才會贏》片段,余音中結束本課。)
七、拓展延伸
方仲永的悲劇給了你什么啟示? 形成文字寫下來。
八、教學反思:
《傷仲永》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文言文。文章以方仲永天資過人到泯然眾人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言簡意深、說理嚴謹,怎樣使學生讀懂并喜歡這篇課文。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激情導入,讓學生想學。
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上好這堂課的關鍵。我由學生喜歡的話題——神童、天才導入。因為大多數學生會認為神童、天才都會大有作為,反而會對不成大器者表示疑惑,借著學生的思維,自然導入本課,也給學生一個大大的警示,后天不努力就會一事無成。
(二)、學習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我要求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并將故事復述出來,接下來,學生討論解決疑難問題直到能疏通文意,這一環節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習探究,理解言語文意。
為了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涵,我設計如下的思考題:
(1)仲永的才能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文中哪些詞或句子可表現出來?
(2)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
(3)、文中哪些文句能體現這個道理?(引導分析最后一段)
(4)、本文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情初露時的的情景?
(5)、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你認為作者對方仲永的態度和情感如何?
(學生閱讀思考回答,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方仲永才能變化的原因,并從中汲取教訓。經過學生的探究、思考,學生才能真正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才是讀懂課文。)
(四)、成功之處
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學反思篇五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春天是一首無言的詩,是一曲悠揚的歌,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
第二冊第一組教材就是圍繞“多彩的春天”來編排的,識字課選的是有關春天的詞語,課文寫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口語交際也是關于春天的話題。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走進春天,傾聽、欣賞、感悟春天,結合主題單元的特點,我如此設計了第一課時:
1.播放歌曲《嘀哩嘀哩》
要求:認真聽,從歌詞中你知道了什么?
2.用多媒體課件逐一出示課文插圖
(展現鮮花盛開、鶯歌燕舞、小河流水……春天一派生機勃勃的畫面。使學生初步感受春天的嫵媚、動人。)
3.激趣:你聽到春天的聲音嗎?你看見春天的色彩嗎?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聽讀、自由讀、默讀、配動作讀……)閱讀本組課文,提出閱讀要求:
1.把喜歡的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1.畫一畫:美麗的春景圖
2.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3.唱一唱:學唱一首贊美春天的歌。
通過學習,跳動著生命力的春天感染了孩子們,他們高興地叫著:春天在校園里? 校園的花兒盛開了,草兒綠了;春天在家里?媽媽換上了綠色的窗簾;春天在我們的心里? 我們長大了,懂事了……。他們開心地畫著:一片片綠綠的草地上開滿花兒,小鳥在枝頭歡唱;多彩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他們興奮地唱著:春天里,有陽光,樹林里,有花香。小鳥小鳥,你自由地飛翔……。春天是迷人的,是催人奮進的,它打開孩子們想象的大門,激起了學習的樂趣。
借助教材的編排特點,用第一課時的時間為學生統講要學習的一組內容,不僅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即將學習的單元主題?多彩的春天,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觀察春天、感受春天、表現春天,還有效幫助部分學生消除“假后”心理障礙?厭學、怕學等情緒,為具體學習本組課文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
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學反思篇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資料,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潛力。
一、理解課題,導入新課
1?“絕招”的意思。(能夠透過查字典或同桌議論理解題意)
2?透過課題,你還理解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2?分段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根據閱讀提示,再讀課文
1?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討論: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幾個孩子都比賽了哪些絕招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
四、全班討論交流圍繞上面提出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討論。
1?引導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全文資料。
2?重點引導想象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學生可各抒己見,想象他在練的過程中是怎樣克服困難,虛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悅。
3?透過兩次比絕招的閱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中有很多處描述了人物的動作和對話,要透過這些動作和對話體會人物的內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出來。
六、擴展延伸
說說自己有哪些絕招,平時有過像課文描述的那樣的比賽嗎有興趣的能夠寫一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學反思篇七
本單元讓學生了解寫字的意義,認識筆畫、筆順、田字格,學習拿筆的姿勢,為學生學習寫字做準備。
教材安排認字;我、們、本、寫、字、筆、皮、用、心,認識五種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
讀一首兒童詩《寫字很有用》,這首詩很淺顯,讓學生讀后知道學習寫字很有用。
一課時
1、通過聽讀詩歌,了解寫字的用處,激發寫字的興趣。
2、學習詞語,感知“用心”的意思。
3、認識生字條,識字9個,復習拼音,懂得利用拼音識字和正音。
識字9個,學習詞語,感知“用心”的意思。
學習利用拼音識字和正音的方法。
生字卡片、課件、文具若干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文
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你們想聽嗎?(播放課件)
二、指導看圖
1、出示插圖:有幾幅圖?(3幅)指導看清楚表示順序的“點”。圖上的主人公是誰?(主人公是蜜蜂和螞蟻)
2、螞蟻和蜜蜂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
三、聽讀詩歌
1、師示范讀課文(生端起課本,坐端正,認真聽,聽準字音)
2、“大事情”指的什么事情?學寫字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給朋友寫信,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可以幫助我記很多生字……
3、師帶領生讀全詩。
寫字這么有用,孩子們想不想學寫字呢?
四、學習生詞。
1、出示:鉛筆、橡皮、田格本、我們、寫字、很用心(師范讀)
2、誰愿意和老師一起讀?師利用拼音正音,復習拼音。
3、指名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詞語。
五、理解詞語